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楼主: 双喜香煙

      老板下最后通牒,搞不定打包走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5 12: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是今次的改模图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9-15 12: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中秋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6-9-15 12: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3925756389 于 2016-9-15 12:59 编辑

      可能各位忽略这么一个图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9-15 16: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差点忽略:佩服,观察入微,
      连机台板过宽引发的一些问题都想到了,不得不赞一个
      我们模具垫脚还一块可调机台板的,
      目的是:
      1:模具落料跨度合理调整。
      2:模具向上合理垫高,使冲床在最待的状态下运行
      (状态下运行意指:冲头的调模高度在中上值
      ,冲床的两边方形基形滑块在下死点状态下时管控很多,保证冲床最大精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9-15 16: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9-15 17: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理解当中,我不太认同你这个观点,(仅属探讨,不准骂我:lo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不认同就不认同咯,骂啥子呀!如果能这么就理解俺说的内涵,咋可能会有这个实战帖子 ^_^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5 18:32
       楼主| 发表于 2016-9-15 17: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理解是这样的
      压线的目的:
      是让材料向图片箭指位的R位挤满,
      达到产品形成有强度的框架,
      最终目的:为了保证保持日后平面度不因此R位的应力NG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加厚壁位
      当然我们无可否认在成型打压线建立此压线框架时会因应力引起平面不良,此观点是这点是肯定的
      此压线是因为平方面度而存在的,恰恰相反它和成型没有关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图示压线,其目的是让折弯圆角处的材料受挤压,使该处的材料形成塑性变形,起到抑制折弯回弹之效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6 21:54
      加压筋,就是为了保证90度,减少回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6 21:19
      楼主在这层楼的认知是个很大的偏差,建议要找时间重新修正理解为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5 18:42
       楼主| 发表于 2016-9-15 18: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得罪,不一定对哦,其实我也在怀疑自己的对屏幕罩的认知和理解是否错了,要不我早早搞好过8月中秋了:L,,,妈的:lol,先过节,,节日快乐各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中秋快乐  发表于 2016-9-15 18:44
      发表于 2016-9-15 21: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中间成型脱料、最后一步成型后脱料要注意检查两边是同时脱料的吗?不要一前一后,引起产品变形。

      点评

      收到,我理解得到你意思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5 22:03
      发表于 2016-9-15 22: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模型传上来看看:):):):):):):)

      点评

      线割中,质疑没有模具=,,,请你等等,到时你会看到相当清楚的模型的,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5 23:29
      发表于 2016-9-15 22: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只要用DOE做鲁棒性分析确认关键敏感参数,再进行控制就能解决

      点评

      打100个都不一样,这是一条不归路啊,,首要任务:必须让它稳定下来,否则一切无从谈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5 22:37
      发表于 2016-9-16 09: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给你一点小建议:既然你是向上折的,你可以4个边一起最后同时折。我们这边也有这样,分两次折不好,后面都改成最后一次折了,测折边的平面度0.15内完全没有问题。内脱力还有冲头上面的力要适当,不能太小。当然前提你的零件加工要精细。希望能帮助到你

      点评

      我明白你的意思,也比较认同,坦言但我比较担心模具运动成型开始时压料力度不足的问题 1:模具运动成型开始时压料力度不足的问题, 2:又失去了调整块的修正 假后看看改模效果先,再请教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6 11:11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1: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给你看一下真正有料的人在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11: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直性子,但我也很明白当中是在装13还是真正是个有经验的高手。。。
      ,谢谢,,闪
      发表于 2016-9-16 14: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热闹,我再回复下;:lol楼主,别人说的对于不对,你都得听就好,至于用不用完全在于你自己。有些言辞不那么好听。但是能回帖的都是好样的。LIAOYAO是老前辈了,他所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很多因素的,料带调不平也是一个原因;预压线其实也没卵用;
      我们公司以前有个设计开了10多款这样的模,也全向上折,分几次折。搞晕了模具组立的人。后面全部搞成最后一次折4边,成型零件上你可以做个料槽先定位,效果还不错。螺丝调整也没有卵用。:lol

      点评

      农民哥:     其实我知道的,但我忍不住还是给。。。。。没办法,就是这性子的人,哎,,, 无可否认,无论在任何角度去理解首先我错在先,老妈教导过:做人要用谦虚心态空杯状态,去请教学习,技术这门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6 20:18
      发表于 2016-9-16 20: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6-9-16 20: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学习。。。
      发表于 2016-9-16 20: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很懂。。。
      发表于 2016-9-17 11: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群策群力!可以结题了!: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12: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3925756389 于 2016-9-17 12:18 编辑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就算成型时扯料,对打压线的孔他是轻微的,压线挤料巩固强化了孔周边  此案例我自己总结体会到:
       折弯成形方式有N种, 
      加预压线成型的方式对产品成形后的巩固和保持是有很大帮助的
        节日快乐:lo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8-27 22: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