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手册》和教科书上给出的计算公式如下:
1、冲裁力
冲裁力: Fp=KLtτ (其中K一般取1.3)。
卸料力:F=K1 Fp
(卸料力系数K1一般取0.03---0.08)。
推料力:F=K2Fp
顶料力:F=K 3Fp
其中的卸料力系数K1、推料力系数K2和顶料力系数K3均可查表得。
2、弯曲力
V型自由弯曲力:file:///C:/DOCUME~1/CHENJU~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gif
U型自由弯曲力:file:///C:/DOCUME~1/CHENJU~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gif
K为安全系数,一般取1.3.
有压料和顶件结构的压料力和顶件力可以近似取自由弯曲力的30%---80%.
弯曲件压力机公称压力确定时,
file:///C:/DOCUME~1/CHENJU~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gif
3、卸料弹簧数=卸料力÷单个弹簧的荷重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
1、在连续模中,是否可以先分别按不同类型的力计算,然后再相加求得总的冲压力,进而就可以确定冲床的吨位呢?要不要结合料带的尺寸规格或者模座的尺寸再参考冲床工作台面尺寸来最终确定用多大吨位的冲床啊?
2、模具中的抽芽、两用销、顶料销和顶料块之类的弹簧力又如何计算?
3、卸料力按(0.03-0.08)Fp(冲裁力)计算的话,我发现计算所得结果过小,进而使得计算出来的卸料弹簧个数不对。
例如:模具(见图及附件DWG)用200T的冲床(冲裁力算得44333KG),使用46个φ30×80的茶色(TB)卸料弹簧(东发)。查到该类弹簧(50万回)的参数为:弹簧系数—22.5,压缩数14.4mm,荷重324kgf .按这样的话:46×324=14904kg,
14904÷200000=0.07452=7.45%,该值正好处在0.03-0.08之间,而14904÷44333=4.502=45%。
能否说明它的卸料力不是冲裁力乘以卸料系数,而是总冲压力乘以卸料系数。在实际生产中又是如何计算的呢?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