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8497|回复: 22

      [求助]小弟急需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金属粉末注射模具技术及成型技术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8 2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color=#ee3d11 size=7>       小弟急需金属粉末注射成型金属粉末注射模具技术及成型技术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请各位帮忙!万分感谢!!!!!!!!!!!!!</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8 20:57:42编辑过]

      发表于 2006-2-10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叫”粉末冶金工艺”吧?
      发表于 2006-2-11 0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及采用成形和烧结工艺将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制成材料和制品的工艺技术。它是冶金和材料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BR><BR>                  粉末冶金制品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从普通机械制造到精密仪器;从五金工具到大型机械;从电子工业到电机制造;从民用工业到军事工业;从一般技术到尖端高技术,均能见到粉末冶金工艺的身影。(
      发表于 2006-2-11 0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Metal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简称MIM)是将现代塑料注射成形技术引入粉末冶金领域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粉末冶金近净形成形技术。其基本工艺过程是:首先将固体粉末与有机粘结剂均匀混练,经制粒后在加热塑化状态下(~150℃)用注射成形机注入模腔内固化成形,然后用化学或热分解的方法将成形坯中的粘结剂脱除,最后经烧结致密化得到最终产品。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精度高、组织均匀、性能优异,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疗器械、办公设备、汽车、机械、五金、体育器械、钟表业、兵器及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因此,国际上普遍认为该技术的发展将会导致零部件成形与加工技术的一场革命,被誉为“当今最热门的零部件成形技术”和“21世纪的成形技术”。<BR><BR>  美国加州Parmatech公司于1973年发明,八十年代初欧洲许多国家以及日本也都投入极大精力开始研究该技术,并得到迅速推广。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这项技术实现产业化以来更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每年都以惊人的速度递增。到目前为止,美国、西欧、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一百多家公司从事该工艺技术的产品开发、研制与销售工作。日本在竞争上十分积极,并且表现突出,许多大型株式会社均参与MIM工业的推广,这些公司包括有太平洋金属、三菱制钢、川崎制铁、神户制钢、住友矿山、精工--爱普生、大同特殊钢等。目前日本有四十多家专业从事MIM产业的公司,其MIM工业产品的销售总值早已超过欧洲并直追美国。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百余家公司从事该项技术的产品开发、研制与销售工作,MIM技术也因此成为新型制造业中最为活跃的前沿技术领域,被世界冶金行业的开拓性技术,代表着粉末冶金技术发展的主方向MIM技术<BR><BR>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是集塑料成型工艺学、高分子化学、粉末冶金工艺学和金属材料学等多学科透与交叉的产物,利用模具可注射成型坯件并通过烧结快速制造高密度、高精度、三维复杂形状的结构零件,能够快速准确地将设计思想物化为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特性的制品,并可直接批量生产出零件,是制造技术行业一次新的变革。该工艺技术不仅具有常规粉末冶金工艺工序少、无切削或少切削、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而且克服了传统粉末冶金工艺制品、材质不均匀、机械性能低、不易成型薄壁、复杂结构的缺点,特别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小型、复杂以及具有特殊要求的金属零件。工艺流程粘结剂→混炼→注射成形→脱脂→烧结→后处理<BR><BR>  粉末金属粉末<BR><BR>  MIM工艺所用金属粉末颗粒尺寸一般在0.5~20μm;从理论上讲,颗粒越细,比表面积也越大,易于成型和烧结。而传统的粉末冶金工艺则采用大于40μm的较粗的粉末。有机胶粘剂<BR><BR>  有机胶粘剂作用是粘接金属粉末颗粒,使混合料在注射机料筒中加热具有流变性和润滑性,也就是说带动粉末流动的载体。因此,粘接剂的选择是整个粉末的载体。因此,粘拉选择是整个粉末注射成型的关键。对有机粘接剂要求:<BR><BR>  1.用量少,用较少的粘接剂能使混合料产生较好的流变性;<BR><BR>  2.不反应,在去除粘接剂的过程中与金属粉末不起任何化学反应;<BR><BR>  3.易去除,在制品内不残留碳。混料<BR><BR>  把金属粉末与有机粘接剂均匀掺混在一起,使各种原料成为注射成型用混合料。混合料的均匀程度直接影响其流动性,因而影响注射成型工艺参数,以至最终材料的密度及其它性能。注射成形本步工艺过程与塑料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在原理上是一致的,其设备条件也基本相同。在注射成型过程中,混合料在注射机料筒内被加热成具有流变性的塑性物料,并在适当的注射压力下注入模具中,成型出毛坯。注射成型的毛坯的微观上应均匀一致,从而使制品在烧结过程中均匀收缩。萃取<BR><BR>  成型毛坯在烧结前必须去除毛坯内所含有的有机粘接剂,该过程称为萃取。萃取工艺必须保证粘接剂从毛坯的不同部位沿着颗料之间的微小通道逐渐地排出,而不降低毛坯的强度。粘结剂的排除速率一般遵循扩散方程。烧结烧结能使多孔的脱脂毛坯收缩至密化成为具有一定组织和性能的制品。尽管制品的性能与烧结前的许多工艺因素有关,但在许多情况下,烧结工艺对最终制品的金相组织和性能有着很大、甚至决定性的影响。后处理<BR><BR>  对于尺寸要求较为精密的零件,需要进行必要的后处理。这工序与常规金属制品的热处理工序相同。MIM工艺的特点MIM工艺与其它加工工艺的对比<BR><BR>  MIM使用的原料粉末粒径在2-15μm,而传统粉末冶金的原粉粉末粒径大多在50-100μm。MIM工艺的成品密度高,原因是使用微细粉末。MIM工艺具有传统粉末冶金工艺的优点,而形状上自由度高是传统粉末冶金所不能达到的。传统粉末冶金限于模具的强度和填充密度,形状大多为二维圆柱型。<BR><BR>  传统的精密铸造脱燥工艺为一种制作复杂形状产品极有效的技术,近年使用陶心辅助可以完成狭缝、深孔穴的成品,但是碍于陶心的强度,以及铸液的流动性的限制,该工艺仍有某些技术上的困难。一般而言,此工艺制造大、中型零件较为合适,小型而复杂形状的零件则以MIM工艺较为合适。比较项目制造工艺MIM工艺传统粉末冶金工艺粉末粒径(μm)2-1550-100相对密度(%)95-9880-85产品重量(g)小于或等于400克10-数百产品形状三维复杂形状二维简单形状机械性能优劣<BR><BR>  MIM制程和传统粉末冶金法的比较压铸工艺用在铝和锌合金等熔点低、铸液流动性良好的材料。此工艺的产品因材料的限制,其强度、耐磨性、耐蚀性均有限度。MIM工艺可以加工的原材料较多。<BR><BR>  精密铸造工艺,虽然在近年来其产品的精度和复杂度均提高,但仍比不上脱蜡工艺和MIM工艺,粉末锻造是一项重要的发展,已适用于连杆的量产制造。但是一般而言,锻造的工程中热处理的成本和模具的寿命还是有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BR><BR>  传统机械加工法、近来靠自动化而提升其加工能力,在效果和精度上有极大的进步,但是基本的程序上仍脱不开逐步加工(车削、刨、铣、磨、钻孔、抛光等)来完成零件形状的方式。机械加工方法的加工精度远优于其他加工方法,但是因为材料的有效利用率低,且其形状的完成受限于设备与刀具、有些零件无法用机械加工完成。相反,MIM可以有效利用材料,不受限制,对于小型、高难度形状的精密零件的制造,MIM工艺比较机械加工而言,其成本较低且效率高,具有很强的竞争力。<BR><BR>  MIM技术并非与传统加工方法竞争,而是弥补传统加工方法在技术上的不足或无法制作的缺陷。MIM技术可以在传统加工方法制作的零件领域上发挥其特长。MIM工艺在零部件制造方面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可成型高度复杂结构的结构零件<BR><BR>  注射成型工艺技术利用注射机注射成型产品毛坯,保证物料充分充满模具型腔,也就保证了零件高复杂结构的实现。以往在传统加工技术中先作成个别元件再组合成组件的方式,在使用MIM技术时可以考虑整合成完整的单一零件,大大减少步骤、简化加工程序。MIM和其他金属加工法的比较制品尺寸精度高,不必进行二次加工或只需少量精加工<BR><BR>  注射成型工艺可直接成型薄壁、复杂结构件,制品形状已接近最终产品要求,零件尺寸公差一般保持在±0.1-±0.3左右。特别对于降低难于进行机械加工的硬质合金的加工成本,减少贵重金属所加工损失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制品微观组织均匀、密度高、性能好<BR><BR>  在压制过程中由于模壁与粉末以及粉末与粉末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压制压力分布非常不均匀,也就导致了压制毛坯在微观组织上的不均匀,这样就会造成压制粉末冶金件在烧结过程中收缩不均匀,因此不得不降低烧结温度以减少这种效应,从而使制品孔隙度大、材料致密性差、密度低,严重影响制品的机械性能。反之注射成型工艺是一种流体成型工艺,粘接剂的存在保障了粉末的均匀排布从而可消除毛坯微观组织上的不均匀,进而使烧结制品密度可达到其材料的理论密度。一般情况下压制产品的密度最高只能达到理论密度的85%。制品高的致密性可使强度增加、韧性加强,延展性、导电导热性得到改善、磁性能提高。效率高,易于实现大批量和规模化生产<BR><BR>  MIM技术使用的金属模具,其寿命和工程塑料注射成型具模具相当。由于使用金属模具,MIM适合于零件的大量生产。由于利用注射机成型产品毛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注射成型产品的一致性、重复性好,从而为大批量和规模化工业生产提供了保证。适用材料范围宽,应用领域广阔(铁基,低合金,高速钢,不锈钢,克阀合金,硬质合金)<BR><BR>  可用于注射成型的材料非常广泛,原则上任何可高温浇结的粉末材料均可由MIM工艺造成零件,包括了传统制造工艺中的难加工材料和高熔点材料。此外,MIM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材料配方研究,制造任意组合的合金材料,将复合材料成型为零件。注射成型制品的应用领域已遍及国民经济各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注射成型制品的性能与成本分析<BR><BR>  MIM工艺采用微米级细粉末,既能加速烧结收缩,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延长材料的疲劳寿命,又能改善耐、抗应力腐蚀及磁性能。表1中列出一些MIM材料的基本性能。材料密度g/cm3硬度拉伸强度MPa弯曲强度MPa延伸率%矫顽力(A/cm)铁基合金98Fe2Ni7.4187HRB552----5.5----92Fe8Ni7.5088HRB560----8----95.5Fe2NiCu0.5Mo7.4099HRB682----3.3----不锈钢3047.4242HRB520----20----3167.6042HRB520----20----硬质合金YG614.60--------1460----173YG814.50--------1680----124YT1510.45--------1140----117钨合金90%W17.90320HV30920----6----93%W18.30310HV30900----10----97%W18.50350HV30880----6----<BR><BR>  注:*该数据为相对密度MIM工艺成本分析对于过硬,过脆难以切削的材料或几何形状复杂、铸造时原料有偏析或污染的零件,采用MIM工艺可大幅度节约成本。以加工打字机印刷元件导杆为例,通常需14道能上能下上工序;而采用MIM工艺只需6道工序,可节约一半左右的成本。当材料成本/制造成本的比率增加时,潜在的成本更能降低。因此零件越小越复杂,经济效益将越好。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MIM成型的潜力是很大的。MIM技术的应用领域<BR><BR>  1.计算机及其辅助设施:如打印机零件、磁芯、撞针轴销、驱动零件<BR><BR>  2.工具:如钻头、刀头、喷嘴、枪钻、螺旋铣刀、冲头、套筒、扳手、电工工具,手工具等<BR><BR>  3.家用器具:如表壳、表链、电动牙刷、剪刀、风扇、高尔夫球头、珠宝链环、圆珠笔卡箍、刃具刀头等零部件<BR><BR>  4.医疗机械用零件:如牙矫形架、剪刀、镊子<BR><BR>  5.军用零件:导弹尾翼、枪支零件、弹头、药型罩、引信用零件<BR><BR>  6.电器用零件:电子封装,微型马达、电子零件、传感器件<BR><BR>  7.机械用零件:如松棉机、纺织机、卷边机、办公机械等;<BR><BR>  8.汽车船舶用零件:如离合器内环、拔叉套、分配器套、汽门导管、同步毂、安全气囊件等
      发表于 2006-2-11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B>粉末冶金技术的作用</B><BR><BR>
      <TABLE 15pt"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材料是人类用以制成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品、器件、构件、机器及其它产品的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所谓新材料,指的是那些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从人类科技发展史中可以看到,近代世界已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都是以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为先导的。钢铁工业的发展,为18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的第一次世界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本世纪中叶以来,以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的第二次世界革命,硅单晶材料则起着先导和核心作用,加之随后的激光材料和光导纤维的问世,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因此,可以预料,谁掌握了新材料,谁就掌握了21世纪高新技术竞争的主动权!<BR>                  1 新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BR>                  纵观国际新材料研究发展的现状,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正集中人力、物力,寻求突破,美国、欧共体、日本和韩国等在他们的最新国家科技计划中,都把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列为国家关键技术之一加以重点支持,非常强调新材料对发展国民经济、保卫国家安全、增进人民健康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突出作用。<BR>                  我国对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历来非常重视,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被列入我国自1956年以来的历次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之中。在我国863高技术中,新技术材料又是七大重点领域之一。经过40余年的努力,已在许多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一大批新材料已成功地应用于国防和民用工业领域,有些新材料的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在21世纪初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BR>                  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研究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发展趋主要体现在:<BR>                  (1)功能材料向多功能化、集成化、小型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BR>                  (2)结构材料向高性能化、复合化、功能化和低成本化方向发展;<BR>                  (3)薄膜和低维材料研帛发展迅速,生物医用材料异军突起; (4)新材料制品的精加工技术和近净形成形技术受到高度重视;<BR>                  (5)材料及其制品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倍受重视,以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BR>                  (6)材料的制备及评价表征技术日受重视,材料制备与评价表征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BR>                  (7)材料在不同层次(微观、介观和宏观)上的设计发展迅速,已成为发展新材料的重要基础。<BR>                  综上所述,当今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BR>                  (1)新材料技术是现代工业和高技术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材料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和下世纪初最重要的、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之一。信息、能源、农业和先进制造等技术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发展;<BR>                  (2)综合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成就,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导臻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投资强度大、更新换代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BR>                  (3)新材料的制备和质量的提高更加依赖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和精确的检测控制技术的应用。对制备技术的重视与投入直线上升,极大地加速了基础材料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BR>                  (4)对材料基础性、先导性的认识已形成共识。材料的研帛和发展既要与器件的研帛密切配合,又要注意到自身的系统性和超前性,这样才有利于材料实现跨跃发展。<BR>                   2 新材料技术前沿研究领域<BR>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材料科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环境科学等共同构成了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展望21世纪,基于物理、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与电子、化工、冶金等工程技术最新成就的材料科学技术前沿主要如下:<BR>                  微电子材料 <BR>                  主要是大真径(400mm)硅单晶及片材技术,大直径(200mm)硅片外延技术,150mmGaAs和100mmInP晶片及其以它们为基的III-V族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异质结构材料制备技术,GeSi合金和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等。<BR>                  新型光子材料 <BR>                  主要是大直径、高光学质量人工晶体制备技术和有机、无机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探索,大功离半导体激光光纤模块及全固态(可调谐)激光技术,有机、无机超高亮度红、绿、兰之基色材料及应用技术,新型红外、兰、紫半导体激光材料以及新型光探测和光存储材料等。<BR>                  稀土功能材料 主要是高纯稀土材料的制备技术,超高磁能稀土永磁材料大规模生产先进技术,高性能稀土储氢材料及相关技术。<BR>                  生物医用材料 <BR>                  高可靠性植入人体内的生物活性材料合成关键技术,生物相容材料,如组织器字替代材料,人造血液,人造皮和透析膜技术,以及生物新材料制品性能、质量的在线监测和评价技术。 <BR>                  先进复合材料 主要是复合材料低成本制备技术,复合材料的界面控制与优化技术,不同尺度不同结构异质材料复合新技术。<BR>                  新型金属材料 <BR>                  主要是交通运输用轻质高强材料,能源动力用高温耐蚀材料,新型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的脆性控制与韧化技术以及高可靠性生产制造技术。<BR>                  先进陶瓷材料 <BR>                  主要是信息功能陶瓷的多功能化及系统集成技术,高性能陶瓷薄膜、异质薄膜的制备、集成与微加工技术,结构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补强、韧化技术,先进陶瓷的低成本、高可靠性、批量化制备技术。 <BR>                  高温超导材料 <BR>                  主要是高温超导体材料(准单晶和织构材料)批量生产技术,可实用化高温超导薄膜及异质结构薄膜制备、集成和微加工技术研究开发等。<BR>                  环境材料 主要是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评价技术,材料的延寿、再生与综合利用新技术,降低材料生产资源和能源消耗新技术。<BR>                  纳米材料及技术 主要是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固态量了器件的制备及纳米加工技术。<BR>                  智能材料 主要是智能材料与智能系统的设计、制备及应用技术。<BR>                  材料的制备与评价技术 <BR>                  主要是材料精密制备、近净形成形技术与智能加工技术,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低成本化途径与批量生产技术,材料微观结构的模型化技术、智能化控制及动态实时监测分析技术,不同层次的设计、性能预测和评价表征新技术。<BR>                  3 粉末冶金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新材料研究中的作用<BR>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技术。粉末冶金法与生产陶瓷有相似的地方,因此,一系列粉末冶金新技术也可用于陶瓷材料的制备。由于粉末冶金技术的优点,它已成为解决新材料问题的钥匙,在新材料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BR>                  (1)粉末冶金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合金成分偏聚,消除粗大、不均匀的铸造组织。在制备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剂、高温超导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如Al-Li合金、耐热Al合金、超合金、粉末耐蚀不锈钢、粉末高速钢、金属间化合物高温结构材料等)具有重要的作用。<BR>                  (2)可以制备非晶、微晶、准晶、纳米晶和超饱和固溶体等一系列高性能非平衡材料,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磁学、光学和力学性能。<BR>                  (3)可以容易地实现多种类型的复合,充分发挥各组元材料各自的特性,是一种低成本生产高性能金属基和陶瓷复合材料的工艺技术。<BR>                  (4)可以生产普通熔炼法无法生产的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材料和制品,如新型多孔生物材料,多孔分离膜材料、高性能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材料等。<BR>                  (5)可以实现净近形成形和自动化批量生产,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的资源和能源消耗。<BR>                  (6)可以充分利用矿石、尾矿、炼钢污泥、轧钢铁鳞、回收废旧金属作原料,是一种可有效进行材料再生和综合利用的新技术。<BR>                  4 粉末冶金学科优先发展方向<BR>                  (1)发展粉末制取新技术、新工艺及其过程理论。重点是超细粉末和纳米粉的制备技术,快速冷凝制备非晶、准晶和微晶粉末技术,机械合金化技术,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粉末粒度、结构、形貌、成分控制技术。总的趋势是向超细、超纯、粉末特性可控方向发展。 <BR>                  (2)建立以“净近形成形”技术为中心的各种新型固结技术及其过程模过程理论,如粉末注射成形、挤压成形、喷射成形、温压成形、粉末锻造等。<BR>                  (3)建立以“全致密化”为主要目标的新型固结技术及其过程模拟技术。如热等静压、拟热等静压、烧结-热等静压、微波烧结、高能成形等。<BR>                  (4)粉末冶金材料设计、表征和评价新技术。粉末冶金材料的孔隙特性、界面问题及强韧化机理的研究。</TD></TR></TABLE>
      发表于 2006-2-11 0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甜版主的资料还真不少啊!</P>
      <P>谢谢提供!</P>
      发表于 2006-2-11 0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B>粉末冶金模压模工作零件的材料及技术要求</B><BR><BR>
      <TABLE 15pt"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R>
      <TD>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3 border=0>

      <TR>
      <TD><B></B></TD></TR>
      <TR>
      <TD><FONT size=3></FONT></TD></TR>
      <TR>
      <TD></TD></TR>
      <TR>
      <TD></TD></TR>
      <TR>
      <TD>
      <P>零件名称: <BR>凹模芯棒 <BR><BR>选用材料: <BR>碳素工具钢:T10A,T12A <BR>合金工具钢:GCr15,Cr12,Cr12Mo,Cr12W,Cr12MoV,9CrSi,CrWMn,CrW5 <BR>高速钢:W18Cr4V,W9Cr4V,W12Cr4V4Mo <BR>硬质合金:钢结硬质合金,YG15,YG8(芯棒用硬质合金时,一般为钢与硬合金的焊接镶接形式) <BR><BR>热处理要求: <BR>钢:60~63HRC <BR>钢结硬质合金:64~72HRC <BR>硬质合金:88~90HRA(钢的细长芯棒可降至55~58HRC,带接杆芯棒连接处局部35~40HRC) <BR><BR>其它技术要求: <BR>1. 平磨后退磁 <BR>2. 粗糙度要求: <BR>工作面:Rα 0.4~0.1μm <BR>配合面及定位面: <BR>Rα 1.6~0.4μm <BR>非配合面: <BR>Rα 3.2~1.6μm <BR>3. 工作面及配合面公差等级: <BR>IT5~IT7 <BR><BR>零件名称: <BR>模冲 <BR><BR>选用材料: <BR>碳素工具钢:T8A,T10A <BR>合金工具钢:GCr15,Cr12,Cr12Mo,9CrSi,CrWMn,CrW5 <BR><BR>热处理要求: <BR>56~60HRC <BR><BR>其它技术要求: <BR>1. 平磨后退磁 <BR>2. 粗糙度要求: <BR>工作面:Rα 0.8~0.4μm <BR>配合面及定位面: <BR>Rα 0.4~0.1μm <BR>非配合面: <BR>Rα 3.2~0.8μm <BR>3. 工作面及配合面公差等级: <BR>IT5~IT7 <BR><BR></P></TD></TR></TABLE></TD></TR></TABLE>
      发表于 2006-2-11 08: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pandeqi</I>在2006-2-11 8:29:00的发言:</B><BR>
      <P>甜版主的资料还真不少啊!</P>
      <P>谢谢提供!</P></DIV>
      <br>大家涨见识,偶也涨见识
       楼主| 发表于 2006-2-12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color=#ee3d11 size=4>版主弄错了,我需要的是金属粉末<U>注射模具</U>技术及成型技术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真遗憾!!!</FONT>
      发表于 2006-2-12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unwang001</I>在2006-2-12 15:45:00的发言:</B><BR><FONT color=#ee3d11 size=4>版主弄错了,我需要的是金属粉末<U>注射模具</U>技术及成型技术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真遗憾!!!</FONT></DIV>
      <P>金属粉末注射工艺是粉末冶金和注射工艺的互补结合,是一种先进的工艺方法。<BR>斑竹在四楼有介绍啊</P>
      发表于 2006-2-15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楼主需要工艺还是模具方面的资料,所以就贴了几个!
      发表于 2006-2-15 1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2-15 1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9-4 1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顶 ,<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da2549">观海听鸥,这个资料看的真是豁然开朗,还有么?多贴几篇,让小弟学习下。</font></strong></p>
      发表于 2006-9-28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font color="#ee3d11">金属粉末<u>注射模具我现在做。山东同翔的。</u></font></font></p><p><u><font color="#ee3d11" size="4"></font></u></p><p></p>
      发表于 2006-10-12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sunwang001</i>在2006-2-12 15:45:00的发言:</b><br/><font color="#ee3d11" size="4">版主弄错了,我需要的是金属粉末<u>注射模具</u>技术及成型技术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真遗憾!!!</font></div>什么是"<font color="#ff0000" size="7"><em><strong>第一手资料</strong></em></font>"
      发表于 2006-10-13 1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个方面没有,不好意思!</p><p>甜斑竹所写的粉末冶金材料及技术要求有一定道理</p><p>但比较落后了,现在的要求都比较高了,你那样的不符时代要求阿,呵呵</p>
      发表于 2006-10-23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金属注射成型的模具与塑料注射成型的模具基本是一样的,</p><p>只不过注射的材料的流动性和冲型能力有所不同。</p><p>金属注射成型要考虑烧结的尺寸收缩,</p><p>所以一般金属注射成型的零件图与模具尺寸相差是较大的。</p><p>&nbsp;</p><p>金属注射成型在某种程度上理解为</p><p>通过粘结剂将金属变为具备塑料流动性的特殊方法</p><p>来使得金属能够成型出塑料才能成型出的结构的</p><p>一种特殊工艺。</p><p>&nbsp;</p>[em05][em05]
      发表于 2006-11-6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各位,这种技术所使用到的注射设备是不是就是我们常用的注塑机啊????
      发表于 2010-7-8 19: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同翔是做烧结炉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12 13: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