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2308|回复: 10

      热处理行业如何缩小国际差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9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ABLE>

      <TR>
      <TD align=middle><B><FONT color=#cc1571 size=3>热处理行业如何缩小国际差距</FONT></B></TD></TR>
      <TR>
      <TD>
      <HR color=#656570 SIZE=1>
      </TD></TR>
      <TR>
      <TD>
      <P >    近年来,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我国的热处理生产技术有了突出的变化,取得长足发展。由于过去的起点低、底子薄,就整体来说,热处理生产技术水平和先进工业国家比较尚有较大的差距。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中,提高机械产品质量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是当务之急,热处理生产技术也必须迎头赶上,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新的挑战,以求尽快减少和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尽早使我国的热处理技术和机械产品质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BR>  提升竞争力,满足市场对热处理的五种需求<BR>  随着汽车、农机、工程建筑机械、兵器、航空、航天、环保设备、机械基础件的重点发展,以及专业化生产协作优势的发挥,在工业集中地区热处理中小企业会更加蓬勃涌现。这些热处理企业不会是落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而是受市场推动、力求以先进技术和科学的管理保持其强劲的竞争能力,力求向优质、高效,低消耗方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BR>  当前市场对热处理行业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具体是有五个方面:<BR>  (1)不断开发延寿、清洁、高效、节能、精确的热处理技术,实现优质、高效、低消耗的生产,不断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向热处理生产的零污染和质量的零分散度目标迈进。<BR>(2)少无氧化热处理生产技术的普及仍然是热处理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普及该方面技术的关键是研究开发生产推广优质的高可靠性设备,其中可控气氛和真空热处理应是发展重点。汽车、农机、工程建筑机械围绕真空热处理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势在必行。预计在”十五”期间这些行业每年对推杆、滚底、网带、震底、链板等连续式气氛炉生产线的需求在100条以上,密封多用炉生产线的需求每年在200条以上,其中预抽真空的气氛炉生产线在50条以上,真空热处理炉每年需求要在200台以上,其中0.6MPa的高压气淬设备估计会达到100台以上,贯通式和连续式真空炉亦将有新的需求,真空高温渗碳,二次加热淬火、清洗、回火生产线亦将有新的需求。<BR>  (3)热处理设备更新热潮必将导致对优质配套元器件、器材等需求的增加,如PSA和薄膜空分制氮机、吸热式气氛发生炉,高效长寿命电热和燃气辐射管、高温电热材料,炉子耐热金属构件、1200℃以上高温陶瓷纤维耐火材料、低噪声罗茨鼓风机和机械式真空泵、优质美观灵巧的管件阀门、针阀、电磁阀、适用于各类气氛和真空条件下的测温热电偶和保护管,可用于1000℃以上的长寿命氧探头、精确的碳势控制仪和测控温仪表、燃气-空气比例精确调节仪表、高效清洁燃烧器等。由于这些配件的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电炉制造厂应密切关注市场并及时向这些产品转向。<BR>  (4)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发现和开发为热处理的加热提供了新的能源,从节能和能源充分利用出发、燃烧炉的需求会有大的增长,因之燃烧炉的精确控温技术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燃烧比例控制系统和高效的燃烧器、热交换装置将有较大的市场需求。<BR>  (5)随着设备水平的提高和引进设备数量的增大,所需工艺材料,如优质淬火油、聚合物水基淬火剂、清洗剂、触媒、各种渗剂,加热用盐等的进口量也将不断增加,开发生产供应优质的、达到国际水准的廉价国产工艺材料亦将是国内市场急需。<BR>  掌握四项先进技术,实现质量全程控制<BR>  制造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是一种既包括生产技术,又包括生产质量管理的系统工程。实现制造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一方面是要保证优化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二是要保证稳定不变的工艺条件,得到分散度极小的均一产品质量。制造全过程质量控制不仅要靠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工艺参数的在线控制、生产工艺参数对工艺效果的模拟来实现,而且还必须尽可能实现控制过程的智能化,这是当前质量控制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BR>  在制造全过程中,必须在生产技术和管理的每个环节上都做到有效地控制,才能充分保证获得优良的产品质量。从制造技术上的先进程度上讲,在生产过程中的严格控制,尤其是产品质量在线控制比之于成品的最终检验,废、次品的分选,具有更积极的意义。<BR>  质量控制技术发展的前沿突出表现在4个方面:质量在线控制技术;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统计过程控制(SPC)技术;精密传感技术。<BR>  对于热处理质量的在线控制技术,目前迫切需要考虑的是直生式可控气氛渗碳时的碳势精确控制、甲醇-氮-丙酮(煤油)合成气氛渗碳时的工件表面碳浓度分布的自适应控制,锻热淬火生产线温度的在线控制。<BR>  对零件质量和内部缺陷进行100%的无损检测是先进制造技术质量控制的发展趋向之一。在无损检测的前沿课题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有铁磁性管、棒、丝状材料,多维涡流检测方法和设备,感应加热表面淬硬层、渗碳淬硬层深度的无损检测方法和设备,批量生产零件热处理后硬度的在线无损检测方法和设备,厚壁容器焊接过程的检测缺陷图像处理与显示,高分辨力X射线在线无损检测系统等。<BR>  在机械制造热加工技术中使用最普遍的是温度传感器,当前最突出的温度传感器问题是在高温、特种气氛、特别液体中工作的测温元件,如在高温还原性和渗碳性气氛。高温高真空、高温液态金属、熔盐中长期工作的热电偶。其次是高精确度、长寿命、可测量炉气微量氧和碳势的氧化锆氧浓差电池(氧探头),发射超高频声波、具有高灵敏接收背散射声波能力的探头,感知淬火介质冷却烈度、气液流量。压强、校正施压等精密传感元件。<BR>  目前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以硅为基材的各种传感器发展最快,应用微处理技术的光学和固态传感器也已被广泛应用,传感器和执行器一体化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尺寸更微型化、价格更便宜和性能更可靠是传感器发展的主要趋势。<BR>  近年来,我国的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的开发和生产已形成产业,高温热电偶、氧探头、热敏、光敏、气敏、湿敏、气压元件等都已形成生产能力,但这些国产传感器的灵敏度一般比较低,尤其是可靠性差,使用寿命低,某些传感器规格不全,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和先进工业国家相比尚有10一20年的差距。</P></TD></TR></TABLE>
      发表于 2005-11-19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不仅仅热处理行业,整个工艺接水平相差都比较大.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1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这么说吧.要努力呀
      发表于 2006-2-28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概括的满好的,支持
      发表于 2006-3-10 0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热处理,很重要
      发表于 2006-3-12 0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资料,谢谢你的分享
      发表于 2006-11-7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真空炉不是唯一!!!</p>
      发表于 2006-11-15 14: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的东西怎么就是不行呢?
      发表于 2006-11-17 1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ishaorui</i>在2006-11-15 14:38:00的发言:</b><br/>国内的东西怎么就是不行呢?</div><p>大家一起努力,以后就好了 </p><p>加油</p>
      发表于 2008-2-2 12: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浮躁的人容易问:我到底该学什么_别问,学就对了;
      浮躁的人容易问学proe有钱途吗_建议你去抢银行;
      浮躁的人容易说:我要中文版!我英文不行_不行?学呀;
      只观望而不学的人和只学而不坚持的人永远不是一个高手
      发表于 2008-3-7 14: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搞冷工的,不过也想了解一下热处理的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11 01: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