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2423|回复: 2

      扩口与缩口作业中数据的镜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5 18: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在试验中发现两个很有趣的现象 ,它们是属于偶然还是必然结果呢,欢迎讨论.

                                                                     春山一羽在此有礼了
      在硬模缩口作业中,采用内支承,缩口程度为23%;采用外支承,缩口程度为25%;同时采用内支承,缩口程度可达27%,
      当缩口程度达到27%时,缩口作业就很难再进行下去。
      这是因为,此时的材料在外径减小的同时,厚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22%,由口沿向变形区尾端逐渐减少。
      这种情况下,由上模传来的压力已不能令坯筒继续变小,因为此时的坯筒直壁部份的屈服强度已明显低于已变形区域,直壁产生失稳起皱现象。
      笔者在后续的试验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改进手段,所得效果并无实质性进展。
      而扩口作业在进行到27%时,材料产生反转;
      扩口与缩口互为逆向作业,那么,这两种作业状态中出现的同一数据,是不是一种在某种力量的制约下的镜像呢?
      附试验条件与数据:
      材料:304不锈钢(Cr18Ni9)
      直径×厚度    φ50×0.5  φ60×0.6  φ70×0.68
      坯筒 高度:240mm
      缩口凹模材料 :Cr12MoV,表面硬度HRC62~64,表面粗糙度0.2
      支承方式:内外同时支承
      凹模运动方式:凹模垂直运动
      压力机:800KN立式液压机
      坯筒直径×厚度        缩口直径
      mm        变形程度
      %        口沿厚度
      mm        增量%
      φ50×0.5        φ36.2        27        0.62        0.24
      φ60×0.6        φ43.8        27        0.72        0.20
      70×0.68        φ51.4        0.266        0.8        0.176

      恭请大家踊跃参加讨论。                             春山一羽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5 19: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材料延伸率在硬模胀形工序中的映射

      材料延伸率在硬模胀形工序中的映射
      在设计硬模胀形或扩口模中的凸模时,入料角不可大于15°;大于上述数值时,材料不是向下扩张而是向上卷曲,形成卷缘。
      查三角函数有余切值,  tg15°=0。269≈27%
      查不锈钢材料的延伸率:38~40%,取出39%
      查不锈钢材料延伸率的安全利用系数:0.7
      39%×0.7=0.273
      这两个数据是如此地接近,是不是材料延伸率在硬模胀形工序中的映射呢
      欢迎大家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5 19: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名词

      新名词
      1.        杠杆挠曲——材料在成形过程中,以承受压力的点或面作为力点,以模具转角为支点,以模具转角以外的材料作受力点发生变形的现象。
      杠杆挠曲现象普遍地存在于拉深、弯曲、辗压等工序中;在剪裁作业中,如果压料板不能抵近剪切线,且上下刃口间隙较大时,也会有所表现。
      杠杆挠曲的高度,与料厚成正比,与R角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在转角R小于5t时,其斜角等于7度,宽度等于14t。

      在冲压件制品成形中,杠杆挠曲最大的害处是影响产品外观。在模具设计时,如果不事先加以提防,形成后很低难消除,尤其是发生在径向平面上。
      杠杆挠曲的预防:
      在拉深模具中,当模具转角R逐步增大后,杠杆挠曲现象也逐步趋于消失;在模具转角处用7°以上的斜肩代替圆角,可令杠杆挠曲现象分散或消失。
      在设计弯曲、辗压模具时,事先在变形位置施加压力是最好的预防策略。
      (共有三幅插图)

      杠杆挠曲的利用:
      迄今为止所发现杠杆挠曲现象可以利用的作业,是在散热管的制作中。
      假如散热管的参数与杠杆挠曲节律一致,则采用两端加压的方法用很低的模具费用即可投入生产。参看〈散热管制作〉
      已成形面的消除:
      杠杆挠曲的形成面,在轴向面上的可以用辗压法予以消除;(参看辗压工序包括的作业内容)
      发生在径向面上的杠杆挠曲现象,目前尚无有效的消除方法。



      2.        自蠕合能力——自然状态⑴下,材料在发生形变时,接受、容纳漂移材料、内部发生晶格重排、而外观不发生挠曲、起皱现象的能力。
      影响材料自蠕合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⑴.硬度、熔点。硬度越小、熔点越低,材料的自蠕合能力越强。
      ⑵.材料厚度ε
      材料越厚,材料的自蠕合能力越强。

      在难以获取实验数据支持的情况下,自蠕合能力的计算采用下面的公式近似计算,容易得到理论支持。
      Q=(t3/2/B)*0.015
      文字表述为: 自蠕合能力等于材料厚度的二分之三次方除以变形宽度的商乘以1.5%。
           数据来源:二分之三次方除以变形宽度——《工业炉设计》电阻炉热平衡计算方法。
           百分之1.5——〈冲模设计手册〉第5章第二节“压料近似应用范围”,表5-1。
      ⑴  自然状态:指常温、表面无正负压力的条件下。
      导致蠕合现象发生的单位压力值与材料的单位压溃强度值相同。

      这就可以很好地解释卷边作业中,向内卷边比向外卷边所需要的压力大得多;也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缩口比胀形单位压力要大数倍的原因。

      由此可以推导出缩口力的计算公式;文字表达为:
      变形区面积乘以单位压溃强度加上磨擦系数的和的积,除以材料厚度的二分之三次方与入料角的余切的积;
      数学表达式为:
      P=k×F Q(1+M)÷(t3/2 ×Ctga)
      式中   k:安全系数
             P:缩口力(N)
             Q:压溃强度MN。低碳钢取20~24MN,不锈钢取28~32MN
             F:变形区面积m㎡
             M:磨擦系数
                 t:材料厚度㎜
                 a:入料角(单边斜度)

      3.        挠边——拉深件切除凸缘后,其口沿发生外张现象,俗称挠边。挠边是杠杆挠曲的后效之一。
      4.        辗压——通过滚轮对工件施加压力,令工件发生形变的工序。在辗压工序中,至少有一只滚轮与工件发生相对运动。

      辗压加工包括下列作业内容:
      1.        筒形件直壁起凸、起筋,增加强度或美化外观。
      2.        作为胀形工艺的补充,令阳角与线条更加轮廓分明,起到美化产品外观的作用。
      3.        凹槽 或装饰线辗压;
      4.        管形件缩口。
      5.        管形件缩径。
      6.        螺纹旋压。
      7.        环线焊缝、直线焊缝辗压,增加工件的平整度。作为抛光工艺的前期手段,可以大幅度减少工作量和材料消耗。
      8.        不锈钢与其它材质的包复。

      热烈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8-29 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