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4538|回复: 12

      [分享] 关于CNC的一些见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6 15: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CNC的一些见解:
         我时常对一些想学CNC的学徒说:CNC确实是需要一些实际经验的,但也并不是想像中那么难,那么不易理解.他们将信将疑的面容总是让我倾已所有把我的一些经验说与他们,人的悟性有高有低,这主要是不同的学识,不同的经历,更主要就是有没有用心造成的,我很想对一些已经置身于工厂的一些学徒说,学好是因为我们很用心,学不好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心,你天天旁徨也是一样,用心了,即或是一开始不对路,但日久功深,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我尽本人的一点见解,与同道中道行亦高亦低的读者诸尊切磋切磋.
      俺不才只为你路过这个帖子的时候,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顶一下.
           从机床来说,无疑就是机床本身的品牌和它的控制系统,机床品牌多种多样,经验再广,恐怕也未必都见识了,所以你就抓住控制系统这一块,如果你已懂了法兰科和三菱,基本上你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因为只要一上手,都大同小异.我干操作员的时候好几次那面试的老问我开过什么厂的机床,没开过就不要我.这就说明那招工的人不懂这一行.
           说到G代码和M代码这一块,好多书本总是把它讲得复杂,看得头都疼了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所以我就这样说吧,你只要用CNC干活,你的产品再复杂,结果也是直线和圆弧构成的,所以就心平气和地学好G1,G2 ,G3这几个,再如G0 G40 G41 G43 G49 G54 G55 G56 G57 G58 G59 G73 G80 G81 G83 G84 G90 G91 G98 M3 M5 M8 M9 M30.一个小同事有一天想在机床上手工编一个打孔的程式玩一玩,他一边看书一边编辑,很吃力.我告诉他不要拘泥于书上对每个指令后字符的位置,就是说G83可以这样编:G83 R2. Q2. Z-50. F150.;也可以这样编:G83 F150.Q2. Z-50. R2.后来他就快了好多.很久以前我去一个大厂面试,人家说是考一下我的基本知识,就问我G41加圆弧指令铣内圆和外圆并在刀具半径补偿里-0.02有什么区别,我锷然.后来进了那个厂后我又提到这个问题,他说主要区别就是铣外圆时圆铣小了,铣内圆时圆铣大了.我悄然失笑,原来不是我不懂,而是我没听懂他所问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我很早就研究过,我相信很多朋友在这个问题上也是似懂非懂,我在这里总结成一句话:“负数多切”。就是说你在刀补里的负数绝对值愈大,切的就愈多,切的多外圆就变小了,内圆就变大了,反之道理也是一样。所以我感觉这个面试我的老大他也只是处在死记规律的阶段。由这个问题又引伸到另一问题:就是说机床里的XY移动刚好和图纸上的相反。我听到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时已有了中等水平的经验,但我从一开始学就没听说过XY和图纸里相反,而我至少可以保证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一点含糊,因为我当机床里所有的运动都是主轴在运动,尽管主轴只能Z+和Z-,但我想象它也可以Y-,Y+,X-,X+.也就是说你不去看工作台的移动,只看主轴目前移到了哪里。另外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我在上面列主一些指令时为什么没有把G42列进去,这是一个刀具半径右补偿的命令,而我却一直很少用它。不用它是因为我只用G41,用G41就说明我只采用顺铣,不用逆铣。说到顺铣和逆铣,有的朋友又犯愁了,有时似乎懂了,过一段时间又搞不清了,所以我又总结成一句话:双眼跟随刀具进给的方向,工件要永远在你身体的右边,此为顺铣。
             说了这么一些,不知你们听懂了多少。
             说到CNC电脑编程,我也是一路爬爬滚滚,自学编程不容易啊。只看你有没有那个恒心,但也少不了几本好书,MASTERCAM我没见过几本好书,有学徒说9.0版的有机械工业出版的系统学习与实训(吴常德),X版的有三维绘图与加工自学手册,这些书我都看过,有一定可取的地方.但我觉得现在再去学9.0的已不合时宜,不如学X版的,X版的以10.2和10.3的为好,10.0的在选择对象时麻烦了一点,而且刀具路径的显示也没有后者便捷.有的朋友可能以为10.0以后的版本不能用键盘敲打命令了,这是不对的.它可以用,只要在用之前敲一下ALT键就可以了.另外就是串连对象,有的同事不停地重复选择命令,选一下命令选一下图素,感叹MCX好象还没有9.0的方便,其实你只要用右键选择命令再去串连就可以了.
              至于什么样的刀路是合理的,我认为只要效率不低,不伤刀具的刀路为最好.至于说加工时有一定抬刀,这不是关键,有人编程总是认为不抬刀一路铣下去就是好刀路,问题是有时不抬刀就会过切,就像前面一个坑你不跳过去就栽在坑里.抬刀之所以不被大众看好有时是因为抬了刀下一个动作就是进刀,进刀很容易伤刀,进刀虽然有诸如圆弧,螺旋,斜线,框外,但不是每个地方都有使用这些招法的空间.所以有时就只有一个法子,把下刀速度减缓再减缓,我最慢的都F30.,不要说这样太慢,如果损了一个刀,换刀再装上去,恐怕是得不偿失.有的操作员背地里跟我说哪个编程的程式烂得很,我就知道是因为伤刀,他们换一个刀首先要申领,要对刀,弄不了几下又烂了,人家也是吃五谷的凡人,叫他如何去消受.这些程式之所以不好用,有时就是下刀量的问题,这个问题我的意见就是不要超过0.5,效率可以用提高进给或者中精光的时候来弥补.我到一个厂去面试,人家问我D30R5.0的刀下刀量是多少,我说0.5,同时说有时还少一点,他就说这么少,这样只能喝西北风了.我就暗叹他为了不喝西北风就这么一个招法,可怜得很.
                好了一口气写到这儿,肚子也有一点饿了,先这样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3-8 08: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的心里话,为什么没人顶?第一次发贴这种待遇,心中冷得掉雪啊!
      发表于 2009-3-19 18: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样你干了四五年了,我来顶一下.
      发表于 2009-3-29 13: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人的经验不可多得啊,好想和你学习啊,我的QQ493853910
            新人刚学,
       楼主| 发表于 2009-4-3 22: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QQ是625902953,有空聊一下
      发表于 2011-3-28 15: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顶起来。。。。。有见地。。。。。
      发表于 2011-5-5 12: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原创愿意做个朋友
      发表于 2011-5-5 16: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后受益非线啊,非常感谢!我想认识你,这是我的邮箱hoyoo369@qq。com,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交流!
      我初来乍到,现在打算学masterCAM,跟一个私营加工店的老板学,他是一边做零件一边教人技术,有学徒交费报名了,我也准备去学了
      发表于 2011-5-5 16: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晕,怎么才8楼啊   我继续顶 支持
      发表于 2011-5-6 20: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之谈,不错,顶一下
      发表于 2011-10-31 14: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之谈,很实在,不错,顶一下
      发表于 2011-11-5 18: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学一招,谢谢楼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12 07: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