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CNC编程人员进来讨论一下各自的看法:
1、
对机械切屑常识的理解,刀具、机床在加工过程中会存在偏差,建议工件加工出来后测量,最好是编程人员能把一台机器的偏差在测量过程中计算出来,在编程时补尝进去(不同的刀长偏差不一样)。如最常见的模具光框,镶件和模框的配合,如果知道了加工出来后的公差,在编程时注意,一般情况是不超过3次配合就能达到钳工的要求(模框深度在60mm以内)。碰穿、分型面等都一样可以做到。
2、
编程人员其实就是一位加工工艺工程师,他所写的刀路决定了零件的质量及效率。在写刀路时首先不能想如何减少编程的工作,而是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有时可能是不想太烦琐,一把刀能走到底,不管工效怎样,这其实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因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同的加工工艺所用的时候不同,质量也不同。那就会总结不同工艺的优劣点,从中学到知识。
3、
对模具结构的理解程度决定了编程人员的高度,当对模具结构很了解,那就知道了钳工所想要的零件,能做出高质量的零件出来。就如一分型面,哪处是封胶处,哪里可以避空,这都会影响到钳工的合模时间。用不同的程序去加工,可能在编程时会多了几十分钟,但给钳工节省的时间可能就是几小时或几天的时间。
4、
懂得多工艺之间的联系,如火花机、线切割、车床等等。只有为下道工序着想,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