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楼主: honnyliao

      [讨论] 探讨压铸流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96楼

      非常同意你的看法.德国人W.芬努茨写的<压力铸造浇道技术>一书引言中就说:"正常的压铸生产,首先取决于浇道系统的正确设置和构成。"<BR>他又说:"在任何情况下,由于设置不当的浇道系统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能通过改善其他压铸参数进行补偿的。"
      发表于 2005-12-2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应该针对具体的压铸机特性来进行浇道设计,同样的压铸机,国产和国外的打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一致,这里有控制系统先进性的不同,导致稳定性差异,所以良好的浇道只适合特定的压铸机及其工艺,具有广泛通用性的计算方法是很难有好的结果.所以"专门配合"是解决流道和工艺的最佳方式,我以为.</P>
      发表于 2005-12-3 14: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renmingwan</I>在2005-12-2 17:22:05的发言:</B><BR>
      <P>应该针对具体的压铸机特性来进行浇道设计,同样的压铸机,国产和国外的打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一致,这里有控制系统先进性的不同,导致稳定性差异,所以良好的浇道只适合特定的压铸机及其工艺,具有广泛通用性的计算方法是很难有好的结果.所以"专门配合"是解决流道和工艺的最佳方式,我以为.</P></DIV>
      <P>同意。在DC-CALT可行性分析中就是寻求特定的压铸机和模具之间的最佳配合。机台的各项参数要准确(压射缸直径、最大空压速度、蓄能器压力........),同吨位的不同厂别机台这些数据是不同的。</P>
      发表于 2005-12-3 1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流道设计计算是基础,  經驗是基本
      发表于 2005-12-3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145楼

      同意你的看法.看来,你对压铸模与压铸机不能“配合”深有体会。P-Q平方图技术,就是把特定压铸件需要的压射参数与预选的压铸机压射性能,放在同一个P-Q平方图内,确定浇口面积的技术,实现你的“专门配合”。<BR>如果压铸模设计时,计算浇口面积用的是流量计算法,没考虑压铸机压射性能。也可以用P-Q平方图技术,事先验算你予选的压铸机是否有能力生产这个产品。和检测模具浇道系统设计是否得当。<BR>
      发表于 2005-12-3 2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觉的压铸模。的流道的高计在于经验。也在于对产品的见解。。</P>
      发表于 2005-12-4 1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請發一個PRT,大家一起做一下腦力激盪。經驗/理論/CAD/CAE都可以交流</P>[em07][em0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5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为啥没有人发表意见?</P>
      发表于 2005-12-5 1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偶一会传一个难一点的,大家可以做做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案?
      发表于 2005-12-5 1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4><STRONG>這是台灣設計的方案,我覺得兩側可能不好充填,不知各路英雄怎麼看?<br></STRONG></FONT><br><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5 13:05:18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5 1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台湾的设计的最大问题在于:内浇口面积不够.如果两侧加浇口,既可增加面积,又可解决填充困难问题.</P>
      发表于 2005-12-5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开不是太好,两侧小耳朵会产生气孔。
      发表于 2005-12-6 1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153

      从已经贴出的几个浇道系统方案看,我比较喜欢110楼hewei的方案.<BR>因为不知道零件具体尺寸壁厚重量,没法对浇口面积进行评价.
      发表于 2005-12-6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楼主

      楼主:<BR> 从图上看,90楼的零件并不复杂,充型不会太困难.<BR> 要想做一个切实可行的浇道系统方案,需要有零件图(AUTOCAD),零件重量,予选压铸机型号等资料.<BR><BR>              peter.66
      发表于 2005-12-7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gcd20040612</I>在2005-12-5 13:00:16的发言:</B><BR>偶一会传一个难一点的,大家可以做做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案?</DIV>
      <P>最近比较冷,论坛也不热闹,班主能不能点把火!把"难一点的"传上来.</P>
      发表于 2005-12-8 1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很重要,还要考虑流速的一致.
      发表于 2005-12-9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gcd20040612</I>在2005-12-5 15:58:10的发言:</B><BR>这样开不是太好,两侧小耳朵会产生气孔。</DIV>
      <P>台湾的设计师回复是模具成本也要考量</P>[em06][em06][em06][em0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1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可以加分流道
      发表于 2005-12-11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不能光靠經驗,計算是基本,很重要</P>
      发表于 2005-12-14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许多客户要求做模拟分析,看来这是一个大的方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8-17 11: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