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10460|回复: 23

      [讨论] 你们的回弹是怎么控制的?我一直搞不懂的一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9 18: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们的回弹是怎么控制的?我一直搞不懂的一个问题?是靠拉延吗?
      发表于 2009-12-29 19: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拉延能消除点最好,消除不了,后续翻边或者整型给点过量。具体的数值:计算+经验
      发表于 2009-12-30 12: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好整哦,拉延后回弹,成型后回弹,各种情况回弹情况不同,跟材料也有很大的关系
      发表于 2009-12-30 21: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弹很不好整   请高手指点一二  谢谢
      发表于 2009-12-30 21: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回弹补偿呗!。。。。。。
      发表于 2010-3-12 12: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模具

      做回弹补偿 加 造型
      发表于 2010-3-12 12: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避免回弹的方法就是在零件造型中就考虑可在容易发生回弹的位置增加筋来抑制回弹,实在无法避免的就在拉延件造型时进行考虑,需要整形制作出来的型面加余量,虽然各个软件都表明能够预测出回弹,但还没有看到实际应用的案例。
      发表于 2010-3-14 18: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讲解。。太好了
      发表于 2010-4-27 11: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3JYB

      回彈的處理說簡單就簡單,說複雜就複雜!看你怎麼看待問題的 回彈主要怎麼分析是關鍵的,再說回彈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出現回彈處把材料成型的應力儘量有效的控制是最關鍵的 所以一般用內側多壓材料厚度的0.05~0.10之間,把應力消除!再二做補償方式來消除應力(不過這種方式就是有點不穩定哈哈)
      发表于 2010-8-9 15: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是容易,但是什么知道关键的问题在哪里?需要经验哦,实现中学习
      发表于 2010-8-9 17: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弹不好整,多方向的回弹(扭曲回弹)更不好整!
      我们有个件是高强度板材,扭曲回弹!!!
      发表于 2010-8-9 21: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弹,目前来说,基本都还是处于经验回弹补偿阶段。计算,或者用软件做的还是不太可靠。拉延增加拉延筋想完全解决不太可能,特别是高强度钢板拉延的回弹补偿很难完全实现,等修边后应力释放了,回弹就产生了。梁类制件容易产生扭曲回弹,确实比较难整,需要从前期调试就注意压料面,拉延筋的研修。
      发表于 2010-8-9 23: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实在做法是,做前镶块先不淬火,等制件弹了,再做回弹补偿,这个目前来说是最有效的。。。
      当然前提是模个调试到位后再做回弹,否则做也白做。
      发表于 2010-8-9 2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怕麻烦话,先镶45钢,试准了再换CR12MOV,哈
      发表于 2010-8-10 17: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弹一般情况下不是很好消除,你首先要考虑材料的性能,看看材料是不是属于高强板,是否屈服强度太高。我们这里就有一种钢板使用的是瑞典进口的DOCOL860的钢板,材质特别的硬,总是存在回弹量,一直未消除,还导致后序冲孔时上带料。
      我认为如果消除回弹的话需要在模具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回弹量,然后做间隙补偿消除回弹,否则的话就只能在后序再加整形序了。
      发表于 2010-8-12 20: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弹的因素太多了,很难完全控制。在修边序后,制件出现的应力释放导致的回弹更是难预测。
      半年前,以前的公司在实验直接在拉延凸模上补偿,也就是直接改客户的产品,也不知道现在实验出来的结果如何了。
      发表于 2010-8-27 21: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楼 的帖子

      说的不错   这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习学习 呵呵
      发表于 2010-8-27 21: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楼 的帖子

      不错  很少能看到有含量的帖子   希望能交个朋友  加我QQ475876393  其实现在许多公司往往忽视现场工人的经验   那些才值得重视
      发表于 2010-8-30 22: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1,  分析板材材质,根据材质在设计模具的时候考虑做一些回弹补充角。
        2,新做模具时,凸凹模间隙取略小于材料厚度,试模时根据回弹量适当研磨凸凹模。
      回弹不好计算,一般就是靠经验作补偿角和试模时研磨。
      发表于 2010-9-5 01: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此分享各位同学的经验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7-1 18: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