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4749|回复: 36

      CAM加工工艺如何确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9-4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AM加工工艺如何确定?
      ☆  加工工艺的确定目前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其主要内容有
      ●  核准加工零件的尺寸、公差和精度要求
      ●确定装卡位置
      ●  选择刀具
      ●确定加工路线
      ●  选定工艺参数
      发表于 2002-9-5 0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CAM加工工艺决定零件的加工的效率和质量,是加工成败的关键因素。
      前四项都是根据具体的零件来决定的。加工的工艺参数对于不同的零件可以使用统一的参数表。谁有完整的参数表,大家共享。
      例:机床型号_______,加工材料_______,刀具类型_______,
          粗精加工  加工方式  刀具规格  切削宽度  切削深度  刀具转速  刀具进给  余量等
           粗加工    W-CUT      30R5      12.5      1.0       1200      1000     0.5
      发表于 2002-9-22 2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模具還是經驗最重要,無論其哪個環節!!
      发表于 2003-3-25 2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是什么,无聊的太多了!!!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发表于 2003-3-26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3-3-26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1)粗铣时,为提高效率在保证铣有一定耐用度且刀具,夹具和机床强度足够的条件下切削用量的选择顺序是:先把切削深度T选大一些,其次选较大的进给量F,然后选适当的切削速度V。若加工余量小,切削深度不可能大时,可适当增加进给量F,当铣削表面有硬质的材料(如铸铁),加在切削深度,应大于硬皮层厚度。铣削有色金属时,切削用量可适当选大(但紫铜等切削用量不可大,易粘刀)。
      (2)精铣时,加工余量小,为了保证工件的表面光洁度,尽可能增加切削速度V,这时进给量F可适当减少。切削深度可根据加工余量和零件的技术要求而定。




      (3)高速铣削是采用硬质合金刀,在很高的转速下,利用铣削中产生的高温(600——1000),使工件加工表面软化,而又能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的一种高效加工方法。高速铣削时,应根据具体牌号来确定。




      [em00][em00][em00][em00][em00][em00]


      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哈。

      发表于 2003-3-26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5.3.1数控铣加工的工艺
      1、工件的安装与找正
      工件在铣床上铣削时,必须把它放在工作台上或夹具中,使工件占有正确的位置,这称作定位。工件定位时,作为根据的表面叫定位基准面。为了使工件在切削过程中保持已定好的位置,还需要将工件夹紧,工件从定位到夹紧的过程,称为安装。工件在安装之前,必须选好定位基准。所谓定位基准,就是工件在定位时作为根据的点线面。定位基准选择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率。定位基准确定后,根据工件的尺寸、形状和加工部位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安装方法,并且使工件在铣床中占有正确的位置,这就需要找正。
      工件在机床上安装,必须占有一定的位置,这个位置根据六点定位原理确定。
      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测量基准重合。尽量使各加工面采用同一基准。采用同一基准可以减少夹具设计和制造的工作量,降低工件的加工成本。作为精基准的表面应先加工。在选择粗基准时,若有表面不需要加工,则应选用其中与其它加工面有相对位置关系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若工件各表面都要加工,则应选用其中加工余量较少和公差较少的表面作为粗基准。所选用的定位基准必须定位、夹紧方便,加工时稳定、可靠。
      在机床上安装工件的基本方式:机床上安装工件可直接在工作台上,利用通用夹具、专门夹具和组合夹具、的安装方式。在单件或少量生产中,可采用直接在工作台上安装;单件或小批量生产时可用通用夹具,角铁、机用虎钳和V型铁来装夹;在大批量的生产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常根据具体工件的加工,设计专用夹具;给合夹具是由一套预先制好的标准元件组装而成的,可组装成所需要的各种形式,主要元件有基础件(如基础板)、支承件(如垫板支承铁、伸长板)、压紧件(压板、加强板等)、紧固件(如螺钉、螺母等)。
      安装工件时应注意的事项:在一般夹具上,在考虑工件、铣刀、机床和夹具各方面的情况后,确定安装工件的方法。初次使用的夹具应对其平行面、垂直面等定位面进行检验,看它是否正确。夹持工件时,夹具位置要正确。夹具底面有定位键时,应使定位键准确落入工作台T形槽内。若没有定位键,应先把它的安装位置找正。夹紧有色金属时,用力不可过猛,夹紧力不可太大,防止工件变形。铣削中,应使铣削力方向趋向于夹具的固定钳口方向,不应趋向活动钳口。安装长工件时,注意工件的正确位置,防止工作台走到尽头时工件还没有铣到所需长度。
      在工作台上安装虎钳时,要保证虎钳的正确位置。当虎钳底面没有定位键时,应用千分表找正固定钳口面。
      压板、螺母、螺栓选择应适当。压板的压紧点尽量和切削处接近。压板的压紧点和压板下面的支撑点相对应。压紧工件时,应轮流拧紧各螺母。不要把一个螺母完全拧紧后再拧另一个,避免压板跷起而工件压不紧。压板不应歪。压板间的距离和压板与工件的距离不应太远。
      找正: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工件在空间有了确定位置后,为了保证零件的几何形状和位置正确,必须使工件相对铣床和铣刀有一个正确的位置,这就需要找正。找正前,首先应了解被加工工件的加工形式、技术要求以及安装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然后确定找正方法和使用的工具,数控机床加工中,零件的装夹和找正更为重要。首先零件必须装夹可靠,决不允许加工过程中零件由于装夹不紧而松动。如果零件松动,轻则工件报废,重则机床损坏及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工件的找正方法:按印线找正工件,常用于尺寸较大、形状复杂或不规则的工作。在粗加工中,当工件表面允许划线时也常用到。找正基准线在工件上平面时,常在铣刀齿上抹上一小块黄油,并粘上一个大头针,使针尖对正印线然后移动工作台,如在印线上都能对正,工件则已找正。按工件基准面或线找正,对于矩形工件,常按基准面找正。当要求工件的找正基准面与工作台某一进给方向平行(或垂直)时,可利用机床工作台各面的关系、机床工作台各面与主轴的关系进行找正。在粗加工或工件各面相互位置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用划针盘或直角尺找正;在精加工或工件各方面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用千分表(百分表)找正,一般可在一个方向找正,另一个方向复核。
      发表于 2003-3-26 2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2、工序的划分
      (1)根据装夹定位划分工序:按零件结构特点,将加工部位分成若干部分,每次安排加工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每一部分可用典型刀具加工。如可将一个零件分成加工外型、内型、平面部分。加工外型时,用内型中的孔夹紧;加工内型时,用外型夹紧。
      (2)按所用的刀具划分工序:为了减少换刀次数,减少空行程时间,可以按刀具集中工序。在一次装夹中,用一把刀加工完所有的用该刀加工的部位,再换第二把刀。根据变形的因素,将各加工表面分粗加工或精加工。
      工序和工步顺序的安排,对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刀具数目有很大的影响。先进行重切削和粗加工,后进行精加工,以保证加工精度和提高生产率;接近加工位置的先加工,以缩短移动距离,减少空行程时间;在一次装夹定位中完成所有可能的加工。确定数控加工的工序后,还要确定每道工序的加工路线。加工路线是指数控加工中,刀具运动的轨迹和方向,指刀位点在加工中运动轨迹和方向。加工路线应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如铣削加昔采用顺铣和逆铣的表面光洁度不同,应使加工路线的数值计算简单,程序短,以减少工作量。减少空行程时间
      3、两种铣削方式
      一种是铣刀旋转方向和工件进给方向相反,称为逆铣。
      对铣刀有利,对工件光洁度不利且影响刀具耐用度。
      一种是铣刀旋转方向和工件进给方向相同,称为顺铣
      刀易钝,工件光洁度好尺寸精度保证性好。常采用的是顺铣。
      发表于 2003-3-26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2、工序的划分
      (1)根据装夹定位划分工序:按零件结构特点,将加工部位分成若干部分,每次安排加工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每一部分可用典型刀具加工。如可将一个零件分成加工外型、内型、平面部分。加工外型时,用内型中的孔夹紧;加工内型时,用外型夹紧。
      (2)按所用的刀具划分工序:为了减少换刀次数,减少空行程时间,可以按刀具集中工序。在一次装夹中,用一把刀加工完所有的用该刀加工的部位,再换第二把刀。根据变形的因素,将各加工表面分粗加工或精加工。
      工序和工步顺序的安排,对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刀具数目有很大的影响。先进行重切削和粗加工,后进行精加工,以保证加工精度和提高生产率;接近加工位置的先加工,以缩短移动距离,减少空行程时间;在一次装夹定位中完成所有可能的加工。确定数控加工的工序后,还要确定每道工序的加工路线。加工路线是指数控加工中,刀具运动的轨迹和方向,指刀位点在加工中运动轨迹和方向。加工路线应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如铣削加昔采用顺铣和逆铣的表面光洁度不同,应使加工路线的数值计算简单,程序短,以减少工作量。减少空行程时间
      3、两种铣削方式
      一种是铣刀旋转方向和工件进给方向相反,称为逆铣。
      对铣刀有利,对工件光洁度不利且影响刀具耐用度。
      一种是铣刀旋转方向和工件进给方向相同,称为顺铣
      刀易钝,工件光洁度好尺寸精度保证性好。常采用的是顺铣。
      发表于 2003-3-26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4、对刀点及其选择方法
      数控加工中要确定“对刀点”。就是用刀具加工零件时,刀具相对零件运动的起点,又称起刀点。也是程序的起点。对刀点可在零件上,也可在零件外,但必须与零件的定位基准有一定的坐标关系。对刀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直接在零件上或夹具上的某些表面对刀,对刀精度要求高时,对刀点应尽量选择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其选择的原则为:
      (1)为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刀具的起刀点应尽量选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
      (2)对刀点应选在对刀方便的位置,便于观测和检测。
      (3)对刀点的选择应便于坐标值的计算,对于已建立了绝对坐标系的数控机床,对刀点最好选在该坐标系的原点上,或在已知坐标值的点上。
      (4)在加工中心机床上,由于加工过程中要进行换刀,每次换刀所选择的换刀位置要在工件的外部,以免换刀时刀具与工件碰撞。
      (5)对刀时,应使对刀点与刀位点一致。
      发表于 2003-3-26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6、进、退刀
      (1)进刀方式:
      垂直进刀、强制进刀、圆弧进刀和直线进刀。
      (2)退刀方式:
      垂直退刀、强制退刀、圆弧退刀和直线退刀。
      (3)进、退刀方式:
      垂直进刀垂直退刀、直线进刀圆弧退刀、圆弧进刀直线退刀、圆弧进刀圆弧退刀、强制从中心进刀圆弧退刀、强制从中心进刀直线退刀、垂直进刀圆弧退刀。
      进退刀的方式对接刀部分的表面质量影响很大。应根据装夹情况,选择易下刀,能避免碰撞又保证表面质量的进、退刀方式。
      (4)退刀方式的选用
      数控铣床铣削立体零件,要用球头刀,采用“行切法”加工。所谓“行切”是指球头刀与零件轮廓的切点轨迹是一行一行的,而行间的距离(行距)是按零件加工精度要求来确定的。在数控机床上进行粗加工时,一般也是用平头铣刀,加工方式采用“行切”。以行切法进行数控加工时,确定走刀路线时,应根据情况进行区别。
      当曲面零件的边界是敞开的,没有其它表面限制时,为了计算、编程和加工方便,可以延伸到曲面边界,球头刀则从边界外加工起。
      当零件曲面的边界外有其它限制时,球头刀不能任意沿边界外加工起。
      铣削平面零件时,一般采用平头立铣刀的侧刃切削。这样在加工外形时,其切入和切出应考虑外延,以保证工件轮廓的平滑过渡。对精度要求高的零件,要避免法向切入零件轮廓,而应与零件轮廓的延长线接触,沿该曲线切向,切入零件轮廓,这样可避免切入处的划痕。
      切入和切出零件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在零件轮廓处、垂直零件面的方向下刀或抬刀,因为这样会在下刀或抬刀处有较大的划痕。
      铣削内槽封闭轮廓的切入和切出不允许外延。这时可沿零件轮廓的法线切入或切出,可能时其切入和切出点最好选在零件轮廓两几何元素的交点处。

      发表于 2003-3-26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些表数据,不过还是要根据机床的具体加工情况来看.还可以对加工速度进行修调嘛
      xyzxmb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3-5-15 1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3-6-5 0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JMTYH,你的QQ号是多少,我的是183334607。请加我哦。
      发表于 2003-8-28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3-8-28 2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3)高速铣削是采用硬质合金刀,在很高的转速下,利用铣削中产生的高温(600——1000),使工件加工表面软化,而又能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的一种高效加工方法。高速铣削时,应根据具体牌号来确定。

      铣削有色金属时,切削用量可适当选大(但紫铜等切削用量不可大,易粘刀)。

      呵呵,真是高明!写的人敢拿出来给人看,看得人也敢往外贴。要是再看下去,还不知道有什么笑话呢。
      发表于 2003-8-29 0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jmtyh在2003-3-26 21:53:13的发言:
      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1)粗铣时,为提高效率在保证铣有一定耐用度且刀具,夹具和机床强度足够的条件下切削用量的选择顺序是:先把切削深度T选大一些,其次选较大的进给量F,然后选适当的切削速度V。若加工余量小,切削深度不可能大时,可适当增加进给量F,当铣削表面有硬质的材料(如铸铁),加在切削深度,应大于硬皮层厚度。铣削有色金属时,切削用量可适当选大(但紫铜等切削用量不可大,易粘刀)。
      (2)精铣时,加工余量小,为了保证工件的表面光洁度,尽可能增加切削速度V,这时进给量F可适当减少。切削深度可根据加工余量和零件的技术要求而定。
      (3)高速铣削是采用硬质合金刀,在很高的转速下,利用铣削中产生的高温(600——1000),使工件加工表面软化,而又能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的一种高效加工方法。高速铣削时,应根据具体牌号来确定



      笑掉了我的下巴.不懂不要乱放.误人子弟
      发表于 2003-8-30 1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点也不懂啊
      发表于 2003-9-9 1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有个好的见意:大家可以参考CAXA中的CAPP工艺表样例,通过样例,你会学到一些有关于机加工参数基本知识。
      发表于 2003-9-11 0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呀,希望有经验的同行多多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7-12 19: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