R”参数编程在数控铣削加中的运用工
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张宝枚
摘 要 数控机床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设备,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掌握数控编程技术是充分利用好这类装备关键,也是我们提高数控铣削工程训练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数控铣削加工 数控编程 “R”参数编程
“数控铣削技术训练”是我中心新近开设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工程训练科目。在教学形式上,它不同于过去传统的、机械的“金工实习”。其训练目的是:了解当今先进的机械制造方法,充分发挥当今大学生知识新、反应快、创造力强的特点,结合具体的实践教学,广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于受客观条件和教学时间的限制,自动编程(计算机编程)在目前各高校的工程训练中还未被普及,为了了解编程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手工编程仍为最常用的基本训练内容之一。
对于加工形状简单的零件,计算比较简单,程序不多,采用手工编程较容易完成,因此在点定位加工及由直线与圆弧组成的轮廓加工中,手工编程仍广泛应用。但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特别是具有非圆曲线、列表曲线及曲面的零件,用一般的手工编程就有一定的困难,且出错机率大,有的甚至无法编出程序。而采用“R”参数编程则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y=ƒ(x)
ΔX
图1 等距离法
O
X
Y
非圆曲线轮廓零件的种类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非圆曲线零件,编程时所做的数学处理是相同的。一是选择插补方式,即首先应决定是采用直线段逼近非圆曲线,还是采用圆弧段逼近非圆曲线;二是插补节点坐标计算。采用直线段逼近零件轮廓曲线,一般数学处理较简单,但计算的坐标数据较多。
等间距法是使一坐标的增量相等,然后求出曲线上相应
的节点,将相邻节点连成直线,用这些直线段组成的折线代
替原来的轮廓曲线(见图 1 )。其特点是计算简单,坐标增
量的选取可大可小,选得越小则加工精度越高,同时节点会
增多,相应的编程费也将增加,而采用“R”参数编程正好
可以弥补这一缺点。
现今数控铣床一般都具备“R”参数编程功能,如西门子802D数控系统,这给手工编写某些复杂图形的程序带来了方便。如图 2、3 所示,当要加工一个周期的正弦线时,通常的方法是采用自动编程,若用手工编程,则可用“R”参数编程较简单。曲线上坐标点选取的多少,可视加工精度而定。
2л
25
O
Y
图 2
25
O
Y
100
X
图 3
ΔX
25
O
Y
100
X
图 3
“R”参数编程的实质,就是用变量“R”编写出“子程序”,并根据“R”数值的条件,
多次调用“子程序”,以简化编程。如:用变量R1表示上图中从0到2л各点弧度值;用[ X=100*R1/2л,Y=25*SIN(R1)]表示一个子程序,若要在正弦线上选取1000个坐标点,只可将子程序调用1000次即可。
合理的选用“R”参数编程,可以提高某些零件的加工精度(多选节点)和编程效率,它也是手工编制复杂零件程序的主要方法之一,在不具备计算机自动编程的情况下一般常采用这种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