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3603|回复: 10

      [求助] 如何系统性学习模具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8 09: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随缘2017 于 2018-2-8 09:18 编辑

      背景:我是做家电产品前期结构设计的,因为对塑料、五金这些加工成型不是很了解,所以很担心设计出来的产品做不出来。对加工不懂就去做结构设计感到很惭愧,希望各位前辈不要再打脸了。
      需求: 1.不知道是否可以通过书籍或者其他资料对塑料/五金等加工系统性学习,提升加工工艺的常识;
                     2.对塑料/五金等加工中常见的问题及对难以加工的塑料/五金等结构的模具常见的应对方法;
                     3.希望能够通过书籍或者其他资料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相关知识,希望各位前辈能够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18-2-8 13: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能够得到各位前辈的指点
      发表于 2018-2-9 12: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解决你的需求,就在本论坛搜搜
      发表于 2018-2-9 12: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就要多了解,产品设计不光是设计外形,还要考虑生产工艺
      发表于 2018-2-9 14: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模具作为一种特殊的机械产品,模具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机械行业,不能像其它机械行业&机械产品那样,所研发制造的机械产品生产出来零部件或机械产品本省仅靠设计人员的理论设计就能基本保证终所要达到的所需的功能和使用要求,也就是说,对于其它的大多数机械产品,如果加工过程能够完完全全全或尽可能到达设计的精度和要求,终的产品和当初的设计目的是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即完善的设计在加工条件的保证下就可以生产出完美的产品,同时,这类产品的设计理论依据经过几十年甚至在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上百年的不断研究与实际生产的互不发展下已经变得很成熟,很完善,很实用了,比如各种机床设备,动力设备等。

      模具产品则不一样,由于无论是注塑、压铸类的高温流动成型还是常温下冲压类的塑性成型,尽管长的也有几十年研究与应用历史,由于基础理论和数学模型很不完善,不准确,也有还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我们国内,大多数还是要靠现场调试经验来支持,来尽可能使模具产品做到完善,生产出来的达到用户用户要求,

      所以在设计阶段,大多数目前只能做的工作,在整个模具制造过程和质量体系环节保证种,只能充当“粗加工环节”!!欢迎关注微注塑微信公众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模具的好坏终要靠靠钳工手艺,不同厂家模具产品终的颠峰对决,可能就是模具钳工的一种技艺比武吧,而在这行里设计人员和前期的各序加工人员只能是给颠峰对决做配角。

      我不知道,我这没讲,广大的同行们是否认同,但是这的确是事实,再完美的模具设计,再好的图纸,再贵的设备,目前来说终都要模具钳工来讲前面几者的劳动与智慧体现出来,没有他们,我们的设计恐怕都是一堆废铁!!!

      另外,目前来说,我们再模具结构特别是比较复杂的机械结构(比如汽车模具中的各种斜楔连动机构)研究的力度好像还不够深入,也没有一些再国际上能领*的技术甚至是专利,先进、复杂的一些结构主要还是要参照国外的先例来进行设计,自主研发水平相对薄弱,反倒是钳工再装配、调试这些机构的水平可能比国外还要好些。

      如前所述,塑性成型理论和数学模形不完善,造成冲压工艺分析和制定在设计阶段不完善,需要钳工后期大量调试,这种问题一时半会可能尚无立杆见影解决方式,对于设计人员尚有可适当推脱责任的理由,但模具机械结构这块的水平不好,对于种“硬伤”,我们好像就有点难辞其疚了,当然,我觉的这也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比较高端的模具机械结构通常只会应用在比较复杂的零件和工序上,比如轿车的侧围外板、翼字板、发动机罩的压合等零件上,国内汽车厂商由于多为中外合资等原因,很难做到让国内模具企业制造这类产品的模具,全新车型的类似零件就更是聊聊无几,所以我们的实战机会很少,部分有实力的厂家可能在生产任务较少是,进行过练习性理论设计,终效果天知地知就是人不知!!

      其二,即便遇上这种难的机会,多数厂家可能都会搜肠寡杜,千放百计的去寻找外国原图,然后才能进行设计,终的机械结构,可能会有些改进和完善,变成有中国特色的模具产品,甚至可以出口到这些国家,但是终还是很难实实在在的打上“MADE IN CHINA"的烙印,外国的图,中国的钢,拼到一起心不慌,呵呵

      所以,我们的模具行业,无论从设计研发还是机械加工,都存在缺乏原创和自主技术的先天缺陷,仅有的先天优势可能就是老祖宗”铸鼎锻剑“的高超手艺演变出来的现在的模具钳工颠峰手艺,那天举行世界模具钳工大赛,我们的选手夺冠的呼声可能比阿扁下台的呼声还要高,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发表于 2018-2-9 15: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对。我也是做结构设计的。对于材料,模具,安规,表面处理,各种成型工艺都应有所了解。注塑,压铸,冲压等模具设计更应该深入的去熟悉。这些知识要慢慢的积累的,需要很长的时间。
      发表于 2018-2-9 15: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资源很丰富。可以多查查,一搜一堆资料,有很多资料内容是重复的,要善于去筛选资料。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各种视频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9-1 18: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