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10 19: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准的选择
基准的选择
基准是用来确定工件上几何要素之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基准可分为:
设计基准 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 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又分为定位基准、工序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定位基准 加工中用作定位的基准,分为定位粗基准和定位精基准
工序基准 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
测量基准 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
装配基准 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定位基准选择不仅对保证加工精度和确定加工顺序有很大影响,而且对工装的设计、制造成本也有很大影响。由于定位基准是由零件上的具体表面体现,因此,定位基准的选择实际上是定位基面的选择。
1,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用没有经过切削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的称为粗基准,其选择原则是:
1) 选与加工表面有较高相对位置要求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如加工活塞的外圆、顶面和裙部时,往往用内壁作为粗基准,加工皮带轮时用不加工的轮缘内侧为粗基准等。
2) 粗基准的选择必须使重要表面有足够且均匀的加工余量。例如用导轨毛坯面,箱体的重要孔等作为粗基准。
3) 用作粗基准的毛坯面应该平整、光洁,能使定位稳定,夹紧可靠。
4) 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一般情况下只能使用一次。
2,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选精基准主要考虑减少定位误差,保证加工精度要求和安装方便准确。其原则是:
(1) 基准重合原则 尽可能用设计基准或工序基准作为定位基准,许多零件的最后精加工常按这条原则办。
(2) 基准统一原则 一个零件的整个工艺过程中,除个别工序外,尽量用统一的定位基准面,以便简化夹具的设计和制造,有利于保证零件的相互位置精度。例如箱体零件的一面二孔定位。
(3) 自为基准原则 用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如铰孔、珩磨孔、拉孔等。
(4) 互为基准原则 就是用有相互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分别作为精基准进行加工。例如,有同轴度要求的轴、套类零件的加工就是先用外圆定位加工内孔,又以内孔定位加工外圆交替作为基准。
此外,精基准选择还应使工件定位稳定、夹紧可靠。
五,拟订工艺路线
1, 确定加工方法
确定加工方法时必须根据加工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求,选定最终加工方法,然后再选定精加工前的一系列准备工序的加工方法,即选定工艺方案,由粗到精逐渐到要求。
特别注意:需要了解本厂的生产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