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放正式内容,当然,只是节选,前言什么的对大家学习没用,那是为出书准备的。
一、导读本书共有四个有效章节,按由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分别为:基础篇、提高篇、高级篇和应用篇。其中基础篇和提高篇讲的是单冲模的设计方法,而高级篇重点讲述如何使用Solidworks设计连续模,应用篇则是以一个具体的产品为实例来讲述如何一步步地设计出一副完整的连续模具,并生成可用于模具加工的最终图纸。 基础篇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其内容是使用“自下而上”的方法,以现有模具为依据,设计一副结构类似、尺寸相近的单冲模。内容虽然简单,但其中也介绍了大量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很多方法和技巧在后面的连续模设计中也会大量使用。而且,对于很多模具加工企业和冲压企业来讲,在设计模具时,故意设计成结构类似、尺寸相近,不但可以节省大量设计时间,还可以使模具标准化、系列化,必要时也可以使用旧模具进行改造,对于降低生产成本也是非常有好处,因此,这部分内容无论对于后面内容的学习还是对于实际工作都是有一定臂助的,建议即使有相应基础和经验的读者也好好阅读。 提高篇也是针对单冲模的设计,但与基础篇不同的是:该篇是使用“自核心到外围”的方式,设计一副全新的模具,完全不依赖于现有模具。使用该方法,再结合高级篇中所讲的总体设计方面的内容,可以设计出结构和动作很复杂的模具,比如异形曲面拉深、侧冲等。可以说,使用该方法,绝大多数单冲模和复合模都可以设计出来,而且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各种校核比如闭合高度校核、干涉检查等。同样,本篇中许多方法和技巧也会在设计连续模时用到。 高级篇是本书的重点,解决的是对于绝大多数三维软件都很麻烦的事,就是如何将“自上而下”的设计方式在三维软件里实现。本篇中将会详细介绍如何从最终产品生成料带,再生成平面图、装配图,并完成模具的三维绘图,最终生成一副完整的模具。熟悉连续模设计的读者可能会说,这与使用AutoCAD设计连续模的过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而这正是本书的目的之一:让模具设计师们不必改变设计思路和过程就能平滑地将模具设计由传统的二维过渡到三维,变的,只是设计工具,而且不需要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熟悉设计工具。事实上,如果熟悉掌握了相应的技巧就会发现:这种设计反而更便捷更迅速,特别是在模具修改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过程并不需要借助其他如“LogoPress”或“3DQP”那样的插件,仅仅依靠Solidworks本身的功能来实现。 应用篇是针对高级篇的内容,以一个实际产品为例,从料片展开开始,一步步地完成排样、平面图、装配图,插入标准件,拆零件,生成一副完整的三维模具,再出用于加工的工程图,最终完成整副模具的设计。 内容看起来挺多,实际上,对于熟悉模具设计和Solidworks的工程师来讲,基本上在十几个小时的学习后,本书的主要内容就可以完全掌握,并可将其用于实际的设计中。而且在使用后会发现使用Solidworks设计模具更快捷方便,而且不易出错。比如模具进行更改,很多在AutoCAD里不得不进行的大量修改,在Solidworks里,只不过是改几个尺寸或命令的事,设计速度和准确性都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