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11823|回复: 51

      3月份讨论专题2--冲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 00: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各种材质冲裁间隙的确定。如一般金属、特殊金属、非金属、异形材...。
      2、各种冲裁工艺间隙的确定。如落料、撕破、异形孔、异形面、高低面、修切、光洁冲裁、宽度小於一个板厚的冲裁、特殊冲裁...。
      3、冲裁凹凸模的设计。如模材配置、各种被冲裁材质对应的模材、模材与生产量的互动、凹凸模结构...。
      4、凹凸模固定法的设计。如与模板的配合、优缺点分析、特殊固定法...。
      5、压料对冲裁的影响。如高低差、位置差、形状差、外观...。
      6、屑料的处理。如浮屑、跳屑、粉屑...。
      7、其他冲裁相关的问题。
      发表于 2008-3-2 18: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楼主 的帖子

      我喜欢用加热变形凸凹模的办法固定凸凹模.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2 20: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0.1的不锈钢用单边0.005较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2 23: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凹凸模固定法的设计,很重要,最基本直接就利害到模具的维修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3 09: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废料的处理,也就是跳屎(跳屑、废料上移)我们的解决方法可参考如下:
           废料上移,是指在冲裁加工过程中,材料被剪断分离后,滞留在凹模内的材料随着凸模的上升一起被带出,接着又落在凹模表面的现象。在冲压加工生产时,如果发生废料上移现象,一方面会因操作者粗心而发生人身事故;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产品报废,模具损坏等重大的质量问题。所以,必须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预防废料上移。
      1废料上移的原因
        造成废料上移的根本原因在于“废料与凸模之间的吸附力>废料与凹模之间的磨擦力+废料重力”。特别是薄板小径冲裁,滞留在凹模内的材料与凹模之间摩擦力较小容易引起废料上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具体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过大时容易发生废料上移。
          (2)由于对凹模的直壁进行了抛光或高精度磨削,凹模直壁部分过于光滑,容易发生废料上移。
          (3)凹模的直壁过高,存储的废料过多,向下的摩擦力增大,容易发生废料上移。
          (4)废料下落不顺畅,碰到凹模刃口下面的其它零件,造成废料堵塞易于发生废料上移。
          (5)薄板冲裁时,冲裁废料的形状大而薄,紧紧吸附在冲头下面。
          (6)由于使用高粘度润滑油,因粘附力较大而产生粘附现象。
           (7)凹模研模后,刃口过于锋利。
          (8)卸料板的位置、功能不合适,与凸模周边的间隙不均匀。
          (9)在模具加工或冲压生产过程中,凸模上面产生磁性而产生吸附现象。
         (10)冲压生产过程中,凸模插入凹模的深度太浅。
         (11)凹模加工形状有误差,冲裁时,排出的废料尺寸比凹模孔直径尺寸小,容易发生废料上 移。
      2废料上移的应对措施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防止废料上移,通常的采取以下几种应对措施。
        2.1在凸模上采取改进措施
      (1)    材料很薄时,由于油的粘附力、磁性、真空等原因而极易吸附于凸模的底部,对凸模采取改进措施,以减少凸模与废料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凸模对废料的吸附。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应用图1所示的带突起型凸模、凹坑型凸模、加强筋型凸模等几种形 式。                                 

      (2)    弹销器顶料凸模,如图2所示。在凸模内加工阶孔,设置打料销及弹簧。冲裁时,板料的挤压将销压入凸模内。卸料时,打料销被弹簧顶出,将吸凸模上的废料顶落在凹模内部,不会产生废料上移。

      (3)带气孔凸模,如图3所示。在凸模中心加工一气孔,气孔与高压空气相连接,冲裁结束后,高压空气将废料吹落,吹出模具工作范围。

      (4)斜刃口凸模,如图4所示。将凸模刃口加工成料面,冲裁时,刃口一端先接触材料,随着凸模的深入将料切断,废料与凸模不易形成真空,防止废料上移。

        (5)批量生产时,凸模刃口因磨擦会产生磁性而吸附废料,所以要定期消磁。
      2.2在凹模上采取改进措施
      如图6、7所示。废料不易堵塞,便于落下,具有防止废料上移的效果。
      (1) 在凹模内侧壁,将2处以上的倾斜沟从中心开始向反方向加工,其深度大0.005mm—0.1 mm。在冲裁初期,冲裁废料会形成和凹模倾斜沟相对应的小突起。随着凸模进一步压入,突起部分会被凹模侧面压缩,摩擦力增大,从而防止废料上移。凹模形状如图6所示。  
            
      (2)模内侧壁深度方向2mm一3mm处设计成凸起,厚度大约0.01 mm,随着凸模进一步压人,废料在此处挤压,摩擦力增大,可防止废料上移。凹模形状如图7所示。
         
        (3)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冲孔,研磨凹模直壁时使用粗粒度砂轮,使凹模直壁部分的粗糙度不要太高,减少废料上移的可能;
        (4)由于废料与凹模刃口下部碰撞会产生毛刺堵塞,进而产生废料上移,所以凹模直壁下部需加以修光。
      (5)凹模的直壁部分太长,易于产生废料上移,所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可尽量减小凹模的深度。   
      2. 3其它改进措施   
        (1)易于产生废料上移时,使凸模插人凹模的深度应控制在3mm--5mm之间,堵塞的废料限于三片之内。
        (2)选择合理的冲裁间隙值,并加以修正。
        (3)批量生产时,因凸模和凹模的摩擦会产生磁性,应定期对刃口进行消磁处理。
        (4)以真空产生吸引、增加凹模刃口内面的表面粗糙度、对凹模切刃进行微小倒角,改变轮廓形状,减小冲裁间隙。
        (5)凹模下部的漏料部分应保持畅通,结构合理,保证废料能正常落下。
         以上的方法,仅供参考。各公司应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加工条件),选择最符合自己的方法,用最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 本帖最后由 cjczq 于 2008-3-3 09:2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4 14: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什么呀,只知道是冲模做出的

      这个是什么呀,只知道是冲模做出的
      高手指点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4 15: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楼 的帖子

      这个件让我做需要四步吧,落料,成型,冲孔,折弯。
      发表于 2008-3-5 18: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速冲压

      连续模高速冲压时,当导柱导套温度上升到多少会对模具有影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7 12: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做的是(自动送料)级进模具:1通常小一点的冲针是台阶式,预防冲针掉到凹模里.
                       2大一点的冲头(包括异形),根据退料力的大小和螺栓的强度,尽量用螺栓固定,以修模方便.
                       3对大一点复杂的模具,我们一般采用镶拼式,也便于快速修模.
                       4我们的模具一般材料用45#,退料板用Cr12,凸凹模用SKD11.献拙!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7 22: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楼主 的帖子

      关于跳屑,我通常叫做跳料.经过很多的方法的比较,我觉得子母冲的结构有比较好的效果!
      如果是冲比较小的圆孔,可以考量把导正端适当加大,以方便放顶料销,弹簧,锁止浮螺丝.
      0.6-1.0的Al建议放单边5%T的间隙
      1.2-1.5的Al建议放单边8%T的间隙
      如果是3.0mm的Al精冲,建议分两次冲切,第一次冲的时候留0.20MM的余量,冲裁间隙为0.02MM,第二次精冲的时候冲裁间隙0.01MM,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8 16: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细小废料防止堵料之技巧

      在下料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些很小的下料,如:∮0.4的圆孔废料。如何做垫块才会防止不会塞料造成刀口裂。本人多次试验发现:
        .垫块的落料孔小,如,0.4的冲头,垫块孔就做成0.44,当然这样的内孔一定要用研磨加工,保证内孔的光洁度以便顺畅落料,更不用说位置度的精度要求。
      同时垫块的外形尺寸不可与框 口放太大的间隙,建议单边放0.005。
         个中原因大家细细揣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8 16: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防跳屑时,我一般会把刀口形状做复杂点,第一步下料切边时会留少切0.05MM用来卡料
       至于其它方法
      1冲子装置退料顶针
      2冲子设置退脱排气孔
      3下模设真空抽退装置
      4设适当间隙及排屑角
      5.....等等.
      我们产品料厚大部分都系0.4 0.5 0.3H65铜\C5191  单隙全部都以0.5%T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9 12: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提的都是普通的做法

      如果冲0.40的圆孔,材质是SUS304-3/4H,成品是落散品,就不能装吸风,那如何防跳屑和堵料?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9 22: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冲孔压形复合模浮屑,跳屑的处理:在凸模上贴上弹性胶.此法适用于刃磨后凸模变短,但又不能下深时.因为有压形,下深会压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11 11: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楼主 的帖子

      冲 裁 间 隙
        
      一、 冲裁间隙的概念
          冲裁间隙指凸模刃口与凹模刃口之间的间隙。
                        
               ----冲裁间隙
               ----凹模刃口尺寸
               ——凸模刃口尺寸
        Z正常:上下微裂纹重合。
          有单边间隙与双边间隙之分。

      二、 冲裁间隙对冲压的影响
        1、 对断面质量的影响
      间隙        对断面质量的影响
      正常        上下裂纹重合,光亮带大,塌角、毛刺、锥度小,表面平整。
      过大        上下裂纹不重合,撕裂拉断,断面粗、光亮带小、塌角、刺锥度大。
      过小        上下裂纹不重合,发生二次剪切,形成第二光亮带,毛刺大。
      不均        间隙小的一边出现小质量断面特征,间隙大的一边出现大间隙断面质量特征。
        2、 间隙对尺寸精度的影响。
          由于弹性变形的存在,冲裁结束后出现弹性恢复,使尺寸与凸凹模刃口尺寸产生尺寸偏差,而弹性变形大小与冲裁间隙有直接的关系。
      间隙变化        冲 孔        落 料
      间隙增大        金属受向内拉程度增大弹性回复使工件尺寸增大(孔尺寸)        金属的拉伸度增大,弹性回复工件尺寸减小(下工件尺寸)。
      间隙变小        金属受压程度增大,孔尺寸减小        金属受内压程度增大,工件尺寸增大。
      3、 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
          冲裁间隙对冲裁力的影晌规律是间隙越小,变形区内压应力成分趟大,拉应力成分越小,材料变形抗力增加,冲裁力就越大。反之,间隙越大,变形区内拉应力成分就越大,变形抗力降低,冲裁力就小。间隙达材料厚的5%-20%时,冲裁力下降不明显。
          当单边间隙Z增大到材料厚度的15%-20%时,卸料力为0。

      4、 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
          由于工件与凸、凹模侧壁之间有磨擦的存在,间隙小,磨擦大,模具寿命短。冲裁过程中,凸模与被冲孔之闻,凹模与落料件之阀均有摩擦,而且闻隙越小,摩擦越严重。所以过小的间隙对模具寿命极为不利,而较大的间隙可使凸模与凹模的侧面与材料间的摩擦减小,井能减缓间隙不均匀的影响,从而提高模具的寿命。

      5、 合理间隙值的确定:
          间隙的选取要使冲裁达到较好的断面质量、较高的尺寸精度,较小的冲裁力,较高的模具寿命。
          合理间隙指一个范围值,最大合理间隙,最小合理间隙。间隙的确定是综合考虑上述各个因素的影响,选择一个适当的问隙范围作为合理间隙。其上限为最大合理闻隙,下限为最小合理间隙?即合理间隙指的是一个范围值。在其体设计模具时,根据工件和生产上的具体要求可按下列原则进行选取:
        (l)当工件的断面质量没有严格要求时,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减小冲裁力,可以选择较大间隙值。
        (2)当工件断面质量及制造公差要求较高时应选择较小间隙值。
        (3)计算冲裁模刃日尺寸时,考虑到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会使刃日间隙增大,应当按Zmin值来计算。
          确定合理间隙的方法:计算法、经验法、查表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11 11: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楼主 的帖子

      冲压的材料材料特性
        
      一、冲裁时材料分离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弹性变形阶段:冲头刚接触板料的初始阶段,发生弹性变形。
          <2>塑料变形阶段:冲头下行压力增大,发生塑变直到出现微裂纹。
          <3>断裂分离阶段:冲头继续下行,压力增大,微裂纹扩展。重合、断裂、冲裁力逐渐下降。
        弹性变形阶段:冲裁力逐渐升高。
        塑性变形阶段:冲裁力达到峰值。
      阶段        特 点        断面特征
      第一阶段            板料在凸模压力作用下.首先产生弹性压缩、拉伸等变形,此时凸模略微挤入板料内,板料的另一面也略微挤入凹模刃口内,凸模端部下面的材料略有弯曲,凹模刃日上面的材料开始上翘,间隙越大,弯曲和上翘越严重,板料在凸、凹模刃口处形成初始塌角,这时材料内部应力尚未超过弹性极限,当外力去掉后材料能恢复原状。此阶段称为弹性变形阶段。         
      初始塌角
      永久性塌角
      第二阶段            塑性变形、外力作用超出材料的强度极限,产生断裂纹。当凸模继续压入,压力增加,材料内部的应力也随之加大,在材料内的应力达到屈服极限时便开始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随着凸模挤入材料的深度逐渐增加,材料的塑性变形程度也逐渐增大。由于刃日处间隙的存在,材料内部的拉应力及弯矩也都增大,使变形区材料硬化加剧,直到刃口附近的材料由于拉应力及应力集中的作用开始出现微裂纹,此时,冲裁变形力也达到最大值。微裂纹的出现说明材料开始破坏,塑性变形阶段也告结束。         
      产生与板料垂直的光亮带及初始毛刺。
      第三阶段            断裂分离阶段微裂纹不断向材料内扩展延伸,重合,材料断裂分离。凸模继续下降,已产生的上、下微裂纹不断扩大并向材料内部延伸,当上、下裂纹相遇重合时,断开始分离产生粗糙的断裂带,当凸模再往下降,将冲落部分挤出凹模洞口,至此,凸模回升完成整个冲裁过程。         
      产生粗糙而带有锥度的断裂带毛刺初拉长。

      二、 普通冲裁件的断面特征:
          <1>塌角带 由主单性变形阶段产生初始塌角,带动边塑性变形阶段。
          <2>光亮带 产生于塑性变形阶段,断面较光洁平整,是质量最佳的一段。
          <3>断裂带 撕裂造成的,表面粗糙而无光泽,并带有锥度。
          <4>毛刺区 产生微裂时便产生毛刺。

      三、 特征与材料(板料材料)塑性的关系:
          断面质量受冲裁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如:刃口间隙,刃口形状,锋利程度,冲裁力、润滑条件,板料质量(表面质量),板料种类(性能)。
          冲压生产要求冲裁件有较大的光亮带,尺量减少断裂带区域的宽度。
          材料塑性愈好,光亮带愈大,断裂带愈小,同时,圆角毛刺亦增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13 18: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5楼的问题,把冲头加长并磨大一点斜角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13 22: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发表点关于冲裁中出现毛刺的问题

      我是做模修的。也发表一点点看法。
      在级进冲裁中,会遇到条料带出现毛刺和毛边的问题,
      我认为原因有  1 凸凹模 刀口磨损,或者刀口崩角,
                 2 模具间隙过大(研修刀口后感觉效果不明显)或间隙不合理,上下偏移或松动,
                 3模具上下错位
      解决方法:1研修刀口;
                            2 控制凸凹模加工精度或调整冲裁间隙
                 3更换导向件或重新组模

      可能不完整,希望大家补充和指正。谢谢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15 10: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冲圆孔,防止跳料可以把孔分两次线割,这样合起来的孔肯定不会那么准,所以有吸附力,还可以在下面刮点披锋,刀口不能太利,太钝都不可以,要适当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15 14: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補充21樓說法~
      圓孔入子分割為左右兩片後因線割間隙可使圓孔廢料被緊緊包圍.防止跳削,
      如果還是會跳有兩方式可改善
      1.在分割入子上點焊一小點使其廢料卡住
      2.也可在圓沖上動手腳,將圓沖研磨異型沖壓時使廢料變形即可防止跳削.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7-21 09: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