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序能力分析
1. 工序能力
2. 短期与长期工序能力
3. 有理数子集
4. 工序能力分析
5. 变量要素的检查
6. 工序能力分析过程
1. 工序能力 ?
工序能力是“指工序的加工质量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所控工序中制品表现的散布的范围。
所有品质特性目标值的偏差
越小越好。
了解工序能力...
计算工程不良率.
建立改善目标.
提供与其他设备相比较的标准.
2. 短期与长期工程能力
长期工程能力
长期变动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可以清晰得预见到
相对长的时期
(如:兴起,月份)
考虑长期噪声变动的效果
(例:设备磨损,季节影响)
要求约100-200个数据
技术+工程管理
普通条件下的结果
短期工序能力
短期变动由偶然因素引起
相对比较短的时期
(如:星期,月份 )
考虑短期噪声变动的效果 ( 例:白天和夜晚 )
要求约30-50个数据
技术
最佳条件下的工序能力
工序能力因素
决定工序能力的要素 :
在工程平均值和标准值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散步大小
通过控制工序而使标准中心与工序平均值一致是非常困难的,事实上长期来自标准的中心移动为 。
能力指数
假定工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短期能力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6sigma 水平
Cp 为 2.0.
3sigma 水平
Cp 为 1.0
长期能力指数考虑工序平均有“1.5 ”的移动,通过从短期能力减少0.5 计算得到.
考虑到工序平均变动时的能力指数
计算工序能力时注意事项
工序能力的测定只在以下条件下有意义.
变量 (不属于特性数值.)
速度,重量,吸盘大小.
控制中的工序,也就是说,消除异常原因后的状态.
数据散布:正态分布(或近似)
组合标准偏差和全标准偏差
组合标准偏差
minitab 的基本选择.
子集中由各偏差的平均
值计算出来的数值.
有理数子集中,可以用来计算最佳短期工序能力.
全标准偏差
以全部数据为基准计算出
来的数值.
估计实际能力时,用全标准偏差.
在minitab中,Pp 或Ppk是以全标准偏差为基准的工序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