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4596|回复: 9

      [已解决] 画皮SAP-人事混乱的管理大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9 09: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全球知名的ERP软件公司,SAP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凭借本地化的管理理念和稳健的企业文化,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与对手的尊敬。然而近年来一系列混乱的人事斗争和商业价值观的扭曲转型,以使SAP昔日的光环散去,曾经被员工引以为傲的企业文化,不可避免地走向混乱,走向衰落。近日,《计算机世界》刊登的《画皮SAP》为我们深入揭示了这家世界最大管理软件公司的中国真相。


      西曼时代的辉煌与漏洞
          几年前,网上出现了一篇爆料SAP黑幕的帖子: “今年,业内人士都知道,SAP 两大区经理和几位大行业经理纷纷奔走于各大咨询公司(四大)、大跨国公司、SAP 咨询服务部以及SAP 的各超级大客户中,以SAP公司名义保荐一家今年新成立的龙象信益科技有限公司做SAP 的实施业务。龙象一共由5位投资人组成,平均各投30万: 现任SAP华东区总经理张雪峰,现任SAP华北区总经理展舸夫人李玮(从未从事SAP业务), 现任SAP钢铁行业……”
      这篇帖子反映的就是SAP中国内部管理混乱、管理层在外私开公司的真实情况,这些人之所以敢这么大胆地打着SAP的牌子做自己的生意,也是当时的SAP中国区总裁西曼默许的结果。
          西曼时代最大的特色,就是起用中国本地人,用本地人去开拓本地市场。《SAP德国造》一书指出,SAP在中国起用的基本都是内地本地的职业经理人,几乎没有来自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员工,这是早期SAP中国的很大特色。
      跨国企业要在中国做生意,就必须适应中国做生意的方式。聪明的西曼默许了一些员工不太规范的行为。
      服务于咨询公司的A先生了解到,在SAP中国区,总监一级的高层基本都有自己的公司,或者有比较熟悉的实施公司。 从SAP只卖产品不做实施开始,这种现象就非常普遍。
          业内人士相信,西曼对这些行为采取了事实上默许的态度,客观上助长了一些不正之风。他们也相信,在SAP拓展中国这个新市场时,西曼的方式也有其积极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所有员工能够团结一心开拓市场。西曼在任时也是SAP中国业绩最好的阶段,据说每年的增长都在两位数以上。



      **与文化衰落
          2007年5月,西曼离职,SAP中国随即进入了人员频繁变动的多事之秋。来自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职业经理人占据了大部分的高管位置,内地员工受到一定程度的排挤,人心涣散,也丢失了很多大单。
      2008年1月9日,上任仅8个月的李文俐从SAP大中华区总裁兼CEO的位置上离开,SAP大中华区不复存在,中国区事务暂时由SAP北亚区总裁兼CEO纪秉盟管理。
      李文俐在任的时间虽短,却发动了一次“清洗行动”,这次清洗的结果,就是包括黄晓俭、展舸两位SAP中国区战略副总裁、负责培训的副总裁王胜男在内的20多名SAP中国公司中高层老人相继离开SAP。
          2008年5月30日, 在IBM工作过15年的张烈生担任SAP中国区董事总经理。2008年7月,SAP爆出“离职门”事件,中国区副总裁蔡建明、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张雪峰和中国区副总裁王纹三人被强行解雇,将SAP内部的**斗争推向高潮。
      今年3月,张烈生又宣布了新的领导班子,一共有11位中国区副总裁和1位市场总监,一位跟踪关注 SAP长达十年之久的媒体人苦笑着说,这些人中他只认识3个人。另据媒体报道,约1/3的SAP中国区高管都是空降兵,员工得到内部提拔的机会越来越小。
      从客户的角度看,销售团队不够稳定极大地影响了客户选择SAP的信心。一个销售经理与客户谈判时,可能承诺了很多东西,包括价格、服务、人员等,新换一个销售经理就要重新再谈,沟通成本很大。
          从公司文化和薪酬体系上来说,SAP中国也更加关注眼前利益了。几年前,Oracle销售人员的收入中,一半是底薪,一半是签单提成,而SAP的销售可以拿95%的底薪,项目提成是奖金。这样,SAP的销售人员可以用更多的精力去长期跟踪一个客户,而不必为短期任务 的完成而担忧。如今SAP的工资体系却和Oracle一样。业内人士人说,张烈生正在用卖硬件的思维卖管理软件,这肯定是行不通的。
      在频繁的人事斗争和派别内耗中,SAP已经从此前稳健、以德国工程师式的管理理念为主导、关注长期价值的企业,渐变成一家以“纯销售”理念为主导、强调掠夺式“打单”、着眼短期利益的企业。
          混乱之下,这两年SAP中国的业绩发展并不乐观。纪秉盟执掌SAP北亚区期间,在中国市场提出了“翻一番”的软件销售目标,即从2007年的约5.2亿元人民币的收入提高到2008年的10亿元以上。最后这个不切实际的增长目标并没有实现。为了追求财报数字的好看,SAP还打起了老客户的主意,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将原来每年17%的服务费提高到22%,同时加大了对客户软件许可使用的审计力度。
      这些做法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反,公司内部的动荡让竞争对手看到了机会。近两年中,SAP丢掉的很多项目,都堪称行业内的标杆大单,其影响十分深远,据说神华、中煤、中冶等大客户都被Oracle横刀夺走。而对SAP中国来说,真正的危机时刻可能还未来临。
      发表于 2009-8-9 22: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经典,可以写成小说了,现实版的《圈子圈套》,期待出版!
      发表于 2009-8-10 09: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业内人士相信,西曼对这些行为采取了事实上默许的态度,客观上助长了一些不正之风。他们也相信,在SAP拓展中国这个新市场时,西曼的方式也有其积极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所有员工能够团结一心开拓市场。西曼在任时也是SAP中国业绩最好的阶段,据说每年的增长都在两位数以上。”
      这就像清朝的跑马圈地一样,不可持续的畸形增长。但如果西曼一直留在SAP,相信情况会不断好转。
      发表于 2009-8-10 21: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跟踪关注 SAP长达十年之久的媒体人苦笑着说,这些人中他只认识3个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SAP人物。呜呜
      发表于 2009-8-12 16: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是“管理大师”,舍生取义,自己把自己变成了反面教材,教给我们这么精彩的现实管理课程,鼓掌!
      发表于 2009-8-12 16: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经典,支持下。。。
      发表于 2009-8-12 16: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想到,外企真有这种事,而且还是做管理软件的公司……
      发表于 2009-8-13 20: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纪秉盟执掌SAP北亚区期间,在中国市场提出了“翻一番”的软件销售目标,即从2007年的约5.2亿元人民币的收入提高到2008年的10亿元以上。最后这个不切实际的增长目标并没有实现。为了追求财报数字的好看,SAP还打起了老客户的主意,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将原来每年17%的服务费提高到22%,同时加大了对客户软件许可使用的审计力度。
          SAP黔驴技穷了吧。
      发表于 2009-8-18 08: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东西也是不可预见的嘛.不怪人家
      发表于 2009-8-18 09: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大的公司问题越多啊,呵呵,相比较其他的而言算好的了这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8-26 01: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