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4888|回复: 17

      潜水多日,发表些模具维修的经验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7 15: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关于模具中折弯角度调整的总结内容,望在此能“抛砖引玉”,
      欢迎发表相关内容:


      折弯角内倒        
              
      1、折弯间隙小        
      【対策】        
      ①用塞尺确认间隙        
      ②用锡片等软质材料确认        
      ③调整到合适的间隙        
      ④确认折弯冲头靠山的接触        
      ⑤根据寸法移动折弯镶块        
      【对策后确认】        
      模具组装时确认        
      确认放在机床上的状态        
      间隙基本上为板厚的95%~t        
      使用红丹(不要放入材料)        
      基本上是移动冲头        
      要测定关联寸法        
              
      2、折弯压筋过高        
      【対策】        
      ①从制品寸法反向计算压筋高度,再研磨        
      【对策后确认】        
      不要用锉刀研磨(手加工)        
              
      3、镶块折弯角度不是90°        
      【対策】        
      ①调整到合适的折弯角度        
      ②在折弯部侧面加垫片调整        
      【对策后确认】        
      折弯位置寸法的确认        
      作为暂定对策可以使用;精密、折弯高度低的时候不能使用

      [ 本帖最后由 duandesign 于 2007-10-7 16:0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15: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

      4、折弯冲头过度突出
      (直边部过长)
      (R部过度突出)
      【対策】
      ①降低折弯冲头
      ②调整折弯冲头直边长度
      ③调整R部突出量
      【对策后确认】
      注意折弯寸法的变化
      基本上为板厚的4~10倍
      基本上调高0.05

      5、折弯线刻印深、位置偏差
      (预备折弯角度、位置偏差)
      【対策】
      ①降低可以
      ②调整刻印位置
      ③调整角度和位置
      【对策后确认】
      注意折弯寸法变化

      6、卸料板、顶料块压力弹簧弹性弱
      【対策】
      ①、强化卸料板、顶料块压力
      ②更换新规弹簧
      【对策后确认】
      注意弹簧弹力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16: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接

      7、后工程躲避小
      【対策】
      ①躲避追加工
      【对策后确认】
      用放大镜确认躲避的接触部分

      折弯角外倒
      1、折弯间隙过大
      【対策】
      ①塞尺确认间隙大小
      ②用锡等软质材料确认
      ③调整间隙
      ④移动折弯冲头
      ⑤根据寸法移动折弯镶件
      【对策后确认】
      模具组装时确认
      确认放置机床上的状态
      将折弯打开时要使之稍微变窄
      用红丹确认靠山的接触
      基本上使移动冲头
      要测定关联寸法

      2、折弯压筋浅
      【対策】
      ①调整机床的滑块
      ②确认压筋的磨损、高度
      ②追加工到合适的压筋高度
      ③调整折弯镶件高度
      ④折弯部卸料板磨损确认
      ⑤折弯部顶料块高度的确认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16: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接

      【对策后确认】
      利用红丹、纸确认
      使用放大镜、千分尺
      压筋高度为板厚(t)的5~15%
      用千分尺确认高度
      使用放大镜、千分尺
      用千分尺确认高度

      3、折弯冲头突起量少
      (R部的突起少)
      (直边部短)
      【対策】
      ①提高折弯冲头
      ②调整R部的突起
      ③调整折弯冲头的直边
      ④G将折弯冲头先端部形状变更为二段曲
      【对策后确认】
      注意折弯寸法的变化
      基本调高0.05
      用千分尺确认高度
      确认折弯部的变形

      4、折弯冲头靠山不良
      (无靠山)

      ①用红丹确认靠山的接触
      ②新规冲头或加肉
      ③改造冲头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16: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要接

      【对策后确认】
      确认时不要放入材料
      暂定使用垫片
      对不能改造的冲头,要注意与卸料板的间隙

      5、折弯的顶针弹性弱
      (顶针的平衡不良)
      【対策】
      ①加强顶针的弹性
      ②将顶针的长度、平衡调整到适当状态
      【对策后确认】
      顶针碰伤的确认
      用千分尺确认高度

      6、折弯部的压筋\冲头的磨损
      【対策】
      ①压筋以及冲头的再研磨
      ②更换磨损厉害的冲头
      【对策后确认】
      部品图纸确认、冲头要抛光
      冲头要抛光

      7、折弯部的镶块、其它处的镶块高度NG
      【対策】
      ①调整折弯部镶块高度
      ②调整对折弯有影响的镶块
      【对策后确认】
      模具部品要用千分尺测量
      不要用卡尺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16: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接

      【対策】
      ①卸料板、顶料块底部突起的确认
      ②确认折弯线是否添加压筋
      ③确认折弯冲头底部突起R是否适当
      ④折弯线追加刻印
      ⑤追加预备折弯
      【对策后确认】
      用红丹确认
      压筋为高度为板厚(t)的5~15%
      R部突起调高0.05
      模具改造

      9、折弯线的刻印浅、位置偏差
      (预备折弯角度、位置偏差)
      【対策】
      ①提高刻印
      ②调整刻印位置
      ③调整角度和位置
      【对策后确认】
      注意折弯寸法的变化

      10、后工程躲避不够
      【対策】
      ①躲避追加工
      【对策后确认】
      用放大镜确认躲避的接触

      以上是关于对模具折弯角度修正的资料!
      其它的待机再传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08: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上传关于毛刺修正的内容

      冲头、镶件磨损的原因
      【对策】
      ①冲头、镶件磨损部的确认
      ②研磨冲头、镶件的磨损部
      【对策后确认方法】
      使用放大镜
      磨损部是否已研磨
      冲头、镶块的高度确认
      组合后切纸确认间隙

      间隙变化的原因
      【対策】
      ①确认条料切断面
      ②确认条料方向
      ③放纸确认间隙
      ④移动地方方向、寸法的确认
      ⑤移动量要跟上司确认
      ⑥基本上是移动凹模镶块
      ⑦根据寸法移动冲头
      【对策后确认】
      使用放大镜
      如果不确信时要与上司确认
      模具放置在机床上时
      确认移动地方的寸法
      要在间隙范围内移动
      组合后用纸确认间隙
      移动地方、关联寸法要测定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08: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

      间隙大、小
      【对策】
      ①确认条料切断面
      ②用纸确认间隙
      ③冲头 镶件大小的确认
      ④按数值调整间隙大小
      ⑤更换冲头、镶件
      【对策后确认】
      使用放大镜
      将模具放在机床上时
      使用内、外形卡尺(或使用柱规)
      确认基本间隙
      组装后用纸确认间隙
      図确认图纸寸法

      卸料板冲头导正部的磨损
      【对策】
      ①降低卸料板
      ②卸料板和冲头间的间隙确认
      ③确认冲头半径有无变更
      ④更换磨损的部品
      【对策后确认】
      卸料板和冲头半径确认(间隙0.003左右)
      修理履历、变更履历的确认
      组装后用纸确认间隙
      确认关联寸法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08:2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

      导柱、导套的磨损
      【对策】
      ①条料切断面的确认
      ②用纸确认间隙
      ③确认导柱、导套直径
      ④更换导柱、导套
      【对策后确认】
      全体有相同方向毛刺
      在模具放于冲床上时
      使用内、外形千分尺
      确认修理手顺书
      组装后用纸确认间隙

      工具的烧伤
      【対策】
      ①确认切断面
      ②确认工具
      ③工具的研磨
      ④更换工具伤大的工具
      ⑤加大间隙
      ⑥卸料导正部加油槽
      【对策后确认】
      注意间隙大小
      使用放大镜
      注意间隙变化
      图纸寸法确认
      8~10%
      注意加工油用量
      组装后用纸确认间隙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08: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

      工具材质
      【対策】
      ①确认工具刃口有无变形
      ②硬度确认
      ③更换硬度或材质
      【对策后确认】
      使用放大镜
      用火花实验、锉刀确认
      SKDーSKH-超硬

      接刀部的毛刺
      工具の磨耗
      【対策】
      ①工具磨损的确认
      ②工具的研磨
      ③更换不能研磨的部品
      【对策后确认】
      使用放大镜
      确认研磨状态
      确认关联寸法
      组装后用纸确认间隙

      靠山的磨损

      【対策】
      ②确认冲头、镶块是否移动
      ③靠山部加肉
      ④冲头新规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08: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部分

      【对策后确认】
      用红丹确认
      确认修理履历
      用红丹确认
      移动时要注意冲头寸法

      间隙的变化
      【対策】
      ①确认切断面
      ②用纸确认间隙
      ③调整到合适的间隙
      【对策后确认】
      使用放大镜
      放在冲床上时
      5~6%比较好

      接刀形状异常
      【対策】
      ①冲头、镶件磨损的确认
      ②工具的研磨
      ③接刀形状的确认
      ④接刀形状的变更
      【对策后确认】
      使用放大镜
      用放大镜确认研磨状态
      模具图纸要确认
      要与上司、品証确认
      发表于 2007-10-10 09: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这也真是老经验了,连放大镜都用上了。呵呵:D
      发表于 2008-10-30 08: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折弯两个90度  两边同时折弯,中间空心,假如顶死的话,有压痕,怎么解决
      发表于 2008-10-30 09: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心倒是蛮用心的,就怕是事倍功半,为啥不上电脑查查,那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又快又准!
      发表于 2008-10-30 10: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不错的调模经验,楼主经验还是相当丰富的,不过……有些办法是老了点
      发表于 2008-10-31 18: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看端子.零件都是用显微镜
      发表于 2009-10-24 10: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贴好多啊,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8-29 20: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