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Creo 2.0完全自学教程光盤
第1章 Creo 2.0基础知识
1.1 Creo 2.0的安装
1.1.1 软件安装要求
1.1.2 安装方法
1.2 Creo 2.0 parametric的用户界面基础
1.2.1 启动Creo 2.0软件
1.2.2 Creo 2.0工作界面简介
1.2.3 Creo软件环境设置
1.2.4 创建用户文件目录
1.2.5 创建工作目录
1.2.6 Creo 2.0的选择操作
1.2.7 模型视图操作
1.3 Creo配置基础
1.3.1 系统配置简介
1.3.2 定制工作界面
1.3.3 Config.pro配置文件的设置方法
1.3.4 配置高效、实用的选项
1.3.5 配置文件的调用与加载
1.3.6 模板的设定
1.4 零件建模基础
1.4.1 创建Creo模型的一般方法
1.4.2 打开Creo文件
1.4.3 保存Creo文件
1.4.4 拭除与删除Creo文件
1.4.5 模型的重新生成
1.5 模型树
1.5.1 模型树概述
1.5.2 模型树界面简介
1.5.3 模型树的作用与操作
1.5.4 模型搜索
1.6 层
1.6.1 “层”的基本概念
1.6.2 层的操作界面
1.6.3 选取活动层对象
1.6.4 创建新层
1.6.5 将项目添加到层中
实战——层项目的添加
1.6.6 层的隐藏
1.6.7 关于系统自动创建层
1.7 设置零件模型的属性
1.7.1 概述
1.7.2 零件模型材料的设置
1.7.3 零件模型单位设置
1.8 特征的编辑与编辑定义
1.8.1 特征的编辑
1.8.2 模型信息及特征父子关系
1.8.3 删除特征
1.8.4 特征的隐含与隐藏
1.8.5 特征的编辑定义
1.9 关系和参数基础
1.9.1 关系简介
1.9.2 关系式中的参数符号
1.9.3 关系式中的函数
实战——创建凸轮
1.9.4 关系式中的注释语句
1.9.5 关系式中的条件语句
1.9.6 用户参数
第2章 组、UDF、族表和特征的其他操作
2.1 组
2.1.1 创建局部特征组
2.1.2 选取局部组特征的操作方法
2.1.3 组操作
2.2 用户自定义特征
2.3 族表
2.3.1 族表的结构
2.3.2 族表的创建
2.4 特征的其他操作
2.4.1 重新排序
2.4.2 插入模式
2.4.3 缩放模型
第3章 二维草绘
3.1 草绘的主要术语
3.2 草绘环境概述及界面
3.3 二维草图的创建
3.3.1 二维草图绘制的简介
3.3.2 创建线
3.3.3 创建矩形
3.3.4 创建圆
3.3.5 创建椭圆
3.3.6 创建弧
3.3.7 创建圆角
3.3.8 创建倒角
3.3.9 绘制样条曲线
3.3.10 创建点与坐标系
3.3.11 创建文本
3.3.12 创建中心线
3.3.13 调色板的使用
3.3.14 偏移几何
3.3.15 加厚几何
3.4 编辑几何
3.4.1 删除图元
3.4.2 直线的编辑
3.4.3 圆的编辑
3.4.4 圆弧的编辑
3.4.5 旋转与缩放图元
3.4.6 复制图元
3.4.7 镜像图元
3.4.8 裁剪图元
3.4.9 设置线体
3.5 诊断草绘
3.5.1 着色封闭环
3.5.2 突出显示开放端
3.5.3 重叠几何
3.5.4 检查交点信息
3.5.5 检查相切点信息
3.5.6 显示图元相关信息
3.6 尺寸标注
3.6.1 二维草图尺寸标注简介
3.6.2 标注线链的长度
3.6.3 标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3.6.4 标注点到直线的距离
3.6.5 标注两点之间的距离
3.6.6 标注对称尺寸
3.6.7 标注两条直线间的角度
3.6.8 标注圆弧角度
3.6.9 标注圆或圆弧的半径
3.6.10 标注圆或圆弧的直径
3.6.11 标注样条曲线和直线的夹角
3.6.12 标注周长
3.7 修改尺寸标注
3.7.1 尺寸标注的显示控制
3.7.2 移动尺寸标注
3.7.3 修改尺寸值
3.7.4 替换尺寸
3.7.5 将弱尺寸转换为强尺寸
3.8 草绘中的几何约束
3.8.1 约束的显示
3.8.2 约束的禁用、锁定与切换
3.8.3 约束类型
3.8.4 创建约束
3.8.5 删除约束
3.8.6 解决约束冲突
3.9 锁定尺寸
3.10 草绘练习范例
第4章 基准特征
4.1 零件模式与基准特征概述
4.1.1 零件模式简介
4.1.2 基准特征简介
4.2 基准点
4.2.1 一般基准点
实战——在台灯底座模型上创建基准点
4.2.2 偏移坐标系基准点
4.2.3 域基准点
实战——创建带刻度奶瓶的定量分析基准点
4.3 基准轴
4.3.1 基准轴的创建对话框
4.3.2 基准轴的创建方法
4.4 基准平面
4.4.1 基准平面的创建对话框
4.4.2 基准平面创建方法
4.5 基准曲线
4.5.1 经过点创建基准曲线
实战——创建曲别针曲线
4.5.2 从方程创建基准曲线
4.5.3 使用剖截面创建基准曲线
实战——创建剖截面基准曲线
4.6 基准坐标系
实战——利用点和边(轴)创建坐标系
4.7 草绘基准
第5章 基础特征
5.1 基础特征概述
5.2 拉伸特征
5.2.1 拉伸特征的特点
5.2.2 拉伸特征的要素
实战——支座
5.3 旋转特征
5.3.1 旋转特征的特点
5.3.2 旋转特征的要素
实战——传动轴
5.4 扫描特征
5.4.1 扫描轨迹
5.4.2 截面控制方式
实战——方形碗的设计
实战——异型瓶的设计
实战——手编水果筐
5.5 螺旋扫描特征
实战——压缩弹簧
实战——特殊弹簧
5.6 混合特征
5.6.1 混合特征截面
5.6.2 混合特征截面的位置关系
实战——铣刀
5.7 扫描混合特征
实战——烟斗
5.8 旋转混合特征
实战——烟灰缸
第6章 工程特征
6.1 孔
6.1.1 孔的类型
6.1.2 孔的放置
实战——创建预定义矩形轮廓简单孔
实战——创建草绘孔
实战——创建工业标准孔
6.2 倒圆角
6.2.1 创建倒圆角特征
6.2.2 倒圆角过渡类型
6.2.3 自动倒圆角
实战——创建自动倒圆角特征
6.3 倒角
6.3.1 边倒角
6.3.2 拐角倒角
6.4 拔模
6.4.1 基本拔模
6.4.2 可变拖拉方向拔模
6.5 壳
6.6 筋
6.6.1 轮廓筋
实战——创建轮廓筋特征
6.6.2 轨迹筋
6.7 修饰
6.7.1 修饰草绘特征
6.7.2 修饰螺纹特征
6.7.3 修饰槽特征
6.8 环形折弯特征
实战——花盆
6.9 骨架折弯特征
实战——创建扳手
实战——创建圆柱缠绕文字
第7章 编辑特征
7.1 复制与粘贴
7.1.1 粘贴命令
7.1.2 选择性粘贴命令
7.2 镜像
7.3 阵列
7.3.1 方向阵列
7.3.2 轴阵列
7.3.3 尺寸阵列
实战——创建桥洞
实战——创建钟表文字及刻度
7.3.4 表阵列
实战——创建表阵列(1)
实战——创建表阵列(2)
7.3.5 参考阵列
7.3.6 填充阵列
7.3.7 曲线阵列
7.3.8 点阵列
7.4 扭曲
7.4.1 创建扭曲特征的基本流程
7.4.2 变换操作
实战——移动导入图形
7.4.3 扭曲操作
7.4.4 骨架操作
7.4.5 拉伸操作
7.4.6 折弯操作
7.4.7 扭转操作
7.4.8 雕刻操作
7.5 特征生成失败及其解决方法
7.5.1 特征生成失败的出现
7.5.2 特征生成失败的解决方法
第8章 钣金件的设计
8.1 钣金件概述
8.2 钣金件的创建
8.2.1 通过新建创建钣金件
8.2.2 通过标准件转换钣金件
8.3 创建第一钣金壁
8.3.1 拉伸类型的钣金壁
8.3.2 旋转类型的钣金壁
8.3.3 平面类型的钣金壁
8.3.4 边界混合类型的钣金壁
8.3.5 扫描类型的钣金壁
8.3.6 螺旋扫描类型的钣金壁
8.3.7 混合类型的钣金壁
8.3.8 扫描混合类型的钣金壁
8.3.9 旋转混合类型的钣金壁
8.4 创建次要壁
8.4.1 平整壁
8.4.2 法兰壁
8.4.3 创建扭转壁
8.5 钣金壁的编辑
8.5.1 钣金壁的偏移
8.5.2 钣金壁的延伸
8.5.3 钣金件的切口
8.5.4 钣金壁的合并
8.5.5 钣金壁的连接
8.6 钣金的折弯
8.6.1 钣金折弯概述
8.6.2 创建角度类型的折弯
8.6.3 创建滚动类型的折弯
8.6.4 创建带有过渡的折弯
8.6.5 创建边折弯
8.6.6 创建平面折弯
8.6.7 折弯顺序表
8.7 钣金的展平与折弯回去
8.7.1 规则展平
8.7.2 过渡展平
8.7.3 横截面驱动展平
8.7.4 钣金的折弯回去
8.7.5 钣金的平整形态
8.8 钣金的工程特征
8.8.1 创建扯裂
8.8.2 凹槽与冲孔
8.8.3 钣金成型特征
8.8.4 拐角止裂槽
8.8.5 钣金转换
第9章 行为建模
9.1 行为建模概述
9.1.1 行为建模功能概述
9.1.2 行为建模的流程
9.2 行为建模中的分析特征
9.2.1 分析特征概述
9.2.2 测量分析特征
9.2.3 几何分析特征
9.2.4 模型分析报告
9.2.5 自定义分析特征
9.3 敏感度分析
9.4 可行性研究
9.5 优化设计
9.6 多目标设计研究
实战——行为建模实例
第10章 曲面特征的创建与编辑
10.1 曲面设计概述
10.2 边界混合曲面
10.2.1 创建边界混合曲面
实战——创建单方向边界混合曲面
实战——创建两个方向上的边界混合曲面
10.2.2 边界混合曲面的操作要点
10.3 带曲面、填充、圆锥曲面和N侧曲面片
10.3.1 带曲面的创建
10.3.2 填充平曲面的创建
10.3.3 圆锥曲面和N侧曲面片的创建
实战——冬菇头曲面造型
10.4 将切面混合到曲面
10.4.1 创建由曲线驱动的混合相切曲面
10.4.2 超出拔模曲面的恒定拔模角度拔模
10.4.3 在拔模曲面内部使用恒定拔模角度拔模
10.5 自由式曲面
实战——创建油壶
10.6 展平面组
10.7 曲面自由成型
10.8 顶点倒圆角
10.9 曲面编辑
10.9.1 曲面合并
10.9.2 曲面修剪
10.9.3 延伸
10.9.4 偏移
10.9.5 相交
10.9.6 投影和包络
10.9.7 加厚和实体化
10.10 破面修补
10.10.1 导入、导出数据
10.10.2 进入破面修补模块
10.10.3 调整间隙修整破面
10.10.4 通过替换修补破面
10.10.5 通过边界混合修剪、修补破面
实战——渐消面的创建
第11章 造型
11.1 ISDX造型模块概述
11.1.1 造型曲面简介
11.1.2 造型工作界面
11.1.3 ISDX视图和活动平面
11.2 造型曲线
11.2.1 造型曲线的定义
11.2.2 造型曲线的创建与修改
11.2.3 造型曲线上的点
11.2.4 编辑曲线
11.2.5 优质曲线的创建
11.3 造型曲面
11.3.1 边界曲面
11.3.2 放样曲面
11.3.3 特殊曲面的创建
11.3.4 曲面的连接
实战——洗涤液塑料瓶
第12章 装配设计
12.1 装配模式简介
12.1.1 装配设计工作界面
12.1.2 创建装配的基本过程
12.1.3 装配约束类型
12.2 元件的复制
12.3 元件的阵列
12.3.1 参考阵列
12.3.2 尺寸阵列
12.4 重复放置元件
12.5 镜像元件
12.6 替换元件
12.7 在装配模式下新建元件
12.8 创建爆炸视图
12.9 查看装配剖面
12.10 干涉检测及切除干涉体积
12.11 装配挠性元件
12.12 装配中的布尔运算
12.12.1 合并元件
12.12.2 切除元件
12.12.3 创建相交零件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