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9726|回复: 36

      [分享] 中国为什么造不出高精度机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7 10: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为什么造不出高精度机床
      中国为什么造不出高精度机床
      造不了高精度机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缺乏工人和等不起

          首先是工人培养不起
          据个简单的例子,大家现在热衷的MBA学费有多少,我不清楚,咱们算上有30万吧(觉得算少了告诉我一下),培养八级钳工耗资就不止这个数,而且时间也相对要长的多。8级钳工就算完事了么?时不时得还得去进修,另外还要经常给他一下高难度的工作(小工厂根本培养不起),不然手会生疏的(在这方面不比外科医生省心),受益见效慢,你培养出一个高水平工人,每个5-8年根本办不到,再说,你把它培养起来,他又会怎么样呢?会不会安安心心在你这里呆下去,这也都很难说,这是的很多工厂不愿意化资金去培养工人。

          其次是没有这个精力去造机床。
          在距个简单的例子,以卧式铣床的刀具轨为例,就是一根圆柱形的空心棒子,然而,想把他造出来的工艺有哪些呢?先是原材料选材,,探伤,应力试验...(国内为了节约成本,很多都将这一步省了),这一步就得将近两个月,还不一定能用。接下来,粗加工,半精工,这些简单,大约20天左右就行了(国内一般只加工外表面,内表面只粗加工,德国一般都要加工,为了保持应力形变相同)。然后热处理,再次半精工,这就比较麻烦,大约要一个月。然后扔到户外存放,消除内应力(国内一班将这一部省去,用热处理来消除)。大约放一年。接下来就是工作的重心了,我们还以德国为例,这是加工一根圆柱梁需要的工人数为一名工程师,两名技师,3-5名高级工人(国内大约是刚拿到8级钳工证的人),这一段也非常耗时间,大约要半年(包括精加工和表面处理,以及修配)。这样,一台机器造下来至少要两年多的时间(整机装配完后要在外场放置一年,消除装配应力,这个和国内是一样的)。

          这样下来,除非是大规模企业,小企业根本负担不起这样的开支和时间。我们国家也不愿意花这样多的时间在这方面,所以高精度的机床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当时他还不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不过现在机械工业作为国家工业的基石已经成为最薄弱的一环,各方面已经开始不断重视机械工业的发展。估计不久应该能有较大的进展。

          后面一位回帖的朋友,我觉得比我专业的多,特贴出来供大家学习

          我到过长春机床厂,常州机床厂,上海第一,第二机床厂。还有 你所说的去应力方法早就过时了,而且去应力的方法有好多种,热处理是一种,还有电磁波处理和震荡处理,而主轴象磨床的要经过表面游离子氮化处理可以到75HRC,中国的上海机床厂已经生产出了3级精度的磨床,还有什么说的????说中国机床差主要是在质量和数控伺服系统,一个是员工的责任感决定的,我看到的很多就是这样配合不到就用锤子敲进去,不使用浮动镗来保证孔的型位误差。2数控伺服系统是硬伤中国主要使用西门子和日本法兰克系统,自己就是华中3型差的多了,对高速刀具和高速切削才开始不就,刀具材料无法在6000转以上的环境工作,电主轴主要是在常机现在可以到50000转但是国外已经到了150000转还有主要在伺服电机上的差距不是你所说的那些东西,主轴你用高精度车床,磨床加工后都差不了多少,主要是用轴承定位的,精度也是以轴承的精度和机床的配合来决定的~~~~~~~不知道就不要乱说~~~~

          还有限制中国机械制造业的还有高精度的模具,轴承的制造和在高速下对轴承的润滑能力。如常机生产的3台高速机床光实验电主轴就烧了10根,还有中国的材料不行,在新型的材料的研究上中国落后的太多了~~在相同条件下国外的材料个工艺都比我门要好,就象我门的飞机设计师说的那样我们可以设计出一流的飞机但是落后的制造业却不能加工出来,这里一半是材料一半是工艺,俄国代表团来我访问看了成飞的设备后说比他门加工苏霍依战斗机的工厂设备还要好,说明机床不是主要问题。在中国制造业,工艺远比制造难毒要大的多,如钛合金焊接技术,大型弹射器的气密技术等等,中国缺的是这个不是技术工人是工艺师。还有就是材料和模具的人才还有就是数字控制的人才,没有这几样中国的制造业永远只是个跟在别人后面的可怜虫!!!!!!!!

          一般国产的机床可以使用4~5年,但是要年年校正,用激光校正仪,还有就是精度和容错性比较差。故障处理更是~~~~~~还有在航空机床上有很多设备是专用机床,一般数控机床的精度在0.05MM到0.001MM之间但是远不能满足高精度零件的加工,只能加工一些中高精度的要求,对于象陀螺仪这类零件就需要专用机床,而向航天飞机这种美国是用整块钛合金去挖出来的~~~至于怎么挖我也不知道是他们的秘密

          朋友我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如果你要怀疑我的能力的话那我只好拿出点东西来了。而且你和我说数控编程,我的证书中有一本是数控中级证书,如果你不相信那我也没有办法,而且我相信我知道的一些东西可能比你会多一些,我大专升本的学生中间空了一年,就是这一年的时间让我下定决心读本科。如果你要和我拼理论英语的话我可能会输你,但是我的专业知识和对数控机床的了解绝对比你要高的多。我在大专期间改造了2台CA6140机床为数控机床,一台的改造费用是3万,数控控制箱我们买国产的是5000圆左右还有就是更换机床丝杆为滚珠丝杆取消所有的齿轮传动系统改为步进电机控制,更换自动刀架,和加光栅尺(这种购买是用米来算的和滚珠丝杆的价格一样贵)总机成本为23000左右。还有你说我是不是学机械的,那我就用下面我操作过的机床来说吧。普通的机床代表的就是CA6140车床,X62W铣床,外圆磨床和平面磨床而且我还有车工,铣工,电工,钳工的中级证书,对于数控机床我使用过国内的CK6132,XK713,台湾飞镖的MCS-801加工中心。国外的我用过快走和慢走式线切割机,电火花成型机,快速成型机等等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到我母校的网页福建工程学院看看里面的设备我的证书就是在那里拿的,而且我也是在那里接受数控培训的。中国FBC1的总设计师也是我们那里的校友。还有我以前工作的工厂我就是管理数控机床和维修的,还有我要说明的是你把普通车/铣工看成无法快速掌握数控加工中心的人是大错特错,我以前做为组长的时候我的手下就有20年工龄的铣工,他只学了3个月就可以上机了,还有在企业里数控编程是以技术员为主力的,一般在引进设备的时候厂家会给你几个星期的学习时间,公司派人学习后再进行2次培训的。我记着我那里总工说的一句话“机器的原理是互通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车/铣工可以快速成才的原因。

          如果你不信,你可以去上海柴油机厂看看,那些在数控机床前的是你所说的那些人还是老工人我还可以告诉你那里有老式和新式柴油机有2条线在新式的那里使用的大型机床也是老工人操作的,为什么就是因为老工人的工艺水平比新工人要好多了。至于你们在学校我估计你们还在学习STD80数控系统的硬件和控制原理吧???还有你说高级的加工是用手画的,我问你一个问题要采样一个昆氏曲面你要用多少个点???还有我说中国钳工世界第一是有原因我门国家的第一个卫星东方红,当时加工是我们没有高级的机器交工上面的精密螺丝,是一位老钳工没日没月用手做出了1000多个螺丝再从中挑出好的装上。2中国早期没有数控机床,要加工潜艇的推进桨无法加工出完美的阿基米德螺线,怎么做?又是钳工用手加工出靠模用仿行机床加工出来,难道我这样说他们错了吗?你可以去工厂看看在现在我们的设备不先进的条件下,还是靠钳工去加工那些一般机器无法加工的平面。我不知道你门老师是谁如果他的年纪够大的话,你可以去问我上面所说的话看看有没有错???还有我不知道你是几年级生,但是在现在的条件下,你认为用手画可以代替数控机床的数字运算吗?而且,向加工7叶推进桨的机床本身在加工时就是运算一个数学方程,进行加工。还有现代的机械加工已经开始脱离手工做业,一般是用计算机设计机械本体,用快速成型机加工出样品,进行实验,得到结果,修改,发到数控机床上加工,产品出厂,可以实现(FMS柔性制造单元)在这基础上可以进行无人化工厂,如果你不相信的话,上海纺织机械厂有一个这样的单元,你可以去问他门需要手工作业吗???而你说的走刀路径用手绘,那美国加工航天飞机所用的机器和刀具路径要几万人进行加工????而且现在的软件也没有你说的那么笨,等你学好了MASTERCAM再来和我说复杂曲面的加工。或者你学PRO-E也可以。那里有在你设定的毛胚上画出你所要求的零件图,再用刀具升成,再用计算机进行虚拟加工后升成NC加工文件,如果你们学校还在学习老式的加工方法的话,你可以把我上面的软件给你们老师教你们学习这门技术,在沿海地区这些软件都用的到。还有一点这里只是个论坛就是因为我们有相同想法才来到这里,我可以给你说在这里我熟知的几个教授也有ID在这里,我没有必要在这里撒谎,这对我没有什么好处,可以这么说就是因为我的经历才使我重新回到了校园。如果你有什么问题你可以提出来。大家也可以讨论,我的邮箱和QQ已经发给你了,如果你是想提高自己的能力我希望和你多多交流取长补短,这是我这几年学到的。也欢迎论坛上的朋友指出错误。还有你们在学校学习的数控系统除了简单的编程以外,和现实社会的主要机床能力结构已经完全不同,随着虚拟机床,快速成型技术,钠米机器这些新技术的出现已经打开了机器制造业新的大们,遗憾的是由于我国电子工业,材料技术的落后,已经落后10~15年了,我不是危言耸听,你们看看国外的机器和我门的机器,就不难看出差距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5 00: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100年前邓小平当年在法国雷诺做钳工时,已经不用手工刃磨麻花钻了,现在国内有多少企业能做到这一点?
      发表于 2009-1-25 19: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em30] [em30]
      牛牛牛年happy
      发表于 2009-1-29 23: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体制问题

      如果不是挤着去当公务员,科技就会发展得更快了,当然是社会问题了
      发表于 2009-1-30 22: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H很多因素在一起制约这,主要还是人得问题
      发表于 2009-3-27 10: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语,是似而非,意见保留
      发表于 2009-3-27 13: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贪官污吏太多
      发表于 2009-3-28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发表于 2009-3-28 21: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生活在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啊!
      发表于 2009-3-29 07: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自己的企业又能留住多少优秀的员工呢.
      发表于 2009-3-29 19: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老板是利润第一 都是吹牛吹的 快餐式的制造 整一个是恶性循环  制造业悲哀呀
      发表于 2009-3-29 20: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剖析的很全面很有说服力,可是我们国家到底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才能根本上改变这种“快餐式”的高精装备制造呢?!!
      发表于 2009-3-30 09: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急功近利 浮躁短视 。。。。。。
      发表于 2009-4-10 16: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不懂机械行业的人来说 觉得我们国家很强大了  但了解这个行业的人来说真的为中国担心  大家看看自己开的设备如果质量好点的基本上都是进口的 中国的可以说是没有 就算功能达到了但是精度达不到 我真的很为我们的祖国担心 中国的制造业都是依赖外国的设备 我明白为什么中国做的武器总是和美国日本相差很多  那就是我们的设备不行啊  不是我们中国人不行 当然我相信我们会有一天绝对会赶上他们的 比如我们的神州七号就是一个例子  但是我们不能骄傲 我们要多努力才行  因为我想起我们公司的设备都有点害怕  人家日本更先进的设备不敢卖给中国  就是怕我们拿那设备做高端的武器 这样就可以和你保持一个档次了 让你中国总在追赶他们  
      兄弟门大家一起努力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祖国做出来的设备不会比美日的差的 加油吧
      发表于 2009-4-10 20: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我们厂里也是日本的机器,基本全是,还是自己努力学习吧
      发表于 2009-4-23 01: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日本人、法国人、美国人、德国人,我们都有仇视的理由,但我们真的缺乏与之抗争的资本
      发表于 2009-4-23 18: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07em06 中国的机床跟中国的足球差不多!
      发表于 2009-4-25 13: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财富的创造者为什么开的这样少的工资
      发表于 2009-4-26 21: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好资料啊.........
      发表于 2009-4-27 14: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看了叫人不舒服,但确实是实情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10 22: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