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47004|回复: 131

      [分享] [讨论]有谁知道钢笔尖的裂缝,圆珠笔的小球是如何制造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9 1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谁知道钢笔尖的裂缝,圆珠笔的小球是如何制造的?
      发表于 2009-2-1 13: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各种尺寸的钢珠的制造

          不锈钢丸作为表面处理的一种易的材料,工业上一年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前几年,不锈钢丸的供应商主要是国外不锈钢丸的国内代理,蓍名的有福尔康等,随着国内不锈钢丸制作企业的加入,不锈钢丸的价格在逐年下降,使用范围则不断扩大,用量也一年比一年多。目前国内的不锈钢丸的制作企业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河北、山东、深圳、福建等地也有企业在准备生产不锈钢丸。想进行不锈钢丸生产的企业,以前大多是进行磨料生产的,对不锈钢丸的市场情况非常了解。有的本来是为国外企业做代理的,因为手中有用户,所以转而生产出售自己的不锈钢丸产品。

          不锈钢丸的生产的技术并不复杂,主体制丸设备的投入在十几万就可以做了,设备的价格并不比一台普通的机床贵。但作为一项新的钢丸生产工艺,厂家在引入该技术时要有风险意识,如果无承担风险的准备,最好不要去碰这一项目。

          国内不锈钢丸的制作,最早是常州那边的铸钢丸的生产厂家,采用的是水喷法,得到的不锈钢丸与铸钢丸是相似的,表面氧化发黑,后改进了工艺,但仍存在钢丸表面发黄,空心丸多的问题,特别是空心丸,对产品的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希望越少越好,最好是没有。以后,有厂家采用转盘法生产不锈钢丸,也取得了成功,只是钢丸的氧化问题及钢丸的收得率不太理想。不锈钢丸的氧化通过在成丸时通入氮气加以保护,得到了改善。收得率则是一个与制丸时的金属过热度,转盘的转速,钢液的成份,流量等因素有关的工艺问题,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以得到较好的收得率。

          尽管从来自国外的零星的资料上,得出国外是采用水雾化法制作不锈钢丸的,但具体的工艺方法不详,摸索下来所制得的不锈钢丸总的不是太理想。根据生产不锈钢金属粉末的经验,当想获得球型粉时,采用气雾化法,是必然的选择。球形不锈钢粉,国内在十几年前就有专门的厂家在生产,只是生产出来的球形不锈钢粉是用于制作过滤元件的原料的。例如氧-乙炔气焊设备中用到的回火止火器,其核心元件就是用球形不锈钢粉烧结成的不锈钢止火管,此元件相当一金属海棉材料的管状物,当在焊接时发生回火时,火焰通过止火管壁时会自然熄灭,从而达到防止回火的目的,以确保焊接操作的安全进行。由于隔行如隔山,尽管十几年前就有企业在生产在磨料行业中称为不锈钢丸的球形不锈钢粉。在磨料行业中,则地无人知晓这一情况,对采用什么方法能很好的生产出不锈钢丸来,还是不断有人在寻找中。最后,找到并确认采用气雾化法,是工业化生产不锈钢丸的途径,先行的企业因此而获利不少。

          选用气雾化生产不锈钢丸,对于原先生产铸钢丸的企业来说,只需要添加雾化设备,企业本来就有的熔炼设备、分筛及成份检测等设备都可以借用,总的投入并不大,但因此而增加了一个利润的增长点,所以有不少的铸钢丸生产企业在考虑这一方案,有的已付诸于行动了。

          下面,就采用气雾化法制作不锈钢丸作一比较详细的介绍:

          不锈钢液在高温时,如果被雾化成液滴,因为一则处在高温,二则表面积一下子增加了无数倍,至使迅速氧化变色,就如平时我们制作铸钢丸那样。为了不让不锈钢液氧化,需要在制丸时采用隔绝氧的措施,措施主要有二个,一是采用惰性气体雾化,最经济的是采用氮气雾化,对于大的铸钢丸生产企业,本身就有制氧设备,制氮也是顺便的事,如果企业没有制氮设备也无妨,可以外购瓶装氮气作为雾化介质。其次是采用密封式雾化制丸,让不锈钢金属液与雾化气体在一个空气很少的筒体内进行,通过以上的措施,就可制得合乎要求的不锈钢丸。

          在制作不锈钢丸的过程中,一个用户时常会遇到的问题是,采用多大的制丸筒体为好?因为制丸筒体的制作成本占到整个设备的成本的一半以上。保险的做法,是采用大的筒体,大的筒体容易控制各个参数,不锈钢丸制作时技术要求也低,缺点是投资大了。另外一种就是采用小的雾化筒体,此时对操作者来讲,各种参数就需要很好的控制好才能做出合格的不锈钢丸,一不小心就会出错,特别是刚开始生生时,可能会因为曲折多而让你丧失做下去的信心。

          对于铸钢丸生产企业来讲,不会缺少熔化金属的设备和掌握不锈钢熔炼技术的操作者,与制作不锈钢丸有关其它方面的工艺和技术,如筛分、干燥、分级、包装、成份的检测等,都不会成为问题,这些,在制作铸钢丸时,已经具备。对于不锈钢丸的制作技术,从大的方面讲,与制作铸钢丸是无太大的区别的。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制作不锈钢丸时的雾化制丸时的操作,你只要按操作说明书去操作,做上几次就会了。从设备的复杂程度来讲,不锈钢丸制作设备并不比电炉来得复杂,它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装置:一个筒体加一个雾化器。总的来讲,不锈钢丸的制作与铸钢丸的制作是相通的,可能你在学会了制作不锈钢丸后,还能根据你以前制作铸钢丸的经验进行改进和提高。

          由于气雾法制作不锈钢丸的工艺,与铸钢丸生产厂家原来的铸钢丸生产工艺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引入,必将开阔制作钢丸的思路。换言之,如果采用制作不锈钢丸的制丸工艺来制作铸钢丸,可望获得新的技术优势。例如某些特殊规格的铸钢丸,如比较细小的铸钢丸,当采用转盘法生产时,由于氧化,收集到的都是些锈状物,当然可以通过磨擦等方法,将氧化皮剥掉,但费工费料,成本很高,这时就可考虑采用气化法来做。对于普通的铸钢丸,采用气雾化制作时,可以直接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制丸用的介质,生产成本可以降低很多。

      二、钢笔尖
          笔按笔尖材料不同分为金笔,铱金笔和钢笔三大类。金笔笔尖的基体金属用金合金制成。铱金笔笔尖基体用耐磨不锈钢制成。尖端亦焊接铱粒。钢笔笔尖一般也用耐酸不锈钢制成,但尖端不焊接铱粒。
          笔尖的制造需经过带材切口、压延、热处理、冲压成型、焊接铱粒、磨削成型、滚圆、开缝、铱头抛光、滚亮、拼缝、成品检验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过程。
      发表于 2006-11-9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知道
      发表于 2006-11-11 1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也想知道
      发表于 2006-11-11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告知
      发表于 2006-11-11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知道
      发表于 2006-11-12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有人能说说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07: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3年前的问题,至今未果。
      发表于 2006-11-13 14: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企业秘密文件,说出来要枪毙的!
      发表于 2006-11-13 14: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吧  难道 就没有人知道
      发表于 2006-11-13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想知道。
      发表于 2006-11-13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个有意思,就是没人来点拨一下
      发表于 2006-11-13 2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切割可以吗?
      发表于 2006-11-14 1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各种尺寸的钢珠的制造; 不锈钢丸作为表面处理的一种易的材料,工业上一年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前几年,不锈钢丸的供应商主要是国外不锈钢丸的国内代理,蓍名的有福尔康等,随着国内不锈钢丸制作企业的加入,不锈钢丸的价格在逐年下降,使用范围则不断扩大,用量也一年比一年多。目前国内的不锈钢丸的制作企业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河北、山东、深圳、福建等地也有企业在准备生产不锈钢丸。想进行不锈钢丸生产的企业,以前大多是进行磨料生产的,对不锈钢丸的市场情况非常了解。有的本来是为国外企业做代理的,因为手中有用户,所以转而生产出售自己的不锈钢丸产品。 不锈钢丸的生产的技术并不复杂,主体制丸设备的投入在十几万就可以做了,设备的价格并不比一台普通的机床贵。但作为一项新的钢丸生产工艺,厂家在引入该技术时要有风险意识,如果无承担风险的准备,最好不要去碰这一项目。 国内不锈钢丸的制作,最早是常州那边的铸钢丸的生产厂家,采用的是水喷法,得到的不锈钢丸与铸钢丸是相似的,表面氧化发黑,后改进了工艺,但仍存在钢丸表面发黄,空心丸多的问题,特别是空心丸,对产品的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希望越少越好,最好是没有。以后,有厂家采用转盘法生产不锈钢丸,也取得了成功,只是钢丸的氧化问题及钢丸的收得率不太理想。不锈钢丸的氧化通过在成丸时通入氮气加以保护,得到了改善。收得率则是一个与制丸时的金属过热度,转盘的转速,钢液的成份,流量等因素有关的工艺问题,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可以得到较好的收得率。 尽管从来自国外的零星的资料上,得出国外是采用水雾化法制作不锈钢丸的,但具体的工艺方法不详,摸索下来所制得的不锈钢丸总的不是太理想。根据生产不锈钢金属粉末的经验,当想获得球型粉时,采用气雾化法,是必然的选择。球形不锈钢粉,国内在十几年前就有专门的厂家在生产,只是生产出来的球形不锈钢粉是用于制作过滤元件的原料的。例如氧-乙炔气焊设备中用到的回火止火器,其核心元件就是用球形不锈钢粉烧结成的不锈钢止火管,此元件相当一金属海棉材料的管状物,当在焊接时发生回火时,火焰通过止火管壁时会自然熄灭,从而达到防止回火的目的,以确保焊接操作的安全进行。由于隔行如隔山,尽管十几年前就有企业在生产在磨料行业中称为不锈钢丸的球形不锈钢粉。在磨料行业中,则地无人知晓这一情况,对采用什么方法能很好的生产出不锈钢丸来,还是不断有人在寻找中。最后,找到并确认采用气雾化法,是工业化生产不锈钢丸的途径,先行的企业因此而获利不少。 选用气雾化生产不锈钢丸,对于原先生产铸钢丸的企业来说,只需要添加雾化设备,企业本来就有的熔炼设备、分筛及成份检测等设备都可以借用,总的投入并不大,但因此而增加了一个利润的增长点,所以有不少的铸钢丸生产企业在考虑这一方案,有的已付诸于行动了。下面,就采用气雾化法制作不锈钢丸作一比较详细的介绍:不锈钢液在高温时,如果被雾化成液滴,因为一则处在高温,二则表面积一下子增加了无数倍,至使迅速氧化变色,就如平时我们制作铸钢丸那样。为了不让不锈钢液氧化,需要在制丸时采用隔绝氧的措施,措施主要有二个,一是采用惰性气体雾化,最经济的是采用氮气雾化,对于大的铸钢丸生产企业,本身就有制氧设备,制氮也是顺便的事,如果企业没有制氮设备也无妨,可以外购瓶装氮气作为雾化介质。其次是采用密封式雾化制丸,让不锈钢金属液与雾化气体在一个空气很少的筒体内进行,通过以上的措施,就可制得合乎要求的不锈钢丸。 在制作不锈钢丸的过程中,一个用户时常会遇到的问题是,采用多大的制丸筒体为好?因为制丸筒体的制作成本占到整个设备的成本的一半以上。保险的做法,是采用大的筒体,大的筒体容易控制各个参数,不锈钢丸制作时技术要求也低,缺点是投资大了。另外一种就是采用小的雾化筒体,此时对操作者来讲,各种参数就需要很好的控制好才能做出合格的不锈钢丸,一不小心就会出错,特别是刚开始生生时,可能会因为曲折多而让你丧失做下去的信心。对于铸钢丸生产企业来讲,不会缺少熔化金属的设备和掌握不锈钢熔炼技术的操作者,与制作不锈钢丸有关其它方面的工艺和技术,如筛分、干燥、分级、包装、成份的检测等,都不会成为问题,这些,在制作铸钢丸时,已经具备。对于不锈钢丸的制作技术,从大的方面讲,与制作铸钢丸是无太大的区别的。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制作不锈钢丸时的雾化制丸时的操作,你只要按操作说明书去操作,做上几次就会了。从设备的复杂程度来讲,不锈钢丸制作设备并不比电炉来得复杂,它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装置:一个筒体加一个雾化器。总的来讲,不锈钢丸的制作与铸钢丸的制作是相通的,可能你在学会了制作不锈钢丸后,还能根据你以前制作铸钢丸的经验进行改进和提高。 由于气雾法制作不锈钢丸的工艺,与铸钢丸生产厂家原来的铸钢丸生产工艺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引入,必将开阔制作钢丸的思路。换言之,如果采用制作不锈钢丸的制丸工艺来制作铸钢丸,可望获得新的技术优势。例如某些特殊规格的铸钢丸,如比较细小的铸钢丸,当采用转盘法生产时,由于氧化,收集到的都是些锈状物,当然可以通过磨擦等方法,将氧化皮剥掉,但费工费料,成本很高,这时就可考虑采用气化法来做。对于普通的铸钢丸,采用气雾化制作时,可以直接使用压缩空气作为制丸用的介质,生产成本可以降低很多。二、钢笔尖  笔按笔尖材料不同分为金笔,铱金笔和钢笔三大类。金笔笔尖的基体金属用金合金制成。铱金笔笔尖基体用耐磨不锈钢制成。尖端亦焊接铱粒。钢笔笔尖一般也用耐酸不锈钢制成,但尖端不焊接铱粒。 笔尖的制造需经过带材切口、压延、热处理、冲压成型、焊接铱粒、磨削成型、滚圆、开缝、铱头抛光、滚亮、拼缝、成品检验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过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4 21:54:37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1-14 16: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金属笔  金属笔的祖先可追溯到最初的金属唱针。人们为寻找羽 笔的金属替代品花了很大工夫,想找出一种不用精心削尖和 保护的笔尖。很多人误以为金属笔是在18世纪后期发明的,而事实上金属笔早就使用了。在一本1465年出版,由约翰·法斯特(JohnFust)和彼得·雷艾佛(PeterSchoeiffer)合著的书中就谈到了“墨水和铜制芦苇杆”,所谓的铜制芦苇杆大概就是指用金属制成的芦苇杆状笔。又过了一个世纪,约翰· 纽道夫(Peter Newdorffer)于1544年出版了一本书,书中又提到了用铁和铜管或薄黄铜片做的笔。然而当时的技术又一次限制了这种新构思的进一步发展。金属笔还不具有羽笔的天然柔韧性,金制的笔尖虽然很柔软,但又磨损得太快。1750年以后,仿羽笔的银制笔脱颖而出。这种笔常饰有雕刻图案和日期,但使用起来笨重不便。在整个16、17和18世纪,人们曾多次设法制造金属笔,但没有任何一种笔能适用于日常书写和投入大量生产。最终在19世纪,经锻压、用钢片制成的钢笔开始成为全社会普遍使用的书写工具。早在1540年就进行过钢铁制笔生产的实验,但到了17世纪80年代才开始大量生产这种笔。领导当时欧洲各国工业潮流的英国首次制造了价格低廉、大量生产、性能可靠的钢笔尖。英国伯明翰人森姆·哈利逊(samuel Harrison)是第一位有记载的钢笔尖制造商,他大约于1780年开始出品钢笔尖。后来另一位伯明翰的钢笔尖制造商约翰·米歇尔(John Mitchel)开始使用机器制造钢笔尖,取得了笔尖制造业的突破性进展。1830年,詹姆斯·佩里(JamesPerry)在笔尖肩上做了两个与笔尖中央主缝平行的小切口来提高钢笔的弹性。在后来的几年里,又有一名叫约瑟·吉洛特(Joseph Gillot)的伯明翰制造商,经过最后的改进,制造出了可与羽笔的书写感觉相媲美的金属墨水笔。在1842-1850的8年当中,吉洛特笔尖年产量从7000万个提高到18亿个。在书写工具的历史中,钢铁制笔的重要性不可低估。但在19世纪20年代,持续发展的金制笔更对墨水笔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直接作用。1822年前后,威廉·道蒂(Willam Doughty)这位伦敦手表匠已开始制造并出售V形金笔尖,笔尖由当地的一位宝石匠约翰·罗斯(John Rose)切割并嵌以红宝石。工艺程序的发明者可能是罗斯而不是道蒂,因为道蒂没有对该工艺技术申请专利。道蒂牌嵌红宝石尖的笔价格昂贵,笔杆常用名贵的材料(如玳瑁镶嵌金)造成。然而道蒂指出:它们还是比较实惠的,理由是这种笔尖持久耐用。不久其它商人也都争相制作这种笔尖了。1800年之后不久,英国科学家威廉·海德·伍拉斯顿(William Hyde Woolaston)发现了可压制的白金产品,通过进一步研究,他又发现四种可压制元素:铱、锇、钯和铑。接着伍拉斯顿生产出了极其坚硬的锡铑合金,大约于1822年他发现这种合金正适合制造笔尖。到了1825年,伍拉斯顿估计他所生产出来的合金可用来制造6500个笔尖,就把这批合金卖给了伦敦一位仪器设备与红宝石笔尖制造商罗宾逊(T.C.Robinson),罗宾逊把铱制的尖端融合到柔软的金笔尖上。罗宾逊并没有接受伍拉斯顿发明的另一种合金--锇铱合金,原因是这种金属极为坚硬,难以磨削加工成笔尖,后来这种合金却被约翰·伊萨克·霍金斯(John lsaac Hawkins)购买下来。霍氏在1833-1843年间制造出了一种特殊的车床,转速达每分钟10000转,用它制造出了一种铱制笔尖的墨水笔。1835年8月,由于铱的短缺,霍金斯将他的制笔生意转卖给纽约的西门·海德(Simeon Hvde)。铱制笔尖在美国获得巨大成功,笔尖制造厂家也迅速增加。这些广泛流传的笔尖对首批真正实用的墨水笔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精华!!并奖励:金钱100,经验20,魅力20,对用户:xiangbanfa奖励50个金币![此贴子已经被TZGQQH于2006-11-18 8:39:0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0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笔尖的制造需经过带材切口、压延、热处理、冲压成型、焊接铱粒、磨削成型、滚圆、开缝、铱头抛光、滚亮、拼缝、成品检验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过程。)好文章,读后大开眼界,上面的工艺能详细吗?如能图文并茂,大家收益不浅。
      发表于 2006-11-15 19: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好专业
      发表于 2006-11-17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终于有人解答了,不错不错
      发表于 2006-11-17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了半天,还是没明白球和缝到底是怎么来的。
      发表于 2006-11-18 0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隔行如隔山啊
      发表于 2006-11-18 0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开眼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7 06: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