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楼主: 55574452

      [求助] 一个拉伸件,会的人帮我想一下要怎么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7 23: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筋,胀型肯定做不出来,分瓣模只是理论上存在,也根本做不出来
      发表于 2011-6-17 23: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滚筋是传统做法,但太麻烦,效率低

      1。落圆
      2。拉伸(正装,凹模没底,直接冲出模外,不用压边——试试啊,也不保准)
      3。反拉伸
      4。压筋
      5。冲孔
      6。车床齐边倒角。



      如果2不行,就改成
      1。落圆
      2。拉伸(倒装,压边,带凸缘)
      3。去凸缘
      4。反拉伸
      5。压筋
      6。冲孔
      7。车床齐边倒角。

      ——压筋模没有模柄,制件坚起——
      ——反拉伸后可能还要加校型工序,反拉伸模凹模壁太薄——

      [ 本帖最后由 shanmen2008 于 2011-6-18 00:05 编辑 ]
      发表于 2011-6-18 00: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冲中间的凸包不行

      1。可能超过拉伸系数,抽不进去,变薄或拉裂
      2。就是压出来了有可能制件变挠曲,增加下道拉伸困难
      3。就算凸包压出来了,不挠曲,在下道拉伸的时候,还会把其拉直。还不如凹模带镶块低一次成型呢。
      发表于 2011-6-19 09: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十楼的高手,往外胀形接口处的缝隙成型形状会不良,怎么解决,还是因为影响不大可以不予考虑!学习了,谢谢!
      发表于 2011-6-21 09: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个方案:
      1、落料,
      2、拉深外圈,全部拉入凹模中;
      3、车床,车平端面并达到高度(这个高度要在反拉深后才能精确确定),用类似旋压的方式压筋(压筋的精确位置也要在反拉深后才能确定),为了这个旋压要专门做套夹具,倒角;
      4、反向拉深;
      5、冲孔,如冲孔方向没要求,可以考虑与第4步做到一起(复合模)

      原来也没想上车床,想全用模具搞定,后来一想,上一次车床可以完成这么多工序,成本还低,还要比较合适的,除非产量很大。

      那个叫小东的朋友,分瓣模的确存在,只是你没见过,我们这儿有直径才5.0的分瓣模,产量已有几千万。当然,这个件不适合分瓣模,材料太厚,再多的分瓣也不能保证圆度。另外,我不知你说的压筋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
      先做反向拉深不是不行,模具结构合理的话也不会出现小东说的再次拉平(我手里有这么做的件,反向拉深部分精度正负0.05),前提是拉深系数合适,但个人感觉没必要,还对车床旋压造成不利影响。至于说反向拉深凹模太薄,6mm厚拉3mm的料,拉深高度这么矮,结构合理的话不成问题(我用的最薄的反向拉深凹模0.8厚,拉0.4的不锈钢,高径比远远大于这个件)。

      点评

      小卸的连续模做多了,总想着是一步就把一圈筋做好了。其实单冲做这种筋,我们以前做的挺多的,零件侧向扣进去,上模从上面压下来,凸筋就出现了,但是只有小半圈。旋转工件,压3、4次,一个圆周的筋就压好了。拼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13 09:27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10: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增样品照片3张,我还是想按这个加工方式去做:1.粗下圆料  2.冲中间的凸包 3.在平面的时候冲侧面的筋 4.精下料外形(外形要试料多次再确定)  5.向上翻边成形 6.倒角,整形高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6-22 08: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只能告诉你,你最后这个方案根本行不通,预先在平板上压筋,再想用翻边的方式根本做不出来,因为这个翻边跟弯曲完全是两回事,它的实际工艺是拉深!在拉的过程中会把你压的筋再次展平的!
      发表于 2011-6-22 11: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大师,我讲一些看法,
      1,料厚3MM,直径100多,您用主缸200T的油压机压力有问题,要用400T的机器,为了减少压力机吨位,我一般对厚料拉伸有条件的情况下中间落料时尽量加孔,这产品中间的孔用经验的话孔小8mm左右(经验值,供参考)。
      2,此产品的工艺为,落料冲孔,拉伸打中间苞(先聚料),整形,冲孔,车加工车端面,最后专机旋压筋(没有用车床)。个人认为料厚3mm拉伸高度又不高不需要反拉伸,要不是考虑拉伸下公模R角强度,拉伸一次就好。
      3,个人认为楼主在平面上压筋的工艺是无效的
      发表于 2011-6-22 14: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面压筋以后在成型的时候成到筋为止不知是否成立
      发表于 2011-6-22 15: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东西LZ可以大胆的去做   没有什么难度!
      个人意见:1.下圆胚料(留三到四个带料点)2.向下拉伸(正反拉也可以)3.整形.冲孔(冲孔可以分开)4.整形.胀形(整冲孔的毛刺)5.挤切落料 6.车床加工外圆C角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     如果看不过去请大家别喷我
      模具SW群 有兴趣者欢迎共同探讨学习  群号:20611501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07: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各位的宝贵意见,本人将自己排的单工程模的工序图传上来,大家可以提出一些意见.
      另外问一下,如果这个零件用连续模来做,连续模一次完成或连续模一次+1付工程模。这样做的可行性有多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6-23 08: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5到6不成立,楼主似乎还没明白拉深与弯曲的区别
      发表于 2011-6-23 08: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料---拉深----衝孔切邊----滾筋----修C角,高衝不太好做或做不了
      发表于 2011-6-23 08: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身和底部拉深一次就出來了,不用做反拉!重點是筋,膠漲也行,只是精度不高,只是一根筋,用滾很好處理!
      发表于 2011-6-24 10: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的
      发表于 2013-3-11 14: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1,落料拉伸,2,,2次拉伸,3,滚筋,4,冲底部,口部看情况定修边倒角。赞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8-26 17: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