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6775|回复: 24

      冲头+夹板+卸板之间的配合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3 10: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冲头+夹板----过度配合;冲头+卸板---间隙配合。
      2.冲头+夹板----间隙配合(不夹紧),靠卸板导料。
      哪些场合用第1种?为什么?
      哪些场合用第2种?为什么?
      其优缺点为何?望各位大侠不吝赐教。

      [ 本帖最后由 duyelang 于 2009-6-3 10:37 编辑 ]
      发表于 2009-6-3 10: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种不太可能吧
      过渡配合不能滑动或者说不好滑动
      加工的原因,没人可以保证绝对能滑动
      否则就不叫过渡配合了

      个人理解,上学时公差配合那门课没学好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0: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恩,说错了,编辑一下。我发现昆山很多模具都是夹板很松,卸板当导板 精确定位。
      发表于 2009-6-3 17: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都是夹板间隙>脱料板间隙  脱料板起导向作用
      发表于 2009-6-3 17: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都是夹板间隙>脱料板间隙  脱料板起导向作用,精密及。
      但一般温洲那边就是以夹板来定位的。
      发表于 2009-6-26 12: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机箱模具的厂就是夹板很紧,脱料板松的,在做端子模的厂就是夹板松,靠脱料板导正冲头精确定位,可能机箱模要求不高装配容易吧,端子模夹板太紧容易跟脱料板错动,磨损严重而且容易断冲子
       楼主| 发表于 2009-6-26 13: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恩,看来还是要跟产品的精度,料厚有关系。 精度要求高的,脱料板做导向,定位。
      发表于 2011-8-23 23: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6楼
      看什么模上来着,不可定论。
      发表于 2011-8-24 14: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夹板定位的是美式模吧,但我们公司也是间隙配合,第二种是日式模,脱料板导正
      发表于 2011-8-24 16: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模具师傅们 发个模具结构 看看
      发表于 2011-8-25 08: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夹板与冲子的间隙要大于脱料板与冲子的间隙,这样比较好
      发表于 2011-8-28 15: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看各种产品部一样决定啊 !
      富士康里面的机箱模具全部是第一种的啊,
      国内的其他美的,格力的 啊,多数还是卸料板不导正,直接放松,靠夹板过渡配合,日资的汽车模具都是这样的
      发表于 2011-8-29 19: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楼 的帖子

      厚材料夹板紧,薄材料夹板松
      发表于 2011-9-2 06: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個人學淺,說說本人想法,錯的話請不吝指教:
      連續模結構,應以缷板間隙為主,原因為卸板除脫模作用外,也起保護沖針功能.
      個人淺見.
      发表于 2011-9-2 09: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间隙没有说那种好那种不好的,最主要是看你什么用了,当厚料时,如果夹板松,卸料板紧,冲头很容易拉断,如果换成夹板紧,卸料板松,那冲头就不容易拉毛及拉断,由冲裁间隙大,所以卸料板不导正也不会因为冲裁间隙不一样而导致有毛刺。当薄料时,夹板松,卸料板紧,那就比较好,打出来比较稳定,而且薄料冲裁力不大,拉断的可能性比较小。如果换成夹板紧,卸料板松,冲头与卸料板的间隙比冲头与刀口的间隙还要大,那打出来的产品不稳定,而且可能会因为间隙不一样导致冲裁出来的产品有毛刺! 个人愚见,不对的还请各位大虾指点!
      发表于 2011-9-9 21: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要看材料而起啊  慢丝的话夹板松无所谓啊  都以卸板来定位啊
      发表于 2011-9-16 13: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大家的意见都有道理啊!
      发表于 2011-9-20 18: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的级进模都是做成一个工位一个单工序来实现,七十原理就和紧压板是一样的,只是精度由先进的机床来实现
      发表于 2011-9-21 14: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我们厂的经验,我认为第一种用于冲裁封闭的孔,第二种用于冲半折弯的孔,也就是没有落料的孔
      发表于 2011-12-6 20: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厚料,精度要求不高的通常用第一种;为什么脱板不紧配可夹板不间隙配合呢?是因为脱板要起卸料的作用,如果夹板间隙配合,脱板也间隙配合冲头岂不左右晃动?因此总得有一个是紧配的,为什么不脱板与冲头紧配而夹板与冲头紧配呢?因为脱板要与冲头作相对运动而夹板不要;
      薄料,精度要求高或每分钟冲次要很高的通常用第二种;为什么第二种植夹板要与冲头间隙配合呢?因为脱板与冲头小间隙精密滑配,起导正和卸料双重作用,如果夹板再与冲头紧配的话,冲头就有可能因为加工误差等而卡住偏向一边,造成间隙不均匀而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如歪PIN等,而且给装模带来一定的麻烦.所以夹板与冲头通常是间隙配合,冲子可以方便地从夹板里抽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7-21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