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1214|回复: 5

      [转帖]发展精品工艺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5 1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陆燕荪

        对于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我国机械工业该如何定位、如何寻找发展空间的问题,我们认为,在我国参加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要把握机遇、奋力创新,依靠工艺出精品的核心技术优势和企业应变能力,迎接入世新挑战。

      一、精品的认识

      1.精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定位

        在市场国际化环境下,用什么样的产品去参与竞争,才能迅速、稳定地占领市场呢?根据以 往的实践与今后发展的需要,只有用精品去参与竞争,用精品去占据市场,才能取得效益。究其原因,有两点:第一,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工业先进国家著名公司的生产营销规模日益扩大,网络技术的应用更使其产品渗透到了世界各地。而世贸组织推行贸易自由化和消除贸易壁垒的规则,又解除了对相对落后产品的保护。这些都使得我国产品将直接面对世界大公司的产品竞争。第二,消费者(用户)对产品的(品质、交货期与服务等)要求更高了,甚至有的非常挑剔,这就要求我们企业提供的产品必须具备更高的质量水平。

      2.什么是精品

        精品是人们对高质量产品的通俗概念。它包含两层含义,即适用性的质量和较高的可靠性, 这两点都是针对产品实物质量要求的。按照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J.M.朱兰博士的定义,“产品质量就是产品适用性”。使用需要就是适用性,是产品的性能、安全性、价格、交货期、服务和信誉等六个方面具体内容的综合体现。可靠性指产品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或者说是产品能保持其功能的时间。它包括产品精度稳定性、性能持久性和零部件耐用性等,是在使用中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产品的适用性、可靠性都是从用户“需要”提出来的要求,且应以满足用户“需要”的质量要求为标准。

      3.精品的条件

        一般认为,精品有两个必备条件:第一,精品一定是市场认可的产品,就是产品的适用性和 可靠性要由市场做出评价和认定。第二,精品必须是用户满意度高的产品。同时,作为一个商品的使用者,在选用商品时,还要考虑以下两个重要因素:

      (1)成本制约精品就是精益求精的产品。但这个“精”是没有止境的。一般来说,投入的工本越大,做出的产品就会越精、越好。但对工业产品来讲,精益求精则意味着成本的提高。因此,精品的质量要求是受成本制约的,相应地,精品的价格应是顾客能够接受的。

      (2)外形美观精品不单内在质量好,还要其外形美观、精致,这样才能体现出精心制作的功夫。面临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复杂局面,我们在理解精品时应该充分考虑该项内容。就数控机床来讲,国外著名厂家产品的钣金件严丝合缝、非常光洁,而我们的产品却要 靠打磨来掩盖表面缺陷。因此注重产品的工艺造型、表面质量、色彩涂装,增强对产品信赖和需求的愿望,使用户看着顺眼、用着顺心,自然也就扩大了产品的市场份额。这也就是靠工艺出精品,靠精品占市场,靠精品出效益的道理。

      二、工艺的概念

      1.工艺的概念

        国家标准GB/T4863-1985对工艺的定义: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不 同的国家对工艺有不同的命名。中国对工业制作技艺的总称传统上叫“工艺”,与苏联的命名相当。这是由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大量引进苏联的制造技术,工艺这个词便被广泛应用起来,沿用至今。英文的“工艺”与“技术”是同一个单词“TECHNOLOGY”,也可称“制造技术”。英、美等国的企业没有单设工艺部门,这并不是没有工艺部门,而是将工艺工作职能放在制造部。日本称工艺为“生产技术”,工艺工作职能设在生产技术部。(注:以上只是一个翻译习惯的问题。)我国普遍应用“工艺”这个规范的术语。

      2.工艺诀窍

        工艺是企业的Know—how,是企业的看家本领,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认为,企业间竞争 的实质是技术实力的竞争。评价一个企业的技术能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设计技术能力,掌握产品核心部件的设计技术;二是工艺技术能力,具有制造该产品的工艺基础;三是员工的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

        不少人认为引进产品可通过测绘进行仿制,但制作出的产品能与原产品完全一样吗?答案显而易见,这里一定存在差距,就像过去人们买电视机都愿意买原装品一样。这是因为重要的零部件是原产地生产的质量好,且国内装配工艺水平与国外相比有差距。20世纪80年代中期,天津市经委的一位领导曾悟出一个道理,为什么引进了这么多技术,做出来的产品还有差距?经分析发现是工艺上的差距。工艺Know—how就像一张纸,一捅破就都知道了,因为这是人家的看家本领。所以说制造工艺是企业参与竞争、谋求发展的核心技术竞争能力。

      3.工艺是企业生产的基本要素

        工艺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只要有生产,就得有工艺。这是因为:第一,在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中,都是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作业的。特别是现代化大工业的生产,工艺的基础作用尤为重要和明显。第二,工艺是组织、指挥生产的技术依据。依靠工艺工作的基础与纽带作用,使人、机、料、法、环、测等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有效地开展生产活动。第三,企业工艺先进性决定了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评价工艺的先进性,应该对工艺做技术与经济的全面、综合的评价,而不能单纯地考虑工艺的先进性与装备的自动化程度等等。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是企业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运用的程度,其评价标准是适合企业生产与发展的工艺能力。因此工艺的进步是企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和基本内涵。很难设想,一个实行现代化管理的企业,却沿用着落后的工艺。

      三、工艺是企业的核心技术

      1?要拥有自己的工艺核心技术

        精品的制造是由设计和工艺两方面技术工作完成的,缺一不可。但工艺技术却有其特点和难点:第一,产品是物质实体,可通过测绘、分析、试验等进行反求复制。而工艺是产品生产的物化方法和过程,隐含性强,许多是不能用反求法获取的。第二,产品可作展品,允许观摩、咨询。而工艺活动是生产现场,一般是多方进行保护的,不易让人特别是同业人员参观、拍照。第三,产品是商品,可以买卖。而工艺作为企业诀窍不予转让。第四,产品设计图样可为多厂使用,而工艺具有技术的双重性,一方面是通用、共性的,另一方面又是个性化强的技术。需因厂、因时制宜,各有特色,互有优势。因此,我认为:作为制造业,要拥有自己的工艺核心技术,要实行自主开发、主动创新,要保持工艺特色、增加工艺技术储备,使企业的精品战略立于不败之地。

      2.工艺作为核心技术必须系统、先进与适用

        工艺属生产要素和技术资源,总体上构成工艺布局,具体体现为工件生产的工艺路线。工艺 作为企业的核心技术与制造精品的手段,需注意并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工艺的系统性。首先,工艺是由人、机、料、法、环、测等六个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工程,通过系统配置、资源优化的二次开发、应用现有的科技成果、引进技术等物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行精品制造,应对市场竞争。其次,产品生产的工艺活动贯穿过程的始终。从毛坯、加工、表面处理、产品装配到成品包装、拆卸和修复等全过程的工艺环节,其间不论是关键的、难控的还是薄弱的,都可能成为技术核心或攻关环节。再者,对工艺任务来说,要强调工艺的硬件与软件、技术与管理、物与人等几项工作的集成与整合,以便系统配套、协调运作。

      (2)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机电企业的工艺基础较为薄弱,因此要按中央“十五”计划要求作到技术先进与适用的统一,使之适应国情、厂情,避免技术与经济的失衡。

      (3)工艺是生产的基础、企业的内功,对此企业需要系统考虑,综合实施。

      (4)入世后新工艺将不断涌入国内,要坚持滚动发展、不断创新,以新的精品工艺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3.工艺核心技术需要环境、条件的支持

        工业精品的生产工艺,从其研究、开发到应用完善的创新过程,需要一个有助于试验、发展 的特定环境,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要素条件和思想保证。在此我想通过回顾、分析,做进一步说明。

        大家都熟知,树脂砂铸造是20世纪80年代重点推广的新工艺。推行的厂点不少,水平不一 ,效果也不尽相同。但西北某大厂的铸钢树脂砂,技术配套,水平较高,经验全面,效果明显,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应用的典型。当时该厂正在健全工艺管理体系,抓工艺队伍建设,规范工艺文件,严格制度管理,建立工艺现场、文明生产秩序、推行定置管理与“5S”活动,这些工艺基础工作为该厂铸造新工艺的实验、开发营造了良好的气氛与工作环境,并结合技改为其提供了物质条件。依靠当时该厂作为行业的“工艺突破口”工作试点与工艺样板厂点的综合优势,发挥工艺核心作用,不仅有效地攻克树脂加入量、水分控制等技术难题,而且稳定地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成果,成为当时推广树脂砂新工艺的典型。1990年主管部门组织该项鉴定会上,与会专家们充分肯定了该新工艺的技术水平与工作经验,并特别指出了工艺作为核心技术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作用,即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赢得用户的重视与好评。

        类似这样的项目、厂点还不少,如南京的“一次涂装法”表面工艺、变压器行业的“6S清洁 化装配法”等,大家都可以回顾、思考、总结一下。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好的经验,沉着应对入世后的技术挑战。

      4.工艺核心技术得益于人才资源

        入世的技术挑战,也是人才的挑战。制作精品、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企业的广大工艺人 员和一线生产大军。这是因为所谓的工艺是应用科学、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总和,而工艺人员和一线生产大军的主体是生产劳动者,是工艺核心技术的创新人、实践者和主力军。大家熟悉的如一汽的于永来、李黄玺,二汽的王涛、北京一机床的魏刚等同志都是人存红心、技艺高超,是生产一线的杰出代表,发展工艺核心技术的带头人。他们和广大工艺人员一道,刻苦钻研、敬业奉献、为国争光,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同样,基于生产实践的劳动技能和宝贵经验是时间积累的财富。老工艺人员是企业工艺信息 化建设的信息源泉和知识专家建库的技术人才基础,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爱护。调动工艺人员的积极性是加强工艺工作的保证。

        入世后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和重要。有人才、有技术,企业才能创精品、出效益。

      四、实施精品工艺,关键在于观念和领导

        入世后,国外产品和技术会大量涌入,市场形势急剧变化。随着产品质量由符合性到适用性的转变、企业生产由推动作业到拉动作业的转变、新品开发由“串行”到“并行”的转变,企业各级领导的思想观念必须随之转变。

        首先,要学习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重视工艺作为生产力基本要素的能动作用。第二,要增强工艺意识,提高工艺出精品的思想认识,明确工艺具有企业核心技术的地位与作用,必须有核心技术,方能培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抓住机遇,依靠工艺,以精取胜,赢得挑战。第三,实施精品工艺,涉及资金、设备、材料与人力的投入,需要企业领导的决策、计划与组织实施等的支持,特别是企业领导需独具慧眼、精心培植、广为罗织精通工艺业务的人才,造就一支精锐的技术大军,披荆斩棘、抢险夺魁,在迎接入世挑战中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第四,工艺是项基础工作,是企业的内功,领导要有全面的规划,长远的目标。将企业的质量、批量生产、新品开发与生产准备、成本定额控制与可持续生产发展等,多方面目标对工艺的要求进行系统整合优化,实施综合治理,取得标本兼治、一举多得的效果。第五,贯彻中央“十五”纲要精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造传统工业,在企业信息化中,加强工艺信息化,重点抓好“工艺快速反应”,把ISO9000的贯标认证与“工艺突破口”基础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行精品工艺,采用绿色工艺,实现洁净生产。在入世后大环境的培育下,使工艺这一核心技术竞争力不断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得企业得利,行业受益,国力增强。本稿得到中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5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为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奋斗吧!</P>
      发表于 2004-10-25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同意!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6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区一体化
      发表于 2004-11-2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谁真正支持工艺技术的提高。在网上,国家,协会的数据库,简单的也没有,还要钱,,我不知道如何付,那里拿发票?我总是到米国等国去找。
      发表于 2004-11-2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艺是企业的核心技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7-13 03: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