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试验中发现两个很有趣的现象 ,它们是属于偶然还是必然结果呢,欢迎讨论.
春山一羽在此有礼了
在硬模缩口作业中,采用内支承,缩口程度为23%;采用外支承,缩口程度为25%;同时采用内支承,缩口程度可达27%,
当缩口程度达到27%时,缩口作业就很难再进行下去。
这是因为,此时的材料在外径减小的同时,厚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22%,由口沿向变形区尾端逐渐减少。
这种情况下,由上模传来的压力已不能令坯筒继续变小,因为此时的坯筒直壁部份的屈服强度已明显低于已变形区域,直壁产生失稳起皱现象。
笔者在后续的试验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改进手段,所得效果并无实质性进展。
而扩口作业在进行到27%时,材料产生反转;
扩口与缩口互为逆向作业,那么,这两种作业状态中出现的同一数据,是不是一种在某种力量的制约下的镜像呢?
附试验条件与数据:
材料:304不锈钢(Cr18Ni9)
直径×厚度 φ50×0.5 φ60×0.6 φ70×0.68
坯筒 高度:240mm
缩口凹模材料 :Cr12MoV,表面硬度HRC62~64,表面粗糙度0.2
支承方式:内外同时支承
凹模运动方式:凹模垂直运动
压力机:800KN立式液压机
坯筒直径×厚度 缩口直径
mm 变形程度
% 口沿厚度
mm 增量%
φ50×0.5 φ36.2 27 0.62 0.24
φ60×0.6 φ43.8 27 0.72 0.20
70×0.68 φ51.4 0.266 0.8 0.176
恭请大家踊跃参加讨论。 春山一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