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标题: 有没有觉得浙江与广东那边的级进模设计上好像差异还挺大的 [打印本页]

作者: 武义木木    时间: 2010-8-28 20:02
标题: 有没有觉得浙江与广东那边的级进模设计上好像差异还挺大的
本人没有去过广东,只见过广东那边的模具图纸及一些曾经在广东那边工作过的人员设计的模具。总体上感觉我们浙江的级进模具与广东的级进模差异还是挺大的。比如,我们这边最流行模架形式就是三板式模架,通常都是将卸料板导向与外导向做成一体式的;广东那边好像大多数的模架都是上、下模板,内设六板式的模具结构。我们这边模架的主模板通常的比较厚,如比较常见的三板模架厚100:35:80,像比较大一点的级进模下模板厚度高达180MM(本人做过的最厚是160MM),看到很多广东的那边的2MM料厚的级进模下模板厚都只有50MM。在内部结构方面,我们这边采用的比较多的都是垫板镶入模架模板的形式,这样模具看起来干净利落,基本上只有凹模板外露。在卸料弹簧方面,我们这边都是习惯将弹簧装入模架板内部,并有相应的弹力控制设计,可以精确控制每个弹簧的力量;广东那边好像都习惯将弹簧装于卸料板与上垫板之间,并且大多都不设计有弹力控制结构,也没有设计弹簧释放结构。
作者: autodim    时间: 2010-8-28 21:51
都可以的,我认为广东的做法简单一点哟!
作者: 没田的农民    时间: 2010-8-29 08:21
设计,不担要讲究性能,还要考虑成本。
下模板180MM第一次听说,浪费老板的钱。如果再+下模座100+下垫脚?+下垫板?
哇。架什么冲床?
作者: 武义木木    时间: 2010-8-29 18:13
可能我没有表达清楚罢,我们这边下模座有时也称为下模板的,所以180MM厚是下模座。除非有特殊要求,一般模具不设计下垫脚的,像压模镙丝槽都是直接在下模座上铣出来的。180厚下模座的这副模具的模架厚度尺寸组合为180:50:120,模具设计合模高度为412MM,是放在250吨压力机上工作的,设计冲速300次每分钟。
    我自已觉得模座加厚成本并不一定增加很多,第一,加厚的模座可以不用调质处理直接使用也能达到要求,一般只要中间卸料板调质一下就可以了;像薄的模座,全部都必须调质热处理才能符合设计要求的。第二,厚模座刚性好,精磨加工易保证精度,并且加工时间明显缩短很多。
作者: lumaohuadu    时间: 2010-8-29 22:12
事实上广东的模具结构大都是跟日本的模具差不多的。
像你说的。下垫板镶入下模座,加工起来不是更麻烦?
弹簧一说,你可能见到的只是一些粗的模具。一般的都会放在上模座里面的,后面有螺栓,通过传力销把力传过公夹板到达脱料板。
作者: 奢华的爱    时间: 2010-8-29 22:40
我们这边下模座有时也称为下模板的,所以180MM厚是下模座
这样加工不难吗?我们整个模具才200MM多是不是相差太多了
我们下模座用40的上模座用30
作者: wjcy方案    时间: 2010-8-29 22:53
厚的模座是原苏联传统,又叫"傻大笨粗",旧的汽车模具标准转化而来,
广东的模具结构大都是香港台湾传入,特别是台湾传入的日式结构,
其板厚其实是做过强度校核的,只是我们一般没有去做
作者: aluen    时间: 2010-8-29 23:36
一般看模具有多长,太长的模板相应加厚,一般不超过80,而且不需要调质,有时直接用调质过的材料PDX5;P20等等。合模高度靠垫脚配高,节省材料。
加工上,把硬料镶进模座,再配磨平,看上去节省硬料成本(材料单价高,需要热处理,用量少),但是加工时间周期长。
作者: wzh5023    时间: 2010-8-30 20:36
谁能介绍一下日式、美式模具的区别?
作者: Windmen    时间: 2010-8-30 23:06
广东一般都是八块板的模具,日式的,有同事在浙江那边,那边的模具多比较粗糙
作者: haozino1    时间: 2010-8-30 23:34
靠。。。180的下模座。。。什么概念??
难道我300*150的模具也上250T的冲床?
我们这里基本300*150左右的模具都是上25T的冲床
300~500*200左右的都是上63T的冲床
250T的都可以上1000长的模了
作者: wllcctv    时间: 2010-8-31 23:28
a  aaa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作者: 时间加尺寸    时间: 2010-9-1 10:17
没错;浙江这边的模个加工水平哪有广东那边高;
  模具材料是水货;
   外加工的又水又牛哄哄的;有加工的还要自己送过去;一点服务精神都没有
   一套平常的模具;最快也要一周才能完成;唉;晕!!
   一套模板下料;还要自己找刨床回工;来回没有三四天;是完不成的;
   弄得模具那个开发周期长得要命;
   加工精度也达不到;弄错了直接不管他的事;
     做起事来;难啊
     最要命的是;那些模具钳工;基本工差得要命;
    入块紧了一点;没有研磨帮忙;他基本上不敢自己动手修,很多人没有听说过铣床打点;
   没办法啊
作者: quan380921    时间: 2010-9-1 10:39
这样的水平在广东基本都不用吃饭了···
作者: xiehongri    时间: 2010-9-1 15:24
看来楼主水平不怎么样,

鉴定完毕~
作者: BESTWANG    时间: 2010-9-1 20:23
各位说的哪么多,没见过就是不懂,何不上传个图档对比一下
作者: gnoyux_80    时间: 2010-9-10 16:05
不单模具结构,装配图的绘制习惯也有很多不一样啊,我们现在的装配图上模下模是分开的,有看到很多上下模不分开的装配图,很不习惯啊。
作者: jeff1976    时间: 2010-9-10 16:49
180mm的下模座應該是旋轉自扣芯片模吧,類似模具意大利做的模板也要180mm.樓主是做芯片模的?是就請放一套上來大家學習.thanks!
作者: jianlingyu    时间: 2010-9-10 20:04
浙江这边的模具确实没有广东那边做得好,但是在08年金融危机时,浙江这边企业抗危机表现远比广东那边,这是不是挺有意思
作者: shy84117    时间: 2010-9-10 22:09
LZ的模具应该是铸造的模架,和欧洲差不多,凹模什么的都镶在里面,不过现在大部分模具结构都是日式的
作者: ixao-byb    时间: 2010-9-11 14:18
差不多吧-------------------
作者: ixao-byb    时间: 2010-9-11 14:19
就是方法不一样吧---
作者: 永不言弃8561    时间: 2010-9-11 16:12
我在广东这边,以前见过浙江的模具,有点区别,但是那都是很早以前的模具,所以感觉以前的技术做那样的模具应该不错了
作者: mfkqiygah333    时间: 2020-5-9 13:52
在浙江我们大虹桥模具是做的最好的   
作者: 爱海涛涛333    时间: 2020-12-20 14:43
感觉一个是电子模结构,一个是汽车模结构吧
作者: 韩凤江    时间: 2021-8-31 14:59
各有长处吧,也不能这么说的。
作者: O记    时间: 2021-9-2 16:55
180的模座?别吓我
作者: kobe24or08    时间: 2021-9-7 09:20
不错,感谢分享
作者: Jerry1024    时间: 2021-9-7 11:37
也不一定,之前在乐清一家公司,里面的设计是从广东这边过去的, 他绘制的端子连接器模具图档, 清晰美观,既有技术性,又有审美价值, 反观广东这边, 有些人的模具图纸,逻辑上不存在问题,却缺乏了一种美感,不可一概而论!




欢迎光临 模具论坛 (https://mould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