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楼主: 卸料板

      [原创] 使用Solidworks设计冷冲压模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 15: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感觉不用插件,展开排料带会好慢哦?LOGOPRESS3用上你会事半功倍的:lo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9-1 17: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顶顶~~~~~~~~~~~~~~~~~
       楼主| 发表于 2016-9-1 18: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没田的农民:
      我一直没找到在SW2015上可用的LOGO,总是破解不了,你给推荐一个?或者教教我怎么破解……别告诉我你用正版。弯曲件LOGO的排样确实不错,不过你排下拉深试试。:lol再想想卷圆、侧冲、旋切、单工位的曲面成型……这类工艺,LOGO能直接做吗?但直接用SW都不是难事。

      点评

      拉伸就更简单了,加我QQ我发一个破解的挂2015上的给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 17:28
      SP0.7x64?好,我试试,我现在装的是XP0X64,就是破解不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 10:56
      logopress3破解很容易,像你要挂在SW2015的话你下个logopress3.2015sP.07x64的就好了,当你装上这个以后,可以减少一半的时间去设计一套模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 22:01
      发表于 2016-9-1 22: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在LOGO下画模具.纯粹SW的话真不知怎么画,简单的搭搭还好。复杂的就不知道了。期待楼主后续
      我也学习下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10: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只能请大家不要着急,一方面,现在发的内容涉及很多提高效率的技巧,会了对设计模具很有用处,另一方面,现在手里活都太急,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发。关键是,设计连续模的部分才刚动笔,一时半会儿肯定完不了。
      发表于 2016-9-2 10: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现在不需要亲自设计画图,但也想跟着大师们学学软件:lol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11: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终于装上了,好用!!!
      问个问题,孔表模板怎么修改?只能用另存的方式吗?其实我想改的主要是标注样式,那个沉孔和深度的表示方法很多人看不懂:L
       楼主| 发表于 2016-9-2 11: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陆工:
      您才是大师,跟您比,我只能算是学徒。
      发表于 2016-9-2 12: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发表于 2016-9-2 17: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子版主应该要置顶才行!:lol
      发表于 2016-9-2 19: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哇  好丰富的内容  谢谢楼主了
      发表于 2016-9-2 22: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模具三维软件用UG还是SW??

      点评

      用熟练了,那个都可以,塑胶模的基本用UG。 本人UG也用过一段时间,由于是盗版被UG公司发现了,后来禁用,UG强大的同步建模功能是我最喜欢的,但是转工程图太不爽了。SW就不一样,很简易,人性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3 16:52
       楼主| 发表于 2016-9-3 11: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问题我无法回答,因为不会用UG。无法全面比较其优缺点。
      不过周围朋友的观点:UG在做曲面方面非常强大,这是SW无法比拟的。因为达索对软件的定位就是sw属于中低端,高端玩曲面的是CATIA,先天不足决定了SW曲面功能比UG差得不是一点两点。加工中心编程也是UG占优。UG还有冲模模块,设计起来可能比SW方便。但是,玩UG的朋友最头痛的就是出工程图,UG的工程图跟中国正常的工程图差别太大,主要是在标注方面。没办法,这些人都是出投影图,不标注,转成DWG到AUTOCAD里标注。如果只是设计还好,一旦要改图,麻烦就大了:要么在CAD里修改,UG不改,这样工程图和三维就对不上了,无法在三维里重新校核;要么UG改,再转工程图,再到AUTOCAD里全部重新标注……修改时间变得很长。这个问题在SW里不存在,因为SW的工程图非常符合GB标准,设置好的话,做出来的工程图如果打印出来,完全看不出与AUTOCAD有什么区别。所以SW改模就直接改三维,工程图自动变更,非常方便也非常快。特别是改刃口之类,如果按我后面要讲的设计方法进行设计,改下料带,凸模、凹模、卸料板、固定板相关的部分全都自动更改,工程图也自动改。也就是说改一项,全都跟着变更,剩下就是打开工程图再保存一下就完了,最多再转存一次dwg。

      可问题是:咱们做冲压模具的,带曲面的模具比例非常小,绝大多数还是普通的平面,拿着工程图就能加工那种,工程图才是最终加工需要的东西,而且设计过模具的都知道,哪副模具不改个几次,很难达到理想效果,一次性成功的模具相对较少。从这个角度,我觉得SW更适合做普通冲模。
      另外,SW也不是没有曲面功能,一些简单点的不需要对曲面进行复杂修改的还是能应付得来。SW本身虽没冲模模块,但LOGOPRESS、3DQP之类插件也能让设计事半功倍。加上我这个帖子介绍的方式方法,SW设计模具也是很方便很高效,所以个人觉得SW更适合做普通冲模。

      点评

      UG和SW我都会,个人觉得SW更有潜力一些,而且SW这两年的曲面精度提高了不少,外带的曲面插件功能和精度已经超越UG了,我用UG也有几年了,感觉UG更多的偏向于供应链的整合,这个方向绝对是对的,可是我们现在的基础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7 10:25
       楼主| 发表于 2016-9-3 11: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卸料板 于 2016-9-3 11:52 编辑

      再发一些。

      小技巧4,关于“转换实体引用”:本例的型腔是圆形,使用转换实体引用似乎并不是非常必要,画个圆再标上相同的直径也能实现,但如果型腔尺寸发生了改变,那就要再次更改所画的圆的直径,而转换实体引用画出的草图会根据型腔尺寸自动变化,不必进行重复的工作。而且,如果该型腔是异形或复杂形状,可以右击其边线的一部分,在弹出菜单中选择“选择环”或“选择边线”,Solidworks会自动选中整个闭合边线,再通过转换实体引用功能,就可以将复杂的草图一次性作出,非常方便,更改时也会自动更改,不但效率高,而且不易出错,参见图2-1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9-3 11: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技巧5:关于“指定开始条件”选项,该选项除了“拉深切除”功能有以外,在“拉深凸台/基体”功能中也存在,这就使模具在设计的方法变得更为灵活,比如可以省掉某些基准面,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功能将来在对模具进行校核时特别有用,而一般的Solidworks使用者并没意识到这一点,后面的提高篇在讲述模具校核部分将详细说明该功能的用法。相类似的还有“指定结束条件”,这一功能将在绘制复杂曲面的成型模具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篇的下一实例中将会详细讲述。

       楼主| 发表于 2016-9-3 11: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画出四个螺钉沉孔,该特征可使用“异形孔向导”功能生成。在沉孔所在面任意点击一点(注意最好不要点到坐标原点或其他已存在的点上,那样Solidworks会自动建立与该点的重合关系,但有时还会故意这么做,在设计连续模时将详细讲述),点击“特征”工具栏中的“异形孔向导”按钮,弹出如图2-14所示对话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9-3 11:5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孔类型中选择“柱形沉头孔”,标准选择“AnsiMetric”,类型选择“六角螺栓”,孔规格中指定相关尺寸,注意,Solidworks默认的孔尺寸与国标相差很大,必须点选“显示自定义大小”来更改,终止条件选择“完全贯穿”。然后点击“位置”选项卡,设定该沉头孔的精确位置并通过镜向方式添加其余三个孔的位置点,如图2-15所示。确认后,4个螺栓沉孔将自动生成,最终图形如图2-16所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9-3 11: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技巧6:关于“异形孔向导”:“异形孔向导”功能比较强大,可通过该功能绘制各种沉头孔、螺纹孔,而且便于更改。比如原来固定板上存在沉头孔而垫板上存在对应的螺纹孔,现在要改为在垫板上沉孔而在固定板上攻螺纹,只需要分别在异形孔向导里更改一下孔类型,孔就自动更改完成。而且异形孔向导可一次生成多个相同规格的孔,这在连续模设计时尤其有用,具体方式将在高级篇的连续模设计中详细讲述。
      小技巧7:关于对称尺寸的标注:图2-15中,四个沉头孔的位置是互相关于X、Y轴对称的,如果想在只画出一个孔的情况下直接标注该孔的对称尺寸,可使用如下方式:先画出对称中心线,然后使用“草图”工具栏中的“智能尺寸”功能,点击该点,再点击其中一条对称中心线,然后将鼠标移至中心线的另一侧,Solidworks会自动将该尺寸显示为对称尺寸,移至同一侧,Solidworks又会自动变成单侧尺寸,这就大大减小了画图时的计算。这项功能在对角分布的草图中比较有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9-3 11: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此,拉深凹模已经完成。看似复杂,其实在快捷键的配合下,熟练的设计师一分钟的时间就能完成。之所以用这么多篇幅讲述它的画图过程,关键还是想说明上文所说的那些方法和技巧,这在后面的提高篇和高级篇中将展现出它们的作用。当然,画这个凹模,不是非得用文中说的这些方法和技巧,用其他方式也能很容易地完成,不过,按文中的方法画的这个凹模,在下文中将会体现出它的优势。
      类似地,可以画出拉深凸模、凸模卸料板、凹模卸料顶杆,并在画图时改变其工作部分尺寸。比如凸模工作部分改为Ø11.16(单面拉深间隙0.42),凸模卸料板中间让位孔改为Ø11.2(与凸模单面间隙0.02,因料片在该卸料板上定位,故间隙较小)、卸料板定位销内切圆改为Ø22.54(与料片单面间隙0.02),凹模卸料顶杆工作部分改为Ø11.9(与凹模单面间隙0.05)。因为设计时没有更多方法和技巧,在此不作赘述。
      模具的其他部分可直接按原图画出,不必作任何更改。随书光盘里有该模具所有零件的三维图形,读者可自行参考。
      至此,模具的零件已全部画出。也就是说,“自下而上”的“下”,已全部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上”,也就是完成整副模具。其实在三维软件里,就是装配过程。

       楼主| 发表于 2016-9-3 12: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这些,又该吃饭了。顺便申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4 22: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