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9826|回复: 18

      求电池钢壳求落料尺寸及计算公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6 13: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手里有个电池外壳,师傅们帮忙计算下落料所需要的尺寸及拉伸步骤,有计算公式的传授最好,谢谢大侠们,在线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7-6-6 13: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圆形拉深是最简单的,模具书里就有拉深章节,看看也都可以直接搞。
      论坛里对圆形零件的拉深帖子也不少,去搜搜看看先。

      自己不动手去学习,几年后还是一个问题求助一次。

      点评

      谢谢啦,因为没有系统的学习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6 13:54
      发表于 2017-6-6 15: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发表于 2017-6-6 15: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0.5的钢材(不锈钢)能拉到0.35吗???

      点评

      可以,电池钢变薄可以拉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6 17:29
      发表于 2017-6-6 20: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变薄的还真没有碰到过,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7-6-7 14: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变薄、变薄、变薄,多次变薄,带上卸料套,凹模用热套钨钢,模具带水冷,极压润滑油,带自动供油和油路过滤循环,凸模带刚性卸料,机械手传件,配自动清洗机……一说电池壳拉深,我脑子里立即想起这些东西,都快神经了。

      点评

      师傅对电池钢壳模具了够深入不,哪天教教我啊,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7 15:50
      发表于 2017-6-10 13: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多次拉深和机械手传递模的经验,你可以挑战一把。
      三次?四次拉加一次变薄还算比较有把握。第二次和第三次有导向圈就行了,第四次是有些薄,考虑其他方式定位,或者非全长导向圈。事实上,18650在生产时也只有前两步有导向圈,但那个是用了7次拉深。
      大概算了一下,料片直径86,第一次拉深凹模53,拉深系数0.61;第二次凹模42.5,拉深系数0.8;第三次凹模36.5,变薄0.02,拉深系数0.86;第四次凹模32.4,变薄0.03,拉深系数0.88;第五次凹模32.2,变薄0.1。不过我这个只是估算,不是很准确,你自己确认一下。我按无法兰挤切的方式算的,如果是旋切料片还要加大。自己算一下吧。
      其他的,把我上面说的东西都考虑到,应该能让你少走些弯路,其余的就看冲床稳定性、模具加工精度和现场调整的了。

      点评

      嗯嗯,谢谢指导,受教啦!我在想是否可以有复合模做扩口一部到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0 15:27
      发表于 2017-6-10 13: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变薄拉深的话还要考虑到从凹模卸件问题以及反向拉深问题,凹模卡件是经常的事
      发表于 2017-6-13 11: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扩口?哪儿有扩口?

      点评

      上口部32.40,中底部32.20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13 11:16
      发表于 2017-6-13 11: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晕,那个能用扩口扩啊?扩口能扩出壁厚加厚来吗?是变薄拉深最后一部分没变薄好不?最后一步留个9mm高度不拉入到凹模里不就行了?我的计算最后一步让你变薄0.1,就是为这个准备的。
      发表于 2017-9-22 21: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前面我说的那些你都了解多少?有足够经验的话挑战一下也是好事,但有个前提,就是我上面说的一定要让老板知道这东西的难度,并做好弄不出来的准备,不然你会吃苍蝇的,弄不好工作都要丢。
      发表于 2017-9-22 22: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现在拉深设计工资低,
      原来现在的人胆子这么肥啊!
      发表于 2017-9-24 11:26: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卸料板 发表于 2017-6-9 16:20
      这个,做没做过5次以上拉深?做没做过变薄拉深?做没做过机械手传递模?如果没做过或者单位没相应的人指 ...

      这东西拉伸件我做出来了就是椭圆度不好控制有什么好方法解决吗

      点评

      变薄拉深,变薄到一定程度,料厚方向的挤压应力远超过材料各项异性造成的应力差,圆度就好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23:25
      发表于 2017-9-24 11:32: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卸料板 发表于 2017-6-10 13:23
      朋多次拉深和机械手传递模的经验,你可以挑战一把。
      三次?四次拉加一次变薄还算比较有把握。第二次和第三 ...

      第五次拉伸变薄0.1受力不大吗?凹模不会刮模吗?

      点评

      0.1不算大,凹模必须红套硬质合金+TD。其他方式不是不行,但寿命受影响。有家瑞士企业对Cr12MoV的表面处理据说比TD还要好,我试过,但目前没打多少件,还没到预期寿命,所以暂时还无法判断是否有他们说的那么好。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7 23:28
      发表于 2017-10-12 23: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拉不好拉?
      发表于 2017-10-16 21: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第一站就变薄
      发表于 2017-12-4 15: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中国拉伸行业,顶起来!~
      发表于 2018-12-2 21:0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道可用两段拉伸
      发表于 2023-2-20 11: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卸料板老师解答,真的可以学到好多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8-17 01: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