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11838|回复: 74

      老帖新读系列(二)----[讨论]8字往复螺槽加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13 0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铣呀!用数控铣床。
      现在数控如此普及,还需要考虑别的方法吗?
      如果真有成本上的考虑或在没有数控铣床的条件下要制作。
      批量小,就在铣床上做一个夹具;批量大,做一台专用的靠模铣床。
      铣这样小的螺旋槽,一共40毫米的往返行程,一个弹簧拉紧的凸轮机构就解决了。
      用普通立铣和分度头做几件类似样品的事,我也做过。效率当然很低。方法也就不提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3 7:42:32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3-15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价格很低啊
      发表于 2004-3-16 06: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否请告知每批和总加工数量。
      如果有一定批量,2元/件就不低了。
      方便的话,可否告知螺旋槽截面形状。
      矩形?
      三角形?
      梯形?
      半圆形?
      还是这些形状的组合?
      当然,我还想知道槽的精度要求和光洁度。

      发表于 2004-3-16 0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8字螺纹轴——是不是做放松使的,能不能放张图,让我开开眼。
       楼主| 发表于 2004-3-16 1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渔线轮上的排线装置,矩形截面,保证往复移动平稳流畅,铅黄铜HPb59-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4-3-21 0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che-zp先生在本论坛上多处发过这个[求助][讨论]帖。
      下面是我对他在《企业与人才》〈技术交流〉所贴帖子的回应。

      che-zp先生很有趣,这个帖子反复发过多次了。
      这里是模具论坛。
      搞模具设计和制造的高手如云。讨论的切削加工手段也偏重在各种数控技术。
      而先生对这个工件加工手段的要求恐怕并非是他们所长。
      几天来,认真地讨论这个问题的,还只有我一个。
      但我在《机械加工》版块上讨论的帖子,似乎先生并未注意,以至已经沉底。
      在现在这个版块上,会有哪些高手参与讨论?

      che-zp先生太吝啬,我问了一箩筐的话,只回答一句。这不是个讨论的态度。
      看过che-zp先生的帖子,譬如“我生产小模数齿轮m0.11~0.6”以及其它。
      我突然有一感觉,这个零件che-zp先生恐怕早就在制造了。
      像这种小儿科的加工,对于che-zp先生绝对不会是问题。并非真要在论坛上“求助”。
      因此,我就不必班门弄斧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21 11:07:5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3-21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刚接到国外零件样品才求教的。有人讲不到一分鈡就能车一件
      发表于 2004-3-21 1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材质是铅黄铜HPb59-1,刀具好解决,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
      由于槽深不会大于1毫米,每次进刀量0.05毫米,那也最多只要20次。
      一次进刀,车床主轴转10转,切削一件工件200转。
      即使车床主轴转速600转/分,切削时间为20秒。加上辅助时间,不到一分鈡。
      制作这种零件,我想,首选加工手段,应该还是数控设备。
      用于制造IT产品的小型精密数控车床,近年从国外引进很多。可以全自动制作这种零件,单件加工时间最多几秒钟。虽然每台机床价格数十万,但绝对物有所值。引进小型精密数控车床的单位,是专门承接加工定单的。che-zp先生如果有单子,可以转手。
      要自己加工,也可以考虑制作一台专用设备。
      思路可以有两种。
      一种也走数控方式,用步进或伺服电机、滚珠丝杆,将车床主轴转动和拖板的移动联系起来。
      一种用传统机械方式,用凸轮控制拖板的移动。
      我想,由于切削量实在小,只要专用车床制造精度够,车床主轴转速应该达到3000转以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22 4:56:5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3-22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pyhcz先生教诲。外径Ø6 螺距6 深度0.8。请斑竹加分!!!
      发表于 2004-3-23 0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应该保持良好风气。
      技术问题讨论,发起者和参与者都应坦诚和认真。
      che-zp先生在论坛上非常活跃,是多方面的高手。
      这里只想请che-zp先生正面回答一句:您在论坛上多处贴出的这个[求援] 帖,这“求援”二字,
      是真是假?
      至于“加分”,也就免了。不管在虚拟社会还是现实社会,我这一辈子还从未把“名”和“利”当作一回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23 6:15:2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3-23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现在也只有老兄您关注此话题,也就只好多处撒网了,说不定没人帮助。
      [此贴子已经被名草于2005-7-23 20:30:23编辑过]

      发表于 2004-3-23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提出的三个方案,不知道有没有可采纳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3-23 1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money,打算用简易车床改造,又担心做不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23 19:46:07编辑过]

      发表于 2004-3-23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怎麽做,主轴转动和拖板的往复是必须联系的。
      所说简易车床,应该是仪表车床了。有装一个齿轮的部位吗。
      车刀呢。
      发表于 2004-3-23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车床装挂轮应该可以的
      发表于 2004-3-23 2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che-zp在2004-3-22 14:50:40的发言:
      感谢pyhcz先生教诲。外径Ø6 螺距6 深度0.8。请斑竹加分!!!


      我在机术交流版已给pyhcz兄加分了,望pyhcz兄常到机术交流版捧场.[em46][em46]
      发表于 2004-3-24 0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衰哥在2004-3-23 21:22:14的发言:
      车床装挂轮应该可以的

      这种细小工件用有挂轮的普通车床加工是不合适的。
      要改装,也最好是用弹簧卡头装卡工件,纵横进刀都用手扳的仪表车床。
      改装的地方也就是把纵向进刀通过机构和机床主轴联系起来。
      但我觉得难点还首先在刀具上。
      che-zp如果真是想搞但还没有搞好的话,我愿意继续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24 6:58:45编辑过]

      发表于 2004-3-24 0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衰哥在2004-3-23 21:25:40的发言:
      我在机术交流版已给pyhcz兄加分了,望pyhcz兄常到机术交流版捧场.[em46][em46]

      谢谢衰哥先生。
      我知道衰哥先生是泉州的一个老板。泉州可是我神往已久的地方啊。
      发表于 2004-3-24 0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pyhcz在2004-3-24 6:56:19的发言:
      [quote]以下是引用衰哥在2004-3-23 21:22:14的发言:
      车床装挂轮应该可以的

      这种细小工件用有挂轮的普通车床加工是不合适的。
      要改装,也最好是用弹簧卡头装卡工件,纵横进刀都用手扳的仪表车床。
      改装的地方也就是把纵向进刀通过机构和机床主轴联系起来。
      但我觉得难点还首先在刀具上。
      che-zp如果真是想搞但还没有搞好的话,我愿意继续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24 6:58:45编辑过]

      [/quote]

      pyhcz兄,高手也!
      仪表车床也可装挂轮啊,我任为纵向进刀可用手动,在进给方向安装靠模,就不必看刻度,从而提高产量.
      呵呵,个人观点,见笑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3-24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车刀形状确实是问题,至今三位模型还没做出来,换方向处过渡不好。
      国内几家厂家做得也不好,比日本差远了(但还是要抗日的)
      我公司是作测量仪表的,仪表车床都是电机皮带传动,弹簧卡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24 21:15:03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7-16 22: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