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2541|回复: 8

      现场管理处理方法之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3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花半里 于 2016-9-23 17:39 编辑

      问题:  我是电池组装小车间主管,我要怎么样才能管好车间,求指导:
      问题一、两条生产线,产能3.2万,共14人,现在要做4.5万。
      问题二、有3-5个员工不听话。
      问题三、我对管理经验不足,沟通不给力。


      答:
      1、测各工位的时间,测出产线的瓶颈工位,重新调整布拉,用提升拉线平衡率的方式来释放拉线最大的产能。
      2、做好每日产前的物料排查工作,确保拉线不会因缺物料模具而停线,让拉线整天处于高速的运转中。
      3、采纳每日激励,制定游戏规则和日目标,达到目标与否需在第二日的早会上激励,奖:现金或饮料,罚:上台向大家说明原因。
      4、制作人力需求表,追人事行政回复是否可以满足生产需求的时间。并定期更新和跟进。
      5、上班时间蹲在拉线上,帮助做的慢的员工并收集信息和数据,员工打成一片,对于不听话的员工要抓案例,在会议上批。严打!!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17: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半里 于 2016-9-23 17:39 编辑

      问题:各位老师,请教一下:我们成品打包的包装箱是根据mrp表上的需求跑的,按实际需求时间送达,但因为某些原因,有时成品完工会延迟,而包装箱却按原计划送达,时间一长,导致仓库爆满,如果是按需送的话又可能会延误,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管控?谢谢


      答:
      1、分析成品完工逾期的原因,找到特征,对于某些成品或者某些原因一定会逾期的,适当调整包装箱的交货期;
      2、把过程控制做好,包装箱的加工周期一般不会比成品周期长,所以,包装箱会有一个开始制作的时间,且离成品完工时间比较近。当快到这个开工时间时,也就大概可以预计成品是否会逾期,从而调整包装箱完工时间。这样,双方都不会增加仓储的负担。
      3、预留一块地方,专门为以上两种方式也没办法避免的包装箱库存准备,防止被动。但是这个地方是有限的,超过三分之二负荷时,需要预警,强制干预,可以采取惩罚措施。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17: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半里 于 2016-9-23 17:40 编辑

      问题:客户收到货的时候说少了配件,配件是包在大件里面的,所以没有发货凭证,但是查证过车间确实有记录将配件包在里面,这个问题一直使我们在吃暗亏,请问应该怎么解决?

      1.首先装货满后把照片拍好,然后封条其他都拍好。
      2.另外到客户提货时跟客户沟通拍照,开箱前和开箱后的照片。
      3.如果配件的重量误差不大,还可以称重的方法,出货时,和到达客户端的重量.
      4.公司内部配件在数量上的管理控制,记录出入库数量,入今日出货10箱,那么准备好包装10箱所需的配件就行了,包装完后对配件使用情况进行点检,有无多的,有无缺少的,用此方法防止多装少装配件。
      5.在包装作业指导书上列出该产品包装时候箱内的物品及各物品数量,包装人员一一按照作业指导书上核对,在封箱前最好安排品管或者其它人员再次确认,防止短装。根据以上改善以后看是否能避免此类事情发生。最重要帮客户解决问题吧,不是推卸责任时候。对于短装,不一定都是公司本身短装,但也不可避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当客户反馈这样的事情时,最重要帮客户解决问题吧,不是推卸责任时候也不是一味的反对说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17: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半里 于 2016-9-28 18:02 编辑

      想请教一下群内的专家,如何快速招到大量普工,目前招工太难了,招一个给300元,都找不到人。


      答:
      1, 找中介,中介会给你想办法的,不过钱会花的 多一点
      2,司给员工最大的福利是培训,同样的物质条件下,有些公司能招到人,有些招不到,不否认物质条件很重要,可是人招到了,怎么去留住员工,这就要靠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培训了,很简单,我留下来能学到什么,有无上升的机会。现在部分企业都说招不到人,没去想加法留人,有些公司今天招10个,明天走9个,有什么意义。能把员工留下来,何必考虑招聘难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17: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半里 于 2016-9-28 18:02 编辑

      问题:品质出货检验员发现品质异常,因为生产部说人员不足,不能及时返工,最后还是由品质人员返工,这样如何去解决。

      答:
      看看生产的最高长官和管理人员是不是真的没时间,如果这般人每天工作晚上都在9点以后,那品质人员帮忙返工也是可以的,但返工费用要算到生产成本里面(依厂内费用计算),如果不是上述的真的忙的情况,就要制订一个机制,生产返工产品,品质部或其他部门人员帮忙返工的生产失败成本依供应商的失败费用计算,你可以把生产部看成是一个合作的供应商来管理!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18: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半里 于 2016-9-28 18:02 编辑

      问题: 我是做生产现场的,最近质量和效率老板都不满意,请问我该怎样做?工人感觉待遇低了,老板觉得生产效率低了,待遇高了




      答:1,招工的问题,找技术学校的教导处和主管学生就业的校长,解决贫困生和特困生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普工难招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劳动部门和地方技术学校签订就业保障合同,承诺和提供员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安全保障。其次,为在厂员工营造舒适的生活氛围,简单的娱乐设施,招人,管人和留人
      2,是确实是亏损在营业?我们之前也面临过这种现状。之后在管理上及过程管控方法上做了一系列的重新洗牌后有改变!1.采购成本2.产销平衡3.扁平组织
      3,预计产能偏高,判定产能偏高的依据是什么?其实我们以前做生产,也觉得产能偏高,经常通知IE改标工。后来我们改变了激励方式,同时实施超产奖励和做够120%产能下班,都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下早班,加班费、超产奖励照拿。9000后员工的管理,要以引导为主,利益导向,正面激励,不能单纯的靠标准来制约。工厂的很多工作都是含技术性的,但是大多数的工站的瓶颈并不在技术,而在于作业人员是否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我们实施激励后,以前当班产能4000左右的,现在最高可做到8500。这就是差距。好的制度落地,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效率和良率都会有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18: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半里 于 2016-9-28 18:02 编辑

      问题: 我们是一家生产O型密封橡胶圈的中小型工厂,刚成立PMC部门,只设一个PMC专员,请问如何做好生产计划与物料管控?谢谢!



      答:生产计划的通过每天不停的排计划与产线与客户达成共识,及时点检生产的完成情况,计划就是不要怕烦,就是要滚动不能的查数据,配合现场的生产,计划最主要是要做好协调工作,每天对生产排的计划,对物料的点检,确保不断线,对各道生产进度的点检,计划就是整个生产的晴雨表,做好计划很不容易,需要刚性计划,对部门要严格的点检考核,做好奖罚,计划的生产管控就会轻松些!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18: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半里 于 2016-9-28 18:01 编辑

      求助大家:我们的设计员,要一个零件,一般情况下,他是直接画图然后按图定制加工,而不是先到市场上看看有没有可以选用的标准品,导致很多定制件,浪费工时、浪费成本、增加交付的风险。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设计的时候先找标准品呢?谢谢


      答:1,范开发流程,除了客人有特别要求的需要开模的另当别论,通常情况下还是共用件比较好,什么都自己开模对于管理及成本都是一种负担,请仔细整理规范公司开发流程一切将会迎刃而解。
      2, 成立一个"设计标准件项目組",即组织几个技术员和采购员一起为企业现在及将耒一段时间可能会用到的标准件去了解市场,并将型号、尺寸、材料、参考价等数据建立"标准件参考数据库",让今后技术员设计有一个参考!可设之一个技术标准化审核队。


      发表于 2016-9-23 20: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even008 于 2016-9-23 20:53 编辑

      问题:  我是电池组装小车间主管,我要怎么样才能管好车间,求指导:
      问题一、两条生产线,产能3.2万,共14人,现在要做4.5万。
      问题二、有3-5个员工不听话。
      问题三、我对管理经验不足,沟通不给力。计件:lol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7-1 17: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