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7223|回复: 28

      [讨论] 车门外板拉延缺陷如何解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2 16: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帮我看下这个门外板如何处理,照片上两个圈处型面不平顺,框处两边起翘。目前已经试过多种方法:加大压边力,还有提高研合率(在上面贴防滑胶带),但都没有得到改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16: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上数模图(窗框上角部分)沉台深度为8MM  转角距离为18MM

      [ 本帖最后由 korikon 于 2009-7-22 16:5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7-22 16: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上数模图(窗框上角部分)沉台深度为8MM  转角距离为18M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9-7-27 09: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看一下凸模是不是有凹陷,有的话,小一点用金刚锉油石修顺,凹模型面烤火,重新研配,做强压区,研合一定要到位,(把导板间隙做小,减小误差)
       楼主| 发表于 2009-7-27 16: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凸模的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用油石检查过。另一点研合率也是相当好的,这一块已经出现了压痕了。假如转到设计那一角度考虑的话,能否做一些工艺补充,把角部的料撑出来?
      发表于 2009-7-27 20: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外板了解不多,根据做内板的经验,我认为在上述基础上应在中间废料区增加一个冲孔。如果有效果老兄在网上说一下如何。
      发表于 2009-7-27 22: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板是不能增加破裂刀的,除非预冲孔
      发表于 2009-7-27 22: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在料上划线,看材料流向,然后考虑增加吸料包(考虑窗口内)或调整外侧工艺补充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08: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初我也是误以为角部需要料,然后让钳工在未到底15MM左右的时候,手工加了个破口,但得到的效果是更加糟糕(明显的起皱)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08: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两个星期钳工也试着在窗框内的窗角附近增加过吸料包,但结果也是无济于事!
      发表于 2009-7-28 09: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门手把处的窗筐R角要深,肯定把面的板料往下带,那一块料变薄,我想你另外一边也有,这只能做强压,有没有用过蓝油啊?洪丹太厚了,你肯定以为很好.再有,油石,你用的是什么油石?以我的经验应该用600#硬质油石确认.再试试看.最好再发两张凸模打过油石的,和凹模的研合率,及一张板件的整体油石打过.那样就更好判断了.
      发表于 2009-7-28 09: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你是什么公司的?
      发表于 2009-7-28 09: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做在凹模做强压区了,然后增大压力,可以让表面在有适当压痕的情况下变得平整。
      发表于 2009-7-28 10: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可在对应相接翘起的窗内做个条形的台阶看看,
      发表于 2009-7-28 10: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很明白,看看楼上楼下都聊得比较起劲.  我在边上学学,看看热闹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14: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模具是天汽模做的,在国内应该算不错的,他们用的也是蓝油,很薄的。角部的研合率应该说相当不错了。至于用的检测油石,也是日本进口的(细目)的那种,的确好用,一点也不掉灰。
      补充一下:在修边序我们试过做隆起,把拉延凹陷在修边序顶起来,的确有改善些(不能完全解决),还是要钣金修理。
        引用   “ahcmewk:也可在对应相接翘起的窗内做个条形的台阶看看,”
      ahcmewk兄弟说的台阶是否如下图的形式。
      是否在拉延时做一个平缓的台阶进行过度,不至于形状变化太急剧(我个人也觉得这样做拉延件表面不会变形)
      但问题在于,在后序角部整形时,角部棱线会不是出现滚线(又眼皮),没敢去尝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9-7-29 09: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当时也考虑到这点了,在这点要是整车的时候有什么塑料件修饰的话,要求就不会那么高了
      这种表面的缺陷是产品形状本身决定的,不太好搞啊。
      发表于 2009-7-29 14: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向8楼说的,做两个预冲孔,外围压力加大,试试.
      发表于 2009-7-30 20: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拉延上作over Crown
      发表于 2009-7-30 21: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谢谢楼主共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12 05: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