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6615|回复: 39

      [求助] 救救我吧!就这模具,我把公司给弄倒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8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司最近一段时间没事做整个模具房和注塑部处于半开工状态,老板好不容易接到一笔单(十来套塑料包角)
      需说产品简单叫不起单价,但客户的订单大,每套模具年产量要一个亿,这样算来老板还是可以挺过这个经济寒冬,可事与愿违,公司就因为这笔单就走向了倒闭的边缘。

      其原因如下:客户要求每套模具年产量要一个亿的产品(材料为pp与pe混合物,重量不能超过4g),我们后来分析就是要每模出64个产品,每模周期为20秒,而且还要自动剪水口,况且机台也最大只有150吨(模具最大只能到450宽,600左右长),老板心急当时只是大概问了一下我就把合同签下了,等我们把实验模做出来发现产品顶不出来时,老板气得差点晕过去了,(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案了)我知我自己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还请各路大侠出手相救,救救我和老板吧,小弟我先谢过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28 00: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照图片来看
      如果是三支圆顶针,顶出必然有问题
      顶针落的根本不是产品受力点
      应要在产品最低处加方顶针
      如果加工有问题
      就要考虑模芯顶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28 01: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出不平衡,如果加顶块,模具结构又。。。
      现在还能够加顶针么?
      发表于 2009-5-28 08: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拔模斜度吗?最好型腔用慢走丝切割加拔模斜度.在底部R0.5处加顶针.

      [ 本帖最后由 yajin_zhang 于 2009-5-28 08:08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28 08: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好的题目.顶起来讨论
      发表于 2009-5-28 10: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这么严重吗?  大伙给出出主意
      发表于 2009-5-28 10: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高手,就请帮下这位仁兄啦。
      发表于 2009-5-28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不该这样分型把
      整体插静模很轻松出产品吧

      原模具底部就加2个扁顶吧

      [ 本帖最后由 jonahoo 于 2009-5-28 11:06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28 1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试下内转角那里线割做成镶件,开模的同时抽出那镶件。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28 15: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產品出在前模比較好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22: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模具结构解析

      正因为模具的产量大,一上机就不能停,所以模具也不能出什么问题,我现在把模具设计成四个后呵,而且每个

      都是有转水口控制的,这样我无论那块后呵出问题就把备用后呵换上就OK而不会太影响生产。

      另后呵与承板我设计成反刹,这样我能平衡部分注塑压力,以及方便加工和后期维修等。

      顶出我暂定为两支方顶加一支圆顶(方顶出0.5的胶位),不知道行不行,三支圆顶试过了-失败

      后呵的抛光我是用纱纸穿过去的,从实验失败的产品看来,外观还是可以的。


      另外有朋友建议做前后模对插解决问题,但这样一来不但模具成本会高好多,而且产量也会下降几倍(因模具排

      不下)

      [ 本帖最后由 penghuahui 于 2009-5-28 22:0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28 22: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品分模不难,个人认为胶位出在前模,主要是顶出问题,单量大的模具,我建议用推板加顶针出模,中间镶一块,在生产过程中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模具成本高一点而己.如果用顶针,或是扁针的话,由于生产过程中,模具过热,要不断这些配件是不可能的.运水要设计好噢.模具结构虽重要,运水与流道,顶出结构也很重要噢,模具不是分模面设计好了,就是一个好模具.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28 22: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提供的信息看产品实际很小,模具结构不是难点,我觉得1付模具同时生产64件产品,从注塑平衡考虑,有点难度。如果对产品质量要求很高,我认为分成4付模具,这样风险都会降低很多。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28 23: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1.正式生产模具是否有做好,如果没有做的画,可以改结构为:公模镶件(占产品大部分面积)先顶出或者后退,然后第二次顶出再用3个圆顶针,绝对可以,结构比较安全保险,加工方便.

      2.直接改为圆顶针和2个扁顶针估计是不行的,因为埋在公模里的胶位太深,产品顶出时容易拉伤,变形,顶白,顶穿.

      3.如果要大批量生产,做到32穴就可以了,实在不行,建议做热流道,增加模具强度和定位,想上图那样做是肯定不行的,还不如B板直接做模仁,在模仁线割镶件,不要太在乎模具成本.

      4.模具如果没有做,把产品图传上来,要求详细说明一下,俺帮你做一下模具结构. 大批量生产模具和多穴模跟普通模具有一定得区别.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29 00:3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减少出模数量太多很难啤饱
      看你的排位未满就走披风
      量太做硬模
      你的做法都可以
      用四扁顶针位置在骨底
      其余3支唔要
      更换方式维修好听唔好洗
      长期生产要花点本的做多几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29 14: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1,最好是做2套模具,不要出那摩多产品,也便于有问题时维修,不至于停产。
      2,就是改为你说的出模方法也不行,因为太深了,一旦粘模耗在注塑机上的时间,肯定很多,烧不出来的可能性很大, 那样量产就,麻烦了!
      3.建议做热流道的,或者热嘴都好很多,减少注胶时间。
      4,最好是型腔在前模,插后模!不该的话,不管你是后模线割斜度也好,都很麻烦,加上,模具拖花后,省模都很麻烦!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14: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帮忙做模具结构

      产品图我已放在一楼
      模具要求  1:材料为pp与pe混合物,重量不能超过4g
      2:机台为150吨(模具最大只能到450宽,600左右长)
      3:客户要求每套模具年产量要一个亿的产品(每模出30到60个以上的产品,每模周期为20秒以内,而且还要自动剪水口)
      4:模具要设计成方便加工和后期维修等(也就是其中那个模穴出问题,不能影响另外的生产,最好设计成互换镶件)
      5:产品无外观要求,变形也无所谓,但冷却要设计好。
      发表于 2009-5-29 15: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做两套备用嘛
      发表于 2009-5-29 15: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剛意14樓的做法
      发表于 2009-5-29 18: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1. 进胶点在两个产品的中间.最好用热流道,如果不行则要减少模穴数,流道需做平衡.
      2. 产品排位如图所示比较节省空间,配合2次顶出比较合理.
      3. 推板的水路横排和竖排的深度是错位的,公模的镶件也要做螺旋循环水路,成型周期尽

      量控制在16s以下,如果采用瞬间冷却装置,冷却时间可以控制在3-6S,如果产品外观和尺寸不重要,可以接冷冻水试试.
      4. 2次顶出采用纯机械式的比较利于大批量生产.
      5. 推板和公模镶件的材质不要用一样的(不容易磨损). 材料需要热处理
      6. 产品顶出后用吸盘拿出,因为2次顶出在重复顶出时不利于模具寿命.
      7. 推板和承板需装配在一起线割,公模镶件和推板加工时注意配合公差.

      8. 产品的筋位如果可以修改,也可以做成如图二所示.
      9. 如有更合理的方法,希望大家指正,谢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7-20 2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