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仁類 模仁中線割常見加工的有﹕斜梢孔﹑入子孔﹑澆道灌嘴孔﹑澆口孔﹑頂針孔﹑套筒頂針孔﹑開放路徑等工位。
共同點﹕ A﹑穿線孔的制定嚴格按照其作業標准 B﹑模仁中有斜度之工位盡量使用一個基准﹐在使用兩個基准時必須在程式單上醒目的地方以不同的字體不同的顏色提醒現場。 C﹑加工順位應遵循﹕先內孔后外形﹑先大孔后小孔﹑先規則孔(圓孔及方孔)后異形孔﹑先直孔后有斜度孔﹑同類型或等大的孔應放在一起。 D﹑若模仁有相同尺寸孔﹐特別是頂針孔﹑無屑孔等數量在4個以上時﹐應采取主輔程式加工﹐以利于現場加工。 1﹑斜梢孔 A﹑一般為兩邊平行斜度﹐有時會出現一邊頭部直壁或有一段為斜度面﹐均為WE到位﹐或頭部斜度面為不規則斜度面應與ES協商知會營業﹐采用放電加工。 B﹑斜梢孔一般公差要求為 +0.04 +0.02﹐當孔兩個方向公差要求相同時﹐程式可以不做尺寸圓整﹐但必須在程式圖上說明﹐以便現場進行補正控制。 2﹑入子孔 A﹑若入子孔為部分斜度的孔﹐應考慮一體加工能否落下料頭﹐否則應采取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路徑來處理。(如圖一所示﹐此孔若一體加工﹐無法落下料頭) B﹑若一個面上﹑下兩段斜(或多段斜)﹐這是一種較特殊的斜度加工﹐在不互相干涉的情況下﹐依據深度來判斷先加工哪一段﹐一般先加工較深的﹐再加工其他部分。 如圖二所示﹐PL面以下45.0為直壁﹐以上15.0為斜度面﹐加工順序為先直壁粗精修﹐再斜度面粗精修。 如圖三所示﹐則反之。 如圖四所示為斜梢孔較特殊的一種﹐程式制作的順序有兩種﹕ 方案一﹕先12度斜孔粗精修﹐再5度粗精修﹐最后直壁粗精修﹔ 方案二﹕先12度斜孔粗精修﹐再直壁粗精修﹐最后5度粗精修。 但須注意的是程式制作時應注意以下几點﹕ a.在割斜度時應拉線至上表面﹐看是否有干涉。 b.程式的脫離值應退在作用部分的公共范圍內﹐否則會割傷到工件﹐脫離時應改為M05G40G50G00脫離。 c.當以底面為基准的情況下12度的斜度孔上下無公共部分,起割點的定制應在作用部分的公共范圍內,若作用部分也無公共部分應保證成型面不破孔即可 d.如圖五所示﹐凡是入子孔中有半圓孔的﹐且下面有M工段逃料的程式制作時不能作一體加工﹐應分兩個路徑處理﹐半圓孔單獨作開放路徑加工。 3﹑澆道灌嘴孔﹕一般為全周斜度孔﹐線割一般以標有尺寸的面且精度尺寸高的面為基准面。 4﹑澆口孔﹕線割一般為放電逃料﹐一刀即可。 5﹑套筒孔﹕一般頭部為全周斜﹐線割采用兩直兩斜加工﹐先直壁粗精修再斜度部分粗精修。 6﹑頂針孔 A﹑針對下料工件﹐所有頂針孔﹐不論其大小﹐均為WE加工。。 B﹑營業有特殊的標示以外Φ4.00MM以下(不含Φ4.00MM)均為WE加工﹔Φ4.00MM以上﹐非整數的頂針孔﹐均為WE加工(銑床常加工的孔有﹕Φ4.00﹑Φ6.00﹑Φ8.00﹑Φ10﹑Φ12.00﹑Φ14.00﹑Φ16.00等除外)。 C﹑與水孔相破之頂針孔或要求較高﹑成品面的頂針孔(一般營業會特殊標示)﹐也均由WE加工。 D﹑半圓頂針孔﹐也由WE加工。 7﹑開放路徑 A﹑開放路徑除加工外R角無需作落料前暫停(M00)處理﹐其余開放路徑一律需作落料前暫停處理﹐特殊情況除外。 B﹑如圖所示的開放路徑較為特殊﹐請務必注意。 若以如下圖所示為基准面的情況下﹐在俯視圖上路徑為一直線。此時還需要作進一步處理﹐不能依軟體設置自動脫離0.50MM﹐否則使B尺寸割大。
C﹑若開放路徑在落料最后一段直線小于0.7MM的情況下﹐程式加M00一定要小心﹐應視直線的大小而定或加在直線相應的上一句轉角時即可。因此在路徑中沒有進行M00偏移的情況下﹐在程式中手動加M00﹐一定要注意此問題。 8﹑較小斜度孔基准面的處理 內孔------ 內孔基准面一般以小端為基准面﹐若以大端為基准面的情況下應考慮以下几點﹕ A﹑應考慮落料前(M00)的位置(應拉線向上確認)會不會傷到工件。 B﹑若孔較窄時﹐應考慮其脫離值應為窄邊的一半(1/2B)﹐程式中應采用G40G50G00脫離﹐否則會傷及工件。 C﹑若孔較小時﹐落料前M00值及過切值應根椐其長度而定﹐若M00無法加時﹐應加在轉角處即可。 外形------ 外形一般以大端尺寸為基准﹐若小端為基准的情況下﹐應考慮在路徑處理時﹐脫離值不能以軟體中0.5MM或0.7MM﹐一定要視上斜度面與下斜度面之間相差的水平距離的大小而定﹐其值為上下其差值(A值)再加上0.5MM﹐使其完全脫離工件﹐否則會傷到下表面(即大端面)。 如下圖所示﹕ 9﹑無屑孔與無屑槽 A﹑Φ2.00以下的圓孔一律采用無屑加工。 B﹑無屑槽視槽寬(B)與槽長(L)值而定﹐是否采用無屑加工。當B*L即2.0*4.0有任何一項小於此範圍時,一律采用無屑加工﹔當B≧2.0或B=2.0且L>4.0時可以不采用無屑加工﹔開放路徑的扁梢槽不論其大小一律不采用無屑加工。 C﹑當1.0<B(Φ)<2.0時﹐脫離值設定中應設為0.50mm或0.30mm﹔當0.5<B(Φ)<1.0時﹐脫離值設定中應設為0.3mm。 否則就會傷到工件。 D﹑程式單應標注其窄邊尺寸以便讓現場進行選擇適合電極打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