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惹来的活
05年的3月,东莞分公司有计划有预谋的指派我去厚街桥头工业区慰问一家五金厂,接待我的是雕刻部的主管,一位37岁的湖南大叔,姓张,四方脸,飘逸的三七分,穿着袖口上沾满油渍的蓝色夹克工作服,听说做手工雕刻就做过5年,然后转到数控又做了3年,见一个小屁孩来做技术支持,不屑的把我带到他的办公室,这是一间4、5个人的显得较为拥挤的隔间,玻璃外就是三台精雕机,基本上都是PMS。这位张师傅打开一张浮雕文件,这模型看起来比较痛苦,表面坑坑洼洼的,定眼一看,原来是一朵花,张师傅自信满满的依然是不屑的语气开口了:小曾啊,这图你能做不?
...汗,哥简直对您这句话表示遗憾!这不是骂我吗
赶紧表示没有鸭梨,如果方便的话,可以让我试试,张师傅略微侧身,把椅子让给我。我从容的坐下,心想,好久没做过这么轻松的图了...
电光石火之间,大叔的一朵小花被我从描线开始全部重做了一遍,还没做完的时候听到他招呼一个小弟给我倒茶,还从锁好的柜子里拿了一个应该是珍藏的茶叶罐。我做好以后端详了一阵这小花,不客气的喝了一口热乎乎的浓茶,嗯~ 不错 这茶~~还真喝不出是什么茶,以我庸俗的品位,确实浪费张师傅的好茶了...
张师傅乐呵呵的让大家来围观我做的作品,然后邀请我去他们的板房。那是另外一间小黑屋,打开灯,一间20平米左右的房间,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产品样板,都是小五金;主要是发饰,皮带头。他带我到一个透明塑料纸包装的半球形样品前,谨慎的拿出这个我使劲看才看懂的东西---一个半球的盘龙...汗!! 他这是想干嘛!!
“曾师傅,你看这东西能不能做啊?”
.... 我就知道这人居心叵测!
这东西看起来就是三轴加工的,侧边变形比较严重,我说没问题啊,三轴可以做到啊...
“哈哈,太好了,老板让我们弄这个,搞了两个星期也弄不出来,您看,估计得麻烦你们了”
...蛋疼!这玩意儿,还真不知道弄出来啥样...只好先打哈哈“这东西做倒是能做,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没事没事,哎哟~有您这句话我心里踏实多了,老板说这个客户的东西必须做出来,我们确实没办法啊,您看,铜料都车好了,这样板您带回去参考一下,这铜料您看不方便拿的话,我找辆车送您回去?”
...我勒个去!这还安排得真是周到,连料都给我备好了!!
我还没回过神,他就招呼手下的人去叫厂里的车去了...
做人也不能太李刚了啊!
在张师傅唧唧歪歪的一阵猛侃过后,我和那块杯具的铜料一起被安置在了他们厂的车里,司机确定了一下我要回的地方之后连闯带超的把晕头转向的我送到了公司楼下。
稀里糊涂的抱着铜料,这咋整~这半球的龙还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呢,万分矜持的来到老罗面前,扭扭捏捏的拿出这块该死的铜料,汇报了我今天接的烂摊子,老罗看了一下样板和铜料
半响...“这龙还真够有特点的,赶紧拿去做吧”
汗...
来到办公室,端详了半天,拉上小岳,准备把这烂摊子甩给他,哪知他打死也不愿意做,哎,你看这人啊~没事的时候挺好说话,这有事了就不把我当兄弟了!
还好,他好歹答应我加工的时候帮我做监工,那铜的毛坯料已经车成了半球形,我们需要打表分钟以后直接在材料表面加工。这玩意儿我是生平第一次啊,多亏这小岳还有念点兄弟感情啊。
龙是按照俯视方向做好,然后直接拼合到半球的基面上,变形非常严重,只能旋转到侧边再慢慢的修正,堆去料的笔刷如果遇到较为陡立的侧壁,同样也会产生严重的变形,所以调整的过程非常难受,每进行一些调整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模型,以便检查出隐藏的问题。
文件弄好了还得计算好毛坯料的余量多出多少,否则直接从表面开始做的话,刻出来的尺寸会出错。加工的时候直接拉上小岳,咱就当一回打下手的马仔。因为厚度太大,并且第一次做车好的毛坯料,紧张得不行,不过按照小岳的步骤倒是一点差错没有。只是磨的刀不太给力,表面效果不是很好。产品是锌合金压铸,所以后期的抛光和电镀都可以掩盖掉这些缺陷,前前后后折腾我三天...
给张师傅打了电话自己来取,这地方以后再也不去了
后来收到张师傅的感谢短信,没敢回...
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没有一点波澜起伏的过着,听说刘老板在北京测试过软件后又去了河北,这刘老板再补回来,我都快忘了他啥样了!
下半年的某一天,老罗约谈我,问我要不要去北京,我一惊...总舵想起我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