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挤压毛坯在挤压之前及工序之间,大都需进行软化热处理,其目的是减小毛坯的硬度和强度,提高塑性,得到良好的金相组织,以利于冷挤压变形的进行。毛坯软化热处理规范可从有关手册中查到。
润滑对冷挤压是非常重要的。挤压时摩擦不仅影响到金属的变形及挤压件的质量,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单位挤压力的大小、模具的寿命。所以要采用良好且可靠的润滑方法。
润滑剂有液态的(如动物油、植物油、矿物油等),也有固态的(如硬脂酸锌、硬脂酸钠、二硫化钼、石墨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有色金属常用这些润滑剂。
对于钢的冷挤压,其单位挤压力很大(可高达2000MPa以上),使用一般的涂刷润滑剂极易被挤掉,无法进行生产。人们早就掌握了有色金属冷挤压,但直至发现了钢的表面处理方法(磷化处理及润滑处理)后,才使钢的冷挤压用于实际生产。
因此毛坯的表面处理是冷挤压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冷挤压的毛坯进行表面处理可获得下列效果:降低毛坯与模具间的外摩擦阻力;避免毛坯表面与模具直接摩擦而引起的粘结现象;提高挤压件的表面质量,提高模具的寿命;减低挤压时的变形力及变形功的消耗。表面处理主要包括:去除表面缺陷;清洁、去脂、洗涤;去除表面氧化层;在毛坯表面形成特殊的支承层;润滑处理。前三项是为了改善毛坯表面质量,并为后二项作好准备。
不同材料需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使表面形成特殊的支承层。碳钢和低合金钢用磷化处理,磷化处理是将毛坯浸在磷酸盐溶液中,使其表面生成一层不溶性磷酸盐薄膜。磷酸盐薄膜由细小片状结晶组织构成,呈多孔状态,对润滑剂有吸附、贮存作用;磷化膜与钢毛坯表面结合牢固,并有一定的塑性,能随毛坯基体一起变形,而且它耐磨、耐热。
常用的磷化处理配方如下:氧化锌(ZnO)20~30g,磷酸(H 3 PO 4)22~30g,硝酸(HNO 3)30~40g,碳酸钠(Na 2 CO 3)4~6g,亚硝酸钠(NaNO 2)0 .1~0.2g,水(H 2 O)1kg。混合配制后总酸度50~70点;游离酸度3~5点。处理温度40~50oC;处理时间10~15分钟。配制方法是先配制浓缩母液,再用10倍水稀释。
碳钢毛坯经磷化处理后需再进行润滑处理,方法较多,皂化就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皂化处理在硬脂酸钠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使毛坯表面牢固地附上一皂化层作润滑剂。此外,采用机油添加适量的二硫化铝作润滑剂,其润滑效果也很好。
奥氏作不锈钢(1Cr18Ni9Ti)与磷酸盐溶液不发生作用,应采用草酸盐进行表面处理;硬铝用氧化、磷化或氟硅化处理;铜及铜合金毛坯用纯化处理。这些表面处理方法与磷化处理一样能使润滑更好、更可靠。
虽然磷皂化方法是有效的,但是工序多,周期长,很费事。专门研制的高分子涂剂及专用配方的润滑液可以满足冷挤压工艺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