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1917|回复: 14

      各位斑竹请进,有问题请教,196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论坛上下载了,Dynaform,VPG,FIMB这些软件都是干什么的,我是做连续模设计的,应该安装哪几种,现在软件太多,都不知道学哪个,1966斑竹好象是这方面的专家啊,能不能提供点一点来参考
       楼主| 发表于 2005-9-1 1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人回答我的问题啊
      发表于 2005-9-2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DYNAFORM是专业钣金成形过程模拟软件, 只要是钣金成形都可以模拟. 但主要针对拉延成形过程模拟, 单工序和多工序成形都可以.</P>
      <P>VPG主要是做汽车动态仿真方面的软件,例如汽车碰撞, 道路仿真等.</P>
      <P>FEMB也是ETA的产品, 只是一个有限元前后处理, 主要针对LS-DYNA. 现在已经淘汰了, FEMB 28是最后版本, 之后它合并到VPG 3.0中了.</P>
      <P>连续模还没有一个比较专业仿真软件, DYNAFORM可以做一部分拉延成形模拟.  如果是折弯成形它也不适合.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2 16: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哦,谢谢斑竹的意见,那我就只学习DYNA就可以了,我们是做拉深件的,所以可能会有用,但是我们的拉深件有和汽车的拉延件不一样,我们一般需要2~3次拉深才能成型,现在主要还是靠书上的东西和单冲模具的试制之后才能做连续模,看来连续模具的专业拉深软件还要再等等啊.</P>
      <P>    DYNA可以实现动态模拟成型过程吗,如果可以斑竹是不是发一些视频材料上来让我学习一下啊.</P>
      <P>    我的问题可能比较多,但是没有办法,老板给的压力太大,自己一定要有一点秘密武器啊</P>
      发表于 2005-9-2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你不要高兴的太早了, DYNAFORM 可能也不适合你的.</P>
      <P>目前板料成形模拟软件都是采用板壳单元, 这种板壳单元不适合模拟变薄拉深成形, 而且根本不能模拟.</P>
      <P>变薄拉深模拟要用三维体单元才可能, 但是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软件.</P>
      <P>如果你的多次拉深成形不是变薄拉深就可以用DYNAFORM, 如果是变薄拉深就不用考虑了.</P>
      发表于 2005-9-2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华中和美国UGS公司早就合作开发出了基于三维几何的级进模CAD/CAM系统,但不知为何却于拉伸这一块未能取得明显的成绩,新推出的分析软件FAS-TAMP虽然有些新意,但还未能提供全方面的汽车覆盖件及一些复杂工艺的解决方案,而老外的各大汽车公司大都已开发了专用汽车覆盖件模具CAD/CAM系统,却不对外销售。我想国内的一些大学如果和大企业能深度合作的话,这现象应该有所改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6 9:09:19编辑过]

      发表于 2005-9-4 0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1966有没有参与与UGS公司的合作项目呢
      发表于 2005-9-4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UN1969</I>在2005-9-2 22:58:32的发言:</B><BR>听说华中和美国UDS公司早就合作开发出了基于三维几何的级进模CAD/CAM系统,但不知为何却于拉伸这一块未能取得明显的成绩,新推出的分析软件FAS-TAMP虽然有些新意,但还未能提供全方面的汽车覆盖件及一些复杂工艺的解决方案,而老外的各大汽车公司大都已开发了专用汽车覆盖件模具CAD/CAM系统,却不对外销售。我想国内的一些大学如果和大企业能深度合作的话,这现象应该有所改观。</DIV>
      <P>主要是难呀,  国外的一些大的汽车公司的确已经开发了"专用汽车覆盖件模具CAD/CAM系统", 但是并不适合国内的具体情况,  除了过于专业之外,  很多基于知识的推理和系统完全不适合国内的情况,  拿来也没用.<BR>实际上国内模具企业采用设计和开发软件,  以及加工设备并不比国外差,   国外模具水平高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BR>1.  管理水平高,  这包括很多方面,  领导与决策,  项目管理,  成本管理等.<BR>2.  员工素质高, 这方面就不用说了.<BR></P>
      发表于 2005-9-4 1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UN1969</I>在2005-9-2 22:58:32的发言:</B><BR>听说华中和美国UDS公司早就合作开发出了基于三维几何的级进模CAD/CAM系统,但不知为何却于拉伸这一块未能取得明显的成绩,新推出的分析软件FAS-TAMP虽然有些新意,但还未能提供全方面的汽车覆盖件及一些复杂工艺的解决方案,而老外的各大汽车公司大都已开发了专用汽车覆盖件模具CAD/CAM系统,却不对外销售。我想国内的一些大学如果和大企业能深度合作的话,这现象应该有所改观。</DIV>
      <P>我们实验室也正在与一些模具公司做汽车覆盖件的工艺设计与模拟和三维模具设计模块,  难度不小呀.<BR>与国内的大企业还没有这样的合作,  主要是体制上的问题,  没有办法合作好.</P>
      发表于 2005-9-4 1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国外的公司也不好合作,  主要是版权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5 7:56:41编辑过]

      发表于 2005-9-5 0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们学校从华科大搞了一个DYNA软件 据说有点贵 不知道啥子用 </P>
       楼主| 发表于 2005-9-5 1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们现在的产品主要是变薄拉深的,按你这么说就没戏了啊,那还得用老方法.</P>
      <P>记得有一套法国的CAE模拟软件,见过他们的设计员用来模拟的,好象还可以知道那里变薄,变薄多少都可以用数据表示,就是没看见是什么软件.悲哀啊</P>
      发表于 2005-9-6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法国的板料成形模拟软件一定是PAM-STAMP 2G, 这个软件与DYNAFORM类似也不能模拟变薄拉深问题.</P>
      <P>因为变薄拉深与一般拉深成形不本质的区别.</P>
      发表于 2005-9-6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到何时才有我们国家自己的模拟软件.
      发表于 2005-9-6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哥如果有冲压成形模拟问题可以发给我, 用FASTAMP 给你分析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5 02: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